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基層建設
上海市僑聯基層建設工作總結
2019年03月12日16:23  來源:中國僑聯

2018年,上海市僑聯積極貫徹落實《基層僑聯組織工作條例(試行)》要求和中國僑聯十代會精神,大力推進基層組織建設工作。

一、基層建設工作基本情況

根據中國僑聯萬立駿主席在全國僑聯基層組織建設工作會議和省級僑聯黨組書記(主席)“黨的十九大精神學習班”上的講話精神,按照2018年初上海市僑聯十一屆四次全委會議對年度工作“開展大學習,形成僑界共識﹔實施大調研,摸清僑界實情﹔推進大落實,凝聚僑界之心﹔抓好大提升,贏得僑界信賴”統一部署,市僑聯通過成立大調研工作領導小組,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僑聯系統大調研工作,摸實情、找問題、補短板,改進作風,凝聚共識和力量。同時,通過轉發中國僑聯《基層僑聯組織工作條例(試行)》、組織安排2018年度上海市星級“僑之家”建設指導工作等,緊抓基層建設,在多年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推進基層僑聯組織的覆蓋工作,組成了縱橫交錯的僑聯工作網絡。

二、全市基層僑聯建設的工作特色和經驗

(一)擴大覆蓋網絡,進一步完善基層僑聯建設。

從全市范圍來看,基層建設工作緊緊圍繞“兩個建設”、“兩項機制”進一步扎實開展工作,特別是加強了樓宇、企業、行業、園區、校區的基層組織建設,擴大了覆蓋網絡,密切了僑界聯系。截至11月30日統計數據,全市共建立街鎮僑聯、園區僑聯231家﹔“僑之家”1107個,其中三星級“僑之家”244個,四星級“僑之家”66個,五星級“僑之家”50個﹔現有“新僑驛站”101家,其中街鎮新僑驛站49家,園區新僑驛站24家,樓宇新僑驛站14家,企業新僑驛站9家,高校新僑驛站1家,其他類型新僑驛站4家。全市成立了特聘專家委員會、華僑基金會、華商會、青年總會等11家僑聯直屬社團,21所高校(院所)僑聯,寶鋼、東航、電氣集團等國有大中型企業僑聯,大成律師事務所、淮海路國際商務區等樓宇僑聯。

(二)創新工作載體,實現黨建帶僑建、僑建促黨建。

全市各級僑聯組織始終堅持“以黨建帶僑建”,黨建引領僑建的發展方向,切實加強政治思想建設。僑聯組織改變傳統的垂直型單位化的黨建體系,建立黨組織與僑聯組織之間、人員之間、工作之間的互動機制,做到黨建引領僑建,黨建、僑建同步研究、同步實施、同步考核、同步獎懲,在加強黨建過程中帶動僑聯建設,在推動僑建過程中促進黨的建設,實現黨的建設與僑聯工作的互動雙贏。在今年星級“僑之家”的指導工作中,各個“僑之家”都由黨委副書記來分管,定期聽取“僑之家”的工作匯報。指定黨委委員聯系指導“僑之家”工作,工作計劃、重要活動項目等都由街鎮黨委會議或黨政工作例會討論通過。這些都為強化黨對基層僑聯工作的領導提供了良好保証。新形勢下,“黨建帶僑建”更多體現在新僑工作中。各級僑聯組織面對新僑情積極推動“新僑驛站”建設,在基層黨群共建共用基層服務陣地,帶活了一大批新僑人士參與上海社會經濟建設。

(三)尋找突破方式,改變等靠要,謀劃解決僑聯人手緊缺“老問題”。

多年來,基層僑聯由於工作人員編制較少,工作對象范圍廣泛,常常面臨人手緊缺的情況。在走訪調研、工作指導中,我們始終關注各個僑聯組織人手緊缺的問題,積極與各級部門溝通協調,力爭推動解決這一問題。現在很多街道(鎮)僑聯組織堅持“兩條腿走路”,不等待依靠向上級部門要政策、要人員編制,而是積極行動起來,多方籌措,著力解決人手不夠的問題。一些區僑聯領導也積極借鑒其他群團組織工作方法,推動部分街道(鎮)僑聯以統戰干部、統戰社工兼挂模式,僑界志願者、熱心人為有困難者提供義務服務,部分解決了僑聯人手緊缺的“老問題”。

(四)善於搭建平台,與區域內各單位、各部門實現資源共享。

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深化僑聯改革的過程中,各基層僑聯組織強化了“中心”意識,自覺服從服務於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找准工作結合點和著力點,善於搭建平台,同時也善於借助其他單位、部門的平台,整合力量,實現了為僑服務和為社會發展服務的統一。

(五)拓展服務職能,增強僑聯組織吸引力和僑界人士對僑聯組織的黏著性。

各基層僑聯組織根據僑界人士不同的興趣愛好組建了一定數量的活動團隊,認真制作並推出全年主要活動計劃和每月具體活動菜單。成立了凝聚新僑群體的新僑驛站,通過網上論壇、主題沙龍等活潑新穎的方式,經常有針對性地開展各種活動,滿足新僑群體學習、活動、社交需求。基層僑聯組織把僑聯的關愛送到每一位僑界群眾身邊,出台了幫助解決僑界群眾及其眷屬生活、工作、事業等方面困難的具體舉措,同時搭建出僑界群眾參與社區重大會議、討論社會事務、參政議政的平台,讓僑界群眾體會到從政治參與到社會生活全方位的僑聯組織服務模式。例如長寧區江蘇路街道“僑之家”設計了十年沙龍即是家、走出國門看世界、歡樂廚藝小課堂、一平方米小菜園等多項僑界興趣濃厚、內容趣味性強的活動﹔奉賢區金匯鎮“僑之家”建立“助僑·幫僑”愛心基金,依靠各方力量,為困難僑界群眾送去援助。

三、基層僑聯工作的改進舉措

(一)主動爭取,積極作為,以創新精神積極推進各項工作。

從總體來看,基層僑聯工作要取得進展,必須繼續堅持以黨建帶僑建的發展方向,積極爭取區委區政府、街道(鎮)黨(工)委、校(院所)黨委統戰部等的支持。在此基礎上,以創新精神,把握僑情變化,在新時代努力實現新作為。從具體工作上看,要加強“示范街鎮僑聯”和“星級僑之家”的創建活動,以街道(鎮)僑聯、高校僑聯、園區僑聯、企業僑聯、樓宇僑聯為組織核心,以“僑之家”為工作陣地,以“新僑驛站”為工作創新平台,抓好“1+2”的基層僑聯組織構架建設。要不斷拓展街道、樓宇、園區新僑工作,“僑之家”和“新僑驛站”要根據對象特點的不同來設計工作模式和工作內容,把僑的工作立足在社區、網格化管理的基礎上,進一步輻射至樓宇、園區。各基層僑聯組織在新形勢下對“僑之家”的建設應當賦予其新的內涵,使之更有活力,在街道、社區生根開花。“新僑驛站”建設在推進進程中要通過探索,不斷完善建立驛站的工作制度。

(二)建立機制,培養骨干,適應新時代僑聯工作要求。

要體現服務型基層組織建設,“僑之家”、“新僑驛站”由活動型向服務型發展,力爭建立4項基層服務機制。即:有針對性地形成僑界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關愛機制、困難歸僑僑眷幫扶機制、新僑創新創業就業服務機制、涉僑政策咨詢機制等,構造覆蓋廣泛、快捷有效的服務僑界群眾體系。可以嘗試推行“地方僑聯+大學僑聯+校友會”模式,加強三方面力量的協同,把組織網絡、信息、人才的優勢相疊加,把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智力需求、大學的人才需求與新歸僑的發展需求相對接,倍增僑聯的服務能力和組織影響。推行“基層僑聯(涉僑社團組織)+海外華僑華人社團”模式。要突出群眾滿意度,建立滿意度調查機制,及時聽取僑界群眾代表對僑聯工作的意見建議。

要進一步完善“僑之家”隊伍建設,拓展工作渠道,依托街道(鎮)、社區、學校等的兩新組織、區域化黨建等平台,發現、培育一批善於做僑務工作,具有個人魅力的接班人,鼓勵基層僑聯組織骨干發揮帶頭作用,以老帶新,積極協助新的骨干成員挑起工作擔子,使基層僑聯組織建設持續發展壯大。

(三)多方協調,調動資源,在保持獨特性的同時積極融入社會基層治理。

基層僑聯組織要堅持以區域化黨建為引領,積極推進社區共治。僑聯組織的發展、規劃和管理要納入街道(鎮)黨委政府或高校、園區、企業的重要議事日程中。可以嘗試在區級層面建立政府購買服務信息管理平台,讓政府和各類社會主體,實現信息互通、供需互配。同時,基層僑聯組織還要在既保持自身獨特性又積極融入社會基層治理的過程中,通過網絡系統,加強線上與線下的互動宣傳,充分利用移動互聯網和新媒體平台等多種形式,提高社會識別度與社會的影響度。

(四)注重積累,強化責任,推動僑聯工作不斷邁上新台階。

各級僑聯組織工作人員要強化責任意識,做好現有僑聯規章制度、活動內容等的收集記錄工作,完善僑聯歷史資料的整理歸檔工作,以書面形式為將來的僑聯工作留下一份不可替代的寶貴財富。同時在檔案積累的基礎上,研究探索,找出僑聯工作新的切入點,推動僑聯工作不斷邁上新台階。

(責編:段晨茜、閆妍)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