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僑聯要聞
萬立駿在重慶調研並出席中國僑聯與重慶市政府合作協議簽約儀式
2019年04月19日19:29  來源:中國僑聯

4月17日至19日,中國僑聯黨組書記、主席萬立駿在重慶調研,並出席中國僑聯與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共同推進重慶建設內陸開放高地合作協議簽約儀式。他表示,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僑務工作的重要論述和對重慶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加深“三個認識”,抓住“四項重點”,更好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服務僑胞,為重慶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僑界力量。

調研期間,萬立駿到渝北區雙鳳橋街道鳳鳴路社區“僑胞之家”、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重慶文理新藥創新團隊、重慶大學綠色建筑與人居環境國家合作聯合實驗室調研,走訪市僑聯機關,了解基層僑聯組織建設、新僑創新創業、僑聯改革等情況,並與市僑聯、市級有關部門負責人、涉僑平台代表和區縣、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僑聯代表等座談交流,聽取各方面的工作意見和建議。

萬立駿說,這次來重慶調研,感受很深。一是感到親切,體驗到了山水城市的秀美,體會到了重慶人民的熱情,看到了重慶發生的巨大變化﹔二是感到振奮,重慶市委、市政府對僑聯工作十分重視和關心,重慶僑聯工作有聲有色,在履行六大職能、加強組織建設方面取得良好成效,僑界在重慶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積極作用﹔三是感到幸運,這幾天,正逢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考察,借此難得的機會,我同大家一起學習、一起領會、一起討論,以實際行動把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脫貧攻堅、關於重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貫徹落實到僑聯工作當中,為重慶改革發展貢獻僑界力量。

萬立駿強調,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僑聯工作高度重視,作出重要部署,提出明確要求。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做好僑聯工作,首先要加深“三個認識”。

一是要認識僑聯組織的性質和地位。僑聯是黨創立和領導的群團組織,是中央書記處直接領導的五大群團組織之一﹔僑聯是黨和政府聯系廣大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的橋梁和紐帶,是僑胞的“娘家人”﹔僑聯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延安時期,中國僑聯成立於1956年,1978年起恢復活動,不斷發展壯大,在不同歷史時期都發揮了積極作用。對此,僑聯干部不僅自己要理解好、把握好,還要告訴更多人,讓大家更多了解僑聯、關注僑聯、支持僑聯。

二是要認識新時代僑聯工作面臨的形勢和任務。不僅要知道僑的數量,還要知道僑的群體結構﹔不僅要了解老僑的情況,還要了解新僑的情況,以及海外留學歸國人員的情況﹔不僅要了解僑的多少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之間的關系,還要了解在時代不斷發展變化、僑的“層次”不斷提高的情況下,僑的所思所想、所期所盼,真正把僑服務好、團結好、引導好。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僑聯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僑聯要有更強的責任感,要有更大的壓力,要有更扎實、更有效的舉措,廣泛凝聚僑心、僑力、僑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貢獻。

三是要認識本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視察重慶時和2018年全國“兩會”期間參加重慶代表團審議時對重慶提出了“兩點”定位、“兩地”“兩高”目標和“四個扎實”要求。這次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考察調研時強調,要著力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希望重慶努力發揮“三個作用”。重慶僑聯組織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結合自身職能和工作實際,找准切入點,更好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服務僑胞,展現新時代的新作為。

萬立駿強調,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做好僑聯工作,關鍵要抓住“四項重點”。

一是要講政治,重宣傳,推改革。要聽黨話、跟黨走,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認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僑務工作的重要論述,自覺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面向廣大僑界群眾做好宣傳,擴大對僑界以外的宣傳,開展好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系列活動,營造有利於僑聯事業發展的大環境。要把改革創新貫穿僑聯工作始終,在強“三性”、去“四化”上下功夫,著力解決基層僑聯組織存在的“四缺”問題,織好僑聯內部自上而下包括涉僑社團在內的組織網絡和僑聯與其他部門、其他群團組織之間的工作網絡“兩張網”,構建“地方僑聯+大學僑聯+校友會”、“基層僑聯(僑社)+海外華僑華人社團”兩項機制。

二是要明僑情,辦實事,聚僑心。要全面、深入、准確地摸清僑情,把僑胞回國發展可能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搜集好、梳理好,把黨和國家的僑務政策匯總好、解讀好,為僑聯工作開展奠定基礎。要積極參政議政,反映僑界呼聲,依法維護僑益,推動僑界關切問題的解決。要圍繞僑胞子女上學、發展平台、信息對接、養老等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服務。要貫徹黨中央關於脫貧攻堅工作的部署,幫扶困難僑界群眾,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他們手中。

三是要抓聯誼,搭平台,發揮僑力、僑智。要切實履行海外華人華僑社團聯誼職責,以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以僑為橋、以內聯外、內外聯動,以服務促凝聚,擴大僑聯的朋友圈。要以經濟科技、聯誼聯絡、文化交流、參政議政、困難幫扶、維護僑益等為著力點,搭平台、做項目,深入推進親情中華、創業中華、僑愛心工程等品牌活動,團結動員廣大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建功新時代,勇做追夢人。

四是要重基礎,強黨建,開創工作新局面。要推進“兩個建設”,以能力建設、制度建設、信息和數據建設為重點強基礎,以組織起來、活躍起來、行動起來、貢獻起來為目標強基層。要全面加強僑聯組織黨的建設,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提高僑聯組織的戰斗力。要打造政治上強、作風優良、專業水平高的僑聯干部隊伍,提高僑聯工作本領和水平,推動僑聯事業實現新發展。

19日上午,萬立駿與重慶市委副書記、市長唐良智出席了中國僑聯與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共同推進重慶建設內陸開放高地合作協議簽約儀式。雙方將加強工作互動、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形成發展合力,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助力重慶在推進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中揮支撐作用、在推進共建“一帶一路”中發揮帶動作用、在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發揮示范作用。

根據協議,中國僑聯將助力重慶招商引資和構建人才高地、支持重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協助重慶培育和拓展海外資源、助力重慶開創對外開放新局面,支持重慶開展對外文化交流活動、充分展示重慶良好形象﹔重慶市將推進落實重點工作,完善投資環境,對接僑界品牌活動,強化僑界人才合作,支持僑聯開展工作,健全服務僑界群眾新機制。

在渝期間,萬立駿分別同重慶市委副書記任學鋒,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李靜就僑聯工作交換了意見。

重慶市政協副主席、市僑聯主席張玲,市僑聯黨組書記、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史全波,市僑聯黨組成員、副主席、秘書長陳瑛,中國僑聯副秘書長、經濟科技部部長趙紅英,基層建設部部長張毅,信息傳播部副部長郭啟華等參加上述活動。

(責編:呂騰龍、程宏毅)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