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發揮中國僑聯特聘專家委員會的智力資源優勢,助力中國僑聯學習型機關建設,提升機關干部的科學素養,3月15日下午,中國僑聯黨組舉辦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專題輔導講座暨特聘專家講堂活動,萬立駿主席以特聘專家身份做首場科普講座,隋軍副主席主持活動。中國僑聯副主席李卓彬、李波、齊全勝,中國僑聯顧問、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學習成員、機關全體干部、事業單位和直屬企業中層干部等共約170人參加學習。
能源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如何合理地利用現有資源並開發利用新型能源,是人類社會面臨的共同挑戰。萬立駿主席結合自己的專業領域,以“能源的開發利用和典型電池研究”為主題,從能源的分類和利用、能源的類型、新能源的載體以及新型能源的發展趨勢四方面做了報告。他首先介紹了能源的分類、利用和發展歷程,並詳細講述了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海洋能、生物能、氫能以及核能等7種新型能源的獲取方式、發展現狀和優缺點﹔關於能源儲存的載體,萬立駿主席介紹了電池的基本概念、電池種類和現實用途,並重點闡述了鋰離子電池的結構、工作原理、技術現狀和未來發展方向﹔關於未來新型能源的發展趨勢,他指出將在功率能量密度更高、安全性更佳、使用壽命更長、環境適應性更強等方面尋求突破﹔最后指出企業發展要靠產品和技術,隻有依靠技術才能真正興業。萬立駿主席關於能源的科普講座全面系統、深入淺出,既有基本原理介紹,又有前沿應用案例,用生動、輕鬆的語言講述復雜深奧的專業知識,並結合生活實際講述背后的科學大道理、答疑釋惑,使大家潛移默化中獲得知識、增長才干。
隋軍副主席在總結時指出,萬立駿主席的講座使全體機關干部加深了對能源的認識,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啟迪大家的科學探索精神,是一場名副其實的科普盛宴、精神大餐。她希望全體干部以科普講座為契機,大興學習之風、討論之風、實干之風,要深入學習、勤於思考,要廣泛學習、博採眾長,不斷提升能力水平、增強工作本領,以優異的成績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
中國僑聯特聘專家委員會是中國僑聯團結凝聚海內外僑界高層次人士的平台和智庫,現有委員316位,其中海內外院士47人。專委會自2010年成立以來,立足自身智力優勢,積極建言獻策,已成長為中國僑聯凝聚僑界高層次人才的重要載體和服務國家改革發展的重要力量。2019年,中國僑聯特聘專家講堂還將邀請生物醫藥、疾病預防、天體物理等領域專家開展系列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