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僑刊鄉訊>>《海內與海外》
中山紀念堂與《重修點燈山》碑記
2019年06月27日17:05  

2008年的深秋,筆者與好友李國權、唐煥洲相邀登點燈山,發現了一塊相關中山紀念堂的殘石碑,后陸續發現十多塊碎片。經過拼合,絕大部分文字都可識讀。為了方便讀碑記,先對點燈山作一簡要的介紹。

興安縣城西邊三裡左右,有一座小石山,名曰點燈山。清代的《興安縣志》記載:“點燈山,在縣西三裡,有庵。昔,陶處士讀書於此,夜有燈光,因名”。小山高百余米,山下那條千古靈渠繞道而過,渠上有一座明代修造的石拱橋,名叫三裡橋。每當夕陽西下,在縣城就可看到山頂之上紅霞滿天,再說,五行學之中,西方為金,小山又名“金峰”。山上以前建有寶剎,名曰“金峰殿”,大殿的北(左)面有“中山紀念堂”。文革期間全部被拆除。

相傳,古代有一個人,名叫陶處士,隱居山上,苦讀度日。每當夜色來臨,山下靈渠中船上南來北往的客商都會看見山上夜讀的明燈在閃爍,慢慢地,這山就更名為“點燈山”了。現如今,山上有一個自然形成的燈盞形山窩,說成是陶處士的燈盞變的,山窩旁的小石柱就是那燈芯。

來到山上,可見一個小平台,這平台上以前建有一座涼亭,不知是陶處士出資還是為紀念陶處士所建,名曰“陶亭”。上山的人多會在此小憩片刻。

如有香客或者游人登山口渴,就從陶亭往北走數十米,有一條小道直通“靈泉”。這靈泉的泉水從山中小小的石洞中細細流出,四季不絕。泉口崖壁上古人留下摩崖石刻“靈泉”兩個大字。又因為在出水口,有一個自然形成而僅能容一瓢水的水窩,當地人多稱“一瓢泉”。后人在旁邊建了石水缸 。現在,山上的電視轉播站和寺院的生活用水都取於此泉。

點燈山,風光美麗,每逢深秋,菊花怒放,舉目遠望,縣城盡收眼底。由於景美,“金峰待月”成為興安八景之一。每逢九月初九,點燈山廟會,更是人流如潮。

中山紀念堂的石碑主要內容譯成白話如下:

在縣城西邊三裡左右,有一座山聳立在那裡,它的名字叫金峰。上面有座廟,名叫“金峰殿”。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建在這裡。相傳,明代以前就有了,但是,不知叫什麼名。明代末年,有位陶處士,因為痛感中國淪溺,憤慨異族之侵犯,感慨要以澄清天下為己任。但是他的志向不得如意,就逃遁跡,在廟中讀書,徹夜燈光不息,遠近都看得見。從那時起叫這點燈山的名字。

這樣,由明代至今有三百多年。廟從那時起有很多次重修。然而,都是一些無從查考、沒有根據的神像,而陶處士的像反而沒有,這是當時民俗迷信的過錯。民國初以來,眾人毀去祠廟的東西改作學校。一時,縣內神廟幾乎拆毀完了。而靠近城郭的金峰殿卻高大獨立的存留了下來。

1930年春,廟被風雨摧毀,彭先生等人認為:點燈山是因為陶處士的緣因而得名,廟憑借陶處士所以才存在。說明歷史悠久,不可任其湮滅。於是召集同志商量新建。決定在原址擴為三棟,正中為陶公讀書處,供奉陶處士,廟額仍舊,(金峰殿)以保存古跡。左邊是中山紀念堂,堂外有亭,右則保存明清以來所遺留的造像,以作研究考証。外面再選好地方建亭建台。

點燈山廟會一向是舊歷的九九重陽節,現在廢除。應該改新歷雙十節(注:雙十節,又稱“辛亥革命紀念日”)。

協商議定后,集資興工。很快就要落成了。寫個碑石作記。

古人以神道設教,詩書所載,原以勤勞利民生,天主教、道教、佛教之類,煸惑人心,天下隻會是多亂而少治,都是不讀書的過錯。孫中山先生講:讀書便有智識,有智識便有方法,有方法國利民福。所以,我們要消除迷信,必須先明理,明理必先讀書。國家要打開民眾智慧的窗口,提倡讀書,是唯一的辦法。

於是,游點燈山,相會在晚秋。古時候,秋去冬來,報賽田事。因為民間過去在秋成務閑的時候,才敢相與朋友游會宴飲為樂。所以調節其勤勞、解除憂郁而引其娛樂。

今后,應當雙十為廟會。這時,風景依然美好,而使游此山的人,在陶亭小作休憩,到靈泉喝水解渴,再找尋陶處士的遺跡,流連俯仰,感慨此時的心情。可以使粗俗的人變得寬仁,不庄重,不厚道的人變得敦厚,軟弱無能的人能夠立事,愚頑之人成為謙謙君子。以至以后的人見到此情此景,都會有所收獲。

明理愛國真誠的情意,則是主要的。這座山上不僅隻保存著古跡,而右有漓水之源,左望湘江北去。登高一望,氣象萬千。智者見智,仁者見仁,此中真意,各自領會,不是筆墨可以寫出來的。

這塊石碑的內容非常的豐富,對研究興安的歷史,懷念偉人孫中山都具有重要的價值。其中,有幾點值得一提。

首先,對陶處士為何上山點燈苦讀的原由有了明確的記述。近年來,學者們寫了不少相關陶處士與點燈山的故事。也許是從“處士”兩字入手,說陶處士他看透官場黑暗,遍尋名山隱居,后來選中了金峰(點燈山)。而實際上陶處士是明未清初之人。因為痛感中國淪溺,憤慨異族(滿清)之侵犯,感慨要以澄清天下為己任。但是他的志向不得如意而遁跡金峰。也算得上是一個很有民族氣節的人了。

二、民國初以來,政治革新,倡導學習,打開了人民智慧的窗口。將許多事歸納到正軌,眾人毀去祠廟的東西改作學校。民國15年(1926年)7月廣西省政府通令各縣搗毀寺廟偶像,除孔、關、岳廟之外,一律不許保留。很快,縣內神廟幾乎拆毀完,金峰殿卻存留了下來。

三、石碑記載了興安報賽田事(古時農事完畢后舉行謝神的祭祀)的民俗習慣。這是一項很好的活動,秋收過后為感恩於自然給人類的生存條件,感恩於祖先流傳的耕作技術,感恩於雷公、龍王等諸神給予的風調雨順,還有那些相互幫忙的親朋好友。

四、最引人注目的是在點燈山建有中山紀念堂。其中還有孫中山先生的講話:“讀書便有智識,有智識便有方法,有方法國利民福。”在這裡建中山紀念堂可使游山者“明理愛國” 。使粗俗的人變得寬仁(使鄙夫寬),不庄重,不厚道的人變得敦厚(薄夫敦),軟弱無能的人能夠立事(懦者立),愚頑之人成為謙謙君子(頑者謙)。

筆者對孫中山先生的研究尚淺,孫中山先生的講話出處何在?經多方查找資料、求教學者,隻得知孫中山先生1924年在《歡宴國民黨各省代表及蒙古代表的演說》中看到了與之相似的內容:“先有了學問,便有知識,有知識便有了方法,有了好方法來革命,一經發動,就馬到成功。”

碑中引用孫中山先生的話,也許是1924年在《歡宴國民黨各省代表及蒙古代表的演說》中的意思,只是將原話做了精簡和提煉。也有可能是孫中山當年在桂林建北伐大本營進行革命活動時的講話內容。在此期間王國梁等人將聽到的孫中山先生的講話內容直接雕刻在碑中,是被遺漏著錄的孫中山先生講話的一部分。筆者拋磚希望能夠引玉。望得到碑文中“學習便有智識,有智識便有方法,有方法國利民福。”的真正出處。

五、點燈山有中山紀念堂,得到了廣西文物專家組組長蔣廷瑜等著名專家確認。這裡,至今還保存完整的青條石地基。經測量,中山紀念堂深15.7米,寬10米,近160個平方米。蔣廷瑜先生等考証后說:石碑為石灰石,長方形,高150厘米,寬85厘米,厚13厘米,碑題《重修點燈山記》。落款為民國二十年五月,邑人王國梁記,曾石年書。全文皆歐體,雕刻工整、文字清晰渾厚。自右至左直書,正文二十行,滿行44字。現碎裂成十多塊,經過拼合,絕大多數字都能識讀。碑文詳述了興建中山紀念堂的意義。蔣廷瑜先生還指出:梧州中山紀念堂是1928年動工,1930年落成,是全國最早建成的中山紀念堂之一。興安中山紀念堂於1931年落成,在全國也是較早的一處。

興安建“中山紀念堂”,是表達對孫中山這位中國革命先行者的敬仰。興安縣二招這一帶以前是縣城西郊外一片較為平整的地方。當地老人們都記得:北伐軍在這裡練過兵,后稱之為“中山公園”。(文、攝影 / 陳興華)

來源:《海內與海外》雜志

(責編:皮博、高雷)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