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基層建設
上海市僑聯關於貫徹
“新時代加強基層僑聯建設”的指導意見
2019年06月17日13:21  來源:中國僑聯

中國僑聯《關於新時代加強基層僑聯建設的指導意見》(中僑發[2019]4號)是著力推進基層僑聯為大局服務和為僑服務,實現更大作為的一份指導性文件。文件就基層僑聯建設提出了明確的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圍繞著組織建設、平台建設、功能建設、激勵機制建設、保障體系建設等方面進行了系統規劃。為更好貫徹中國僑聯指導意見,特制定《上海市僑聯關於貫徹“新時代加強基層僑聯建設”的指導意見》,請各單位結合實際、貫徹落實。

一、進一步做好僑情排摸,打好組織建設基礎

1、做好僑情排摸工作。由此作為在基層僑聯建立組織的依據,同時細分各類涉僑需求,精准施策,有的放矢。

2、要深入新僑、留學人員集居地,根據他們的特點、活動方式,在各項機制體制的建設上大膽創新,勇於實踐,用創新的思路謀求新的發展。

3、在僑情排摸的基礎上,歸僑僑眷、海外僑胞及留學人員人數在100人以上的街道、社區、機關、學校、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以及人數在30人以上的各類園區、市場、樓宇和非公組織、社會組織等,原則上應設立基層僑聯組織。人數不足30人的,可以設立僑聯分會、小組、工作站等。

二、進一步擴大組織建設覆蓋面

4、高校、科研院所、機關企事業單位、各類園區的新僑、留學人員相對集中,是本市基層僑聯組織建設新的增長點。要爭取同級黨委的支持,制定對此類基層僑聯組織的建設計劃。

5、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是本市各區僑聯基層組織建設的拓展方向,要加強在樓宇、企業、行業、協會、園區的基層組織建設。按屬地化管理的原則,加強“兩新組織”的僑聯建設。

6、重視基層僑聯隊伍建設,拓展工作渠道,依托街道(鎮)、社區、學校等的兩新組織、區域化黨建等平台,發現、培育一批善於做僑務工作,具有個人魅力的基層僑聯干部和“兩新”組織的僑界代表人士。

7、建立直接聯系制度,通過僑聯領導和干部點對點的指導、聯絡和幫扶,落實基層僑聯的組織發展和隊伍建設。

三、進一步打造工作開展新平台

8、進一步夯實以街(鎮)僑聯為核心、“僑之家”為工作陣地、“新僑驛站”為創新工作平台的“1+2”基層僑聯組織架構,並按照“兩個建設”的工作要求,加大資源投入與配置。

9、重點在街道(鎮)、居民區加強“僑之家”建設。結合示范“街鎮僑聯”、星級“僑之家”建設,根據“指導意見”的要求和僑情的新變化,修改建設標准,建立滿意度調查機制。

10、重點在院校、樓宇、企業、行業、協會、園區擴大“新僑驛站”的建設。“新僑驛站”要注重內涵建設,因地制宜,明確工作對象和工作目標。

11、加強基層新僑與科技、經濟、工商界社團的聯系,為他們在滬發展提供服務,在項目、資金、人才服務上搭建平台。

12、加強新僑創新創業基地建設,做好留學人員及其社團的聯系、聯誼和服務工作。

13、持續強化新僑服務聯盟的服務功能,對新僑服務需求進行分類,提供菜單式服務,更好滿足新僑的合理需求。

14、加強網上僑聯建設,運用互聯網手段團結、凝聚服務對象,進一步適應時代發展、適應服務對象的分布、適應群團組織的活動特點的工作開展需要,提高基層僑聯組織的社會識別度與社會的影響度。

15、把涉僑社團組織建設作為平台建設的重要延伸和工作開展的重要抓手。通過“1+N”即一個基層組織加N個涉僑社團的模式,有效延伸基層僑聯工作手臂。

16、建立僑界數據庫和智庫平台,為服務國家和地方重大戰略和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建言獻策。

四、進一步拓展功能建設

17、要引導各基層組織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要圍繞國家和上海發展的重大戰略,凝聚僑心,找准服務中心工作的切入點,把僑智、僑技、僑力的獨特優勢轉化為人才優勢和生產力優勢,為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18、圍繞著僑聯對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時代工作重點,部署引導廣大海內外僑胞投身“一帶一路”建設工作。同時,積極對接上海“進博會”,做好為海內外參展僑企提供相應的服務工作。

19、積極落實“兩項機制”,促進工作聯動。在推進“地方僑聯+大學僑聯+校友會”模式過程中,要善於將組織網絡、信息、人才的優勢相疊加,形成有特色的基層案例。在推進“基層僑聯(涉僑社團組織)+海外華僑華人社團”模式過程中,探討僑聯組織所聯系的涉僑社團對接海外僑團,探索海外交流新途徑。

20、深化“僑愛心工程”,充分利用相關僑務部門、華僑基金會和慈善基金會等多方渠道,通過多種僑愛心實事項目的實施,為全市早期歸僑及僑界老人提供精准幫扶。關心並協助早期歸僑社團活動開展。

21、進一步完善依法維護僑益的工作網絡,在現有僑聯工作五項維權機制的基礎上,結合基層組織建設的覆蓋范圍,進一步完善社區、校區、園區、“兩新組織”、企業的維權工作網絡,壯大維權工作隊伍,探索“涉僑糾紛多元化解決方案”等維權服務的新途徑和新辦法。

22、拓展基層文化活動,以文化建設帶動基層組織建設。要圍繞新中國成立70周年和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等主題,通過形式多樣的群眾文化活動,筑牢理想信念,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量。同時,基層文化活動要與上海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及各基層群眾文化品牌有機融合起來,以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促進基層的組織建設。

23、實現基層組織由活動型向服務型發展,不斷完善四項基層服務機制。即:有針對性地形成僑界空巢老人關愛機制、困難歸僑僑眷幫扶機制、新僑創新創業就業服務機制、涉僑政策咨詢機制等,構造覆蓋廣泛、快捷有效的服務僑界群眾體系。

五、進一步完善激勵機制

24、各區、高校(院所)僑聯要注意總結推廣先進經驗、特色做法。市僑聯將加大力度開展“示范街鎮僑聯”、“星級僑之家”建設與指導工作,並著手打造一批“特色型”新僑驛站,對優秀的基層僑聯工作者和僑界志願者進行表彰推薦。

25、結合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僑務工作的重要論述和貫徹中央對僑聯改革的文件精神、分析海內外僑情的變化以及涉僑法規的宣傳貫徹,加大對基層僑聯干部的系統培訓力度。

26、積極推薦僑界代表性人士擔任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加強對僑界代表和委員的服務工作,為他們的履職提供保障。

六、進一步建立健全保障體系

27、要堅持“黨建帶僑建”,注重用好“黨建帶僑建”的工作法寶,爭取各級黨委和黨委統戰部的領導和支持,吸引社會工作人才、社會組織等投入基層建設工作中去,努力形成黨委領導、政府支持、社會參與、僑聯運作的工作格局。

28、基層僑聯要積極爭取工作開展的資源配置。整合各方資源,加大經費支持力度,在經費使用方面要按群團組織開展活動特點制定相應的保障制度。探索同級社團組織統一管理的新模式。

29、要建立健全各基層組織管理、運行的各項制度,聚焦能力提升,加大培訓力度,提高服務水平,打造一支“充滿激情、富於創造、勇於擔當”的基層僑聯干部隊伍。

30、強化責任落實。在推進基層組織建設過程中,要強化責任落實。由市僑聯統籌規劃,各區僑聯指導聯動,各基層僑聯為建設主體。企事業單位,各類園區、市場、樓宇和非公組織、社會組織由同級黨組織推動落實。建立健全工作考核評價機制,確保工作可考核、有追蹤、受監督。

(責編:皮博、高雷)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