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基層建設
吉林省僑聯開展“僑胞之家”創建活動工作情況
2019年03月12日16:13  來源:中國僑聯

在中國僑聯正確領導下,吉林省僑聯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群團改革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結合自身實際,直面基層組織建設薄弱的問題,以“僑胞之家”創建活動為抓手,積極探索基層僑聯組織建設的工作新模式、新機制,取得了一定成效。2017年6月,李源潮同志來吉林調研群團工作,參觀了省僑聯推薦的吉林大學“僑胞之家”紅旗單位——黃大年同志生前工作室“茶思屋”,對我省“僑胞之家”創建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全國政協僑界調研組對吉林省僑聯在高校設立“僑胞之家”的創新工作模式也給予了高度評價。中國僑聯更是對吉林省僑聯“僑胞之家”創建活動給予關懷和指導。中國僑聯萬立駿主席在中國僑聯十代會后第一個調研活動就來到吉林省,就貫徹中國僑聯十代會精神、深化僑聯改革、基層組織建設等內容進行調研,走進吉林省僑聯“僑胞之家紅旗單位”—長春市綠園區銀融社區,對我省“僑胞之家”創建工作給予肯定。在9月末吉林省僑聯組織召開的全省僑聯“僑胞之家”創建活動經驗交流現場會期間,吉林省委常委、省委統戰部部長李景浩乘動車前往延邊州敦化市,與來自全省各級僑聯、“僑胞之家”負責同志230余人一起走進敦化市渤海街紅旗社區、愛民社區“僑胞之家”進行考察並作重要講話。這一切,都對吉林省僑聯做好“僑胞之家”創建工作指明了方向,給全省各級僑聯和歸僑僑眷帶來了極大鼓舞。

一、主要做法

吉林省僑聯在“僑胞之家”創建活動中,逐漸摸索出一套成熟的工作方法,即“一三五”工作法。“一”是制定一個“方案”。2016年出台了《吉林省僑聯關於開展“僑胞之家”創建活動的實施方案》,對全省僑聯“僑胞之家”創建工作的目的意義、形式、要求、申報及評選范圍和條件等作了具體的規定,使“僑胞之家”創建工作之初就有章可循。“三”是強化“三項舉措”。一是制定了《吉林省僑聯密切聯系服務僑界群眾制度》《吉林省僑聯機關干部建立“僑胞之家”聯系點分配表》,機關全體干部每人包保“僑胞之家”,不定期地深入“僑胞之家”指導工作。二是舉辦為期一周的專題“培訓班”,提高“僑胞之家”負責同志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工作水平。三是召開“現場會”,及時總結推廣先進經驗和做法。在創建之初,省僑聯在基礎較好的通化市召開基層組織建設現場會,對全省“僑胞之家”創建活動進行動員和部署。經過兩年多的不斷探索,9月28日,來自全省各級僑聯、“僑胞之家”負責同志230余人在敦化市召開全省僑聯“僑胞之家”創建活動經驗交流現場會,增強了各級僑聯做好新時代僑聯基層組織建設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五”是確定“五個標准”,即“五有”。一是要有僑聯組織,要成立由歸僑僑眷參與的“僑胞之家”創建工作領導小組﹔二是要有依托社區、院(校)區、廠(場)區等共建單位的基礎設施和固定的活動場所、開展活動必須的桌椅、書籍資料等﹔三是要有工作制度、工作計劃、活動記錄、工作總結等管理規定﹔四是將“僑胞之家”納入基層黨建考核目標管理體系,“僑胞之家”共建單位黨組織,每年研究“僑胞之家”工作至少1次﹔五是要有豐富多彩的活動。截止2018年10月底,吉林省各級“僑胞之家”為困難的歸僑僑眷“送溫暖、獻愛心”共800余次,共幫助貧困和殘疾歸僑僑眷合計1000余次﹔與共建單位共同開展的學習類、公益類等各類活動近700次﹔制作各種宣傳展板900多塊,發放《僑法宣傳手冊》《吉林僑聯》《僑胞之家學習文輯》《中國僑聯十代會精神學習手冊》等宣傳品3萬多冊。

吉林省僑聯對“僑胞之家”開展活動經費給予支持,即實行“2510”。對授予省僑聯“僑胞之家”的,每年給予2千元“為僑服務費”﹔授予“僑胞之家紅旗單位”的,一次性給予“為僑服務費”5千元﹔對授予“僑胞之家標兵單位”的,一次性給予“為僑服務費”1萬元。吉林省僑聯建立激勵機制,目的就是激勵全省“僑胞之家”爭當紅旗、成為標兵。標准是非常嚴格的,截止到目前全省隻有3家“標兵單位”。同時,對授予的“僑胞之家紅旗單位”、“僑胞之家標兵單位”年度考核不達標者予以降級或摘牌。

二、工作成效

“僑胞之家”是僑聯最基層組織,處在僑聯工作第一線和最前沿,可以起到團結起來、組織起來、凝聚起來的作用。

在吉林省學習貫徹中國僑聯十代會精神中,吉林省僑聯一周內印發了《中國僑聯十代會精神學習手冊》,全省各級“僑胞之家”通過座談會、報告會等多種形式,迅速在全社會、僑界群眾形成了學習宣傳十代會精神的熱潮,充分展現了“僑胞之家”動員群眾的組織力、團結僑界群眾的凝聚力。

全省各級“僑胞之家”,利用社區網格化管理機制,發放“為僑服務卡”,注重了解掌握轄區內的歸僑僑眷的生產、生活情況,做到僑情底數清、人員熟、情況明,歸僑僑眷一卡在手,即可享受社區提供的就業培訓、辦理低保証、殘疾証,申請危房改造,辦社保、醫保等多項貼心服務。在近日吉林省僑聯開展的冬季“送溫暖、獻愛心”活動中,各級“僑胞之家”迅速摸清全省因突發疾病、冬季取暖期間困難歸僑僑眷家庭的情況並進行公示,使活動救助更廣泛、更便民、更精准。有的“僑胞之家”建立了“網上僑胞之家”微信群,有效利用“我的e社區”APP將“僑胞之家”工作與“互聯網+”進行有效結合。在吉林省僑聯網站和《吉林僑聯》上開辟“僑胞之家”活動專欄,及時宣傳各地好做法、好經驗。真正做到了僑胞有事有人問、有人管,真心實意為廣大歸僑僑眷辦實事、解難題,極大地提升了歸僑僑眷的幸福感和對“僑胞之家”的認同感。

總之,吉林省僑聯“僑胞之家”創建活動,牢牢把握“黨建帶僑建,僑建服務黨建”工作法寶,把創建“僑胞之家”工作與社區建設緊密結合起來,深化社區僑聯工作與和諧社區建設“雙向服務”理念。全省廣大歸僑僑眷積極參與“僑胞之家”創建活動,涌現出了一批典型人物,保証了“僑胞之家”活動有“僑”的特色,社區周到細致為“僑”服務,“僑”為社區多做貢獻。吉林省僑聯第一個“僑胞之家”標兵單位、通化市二道江區鴨園鎮“僑胞之家”負責人張明容同志義務為僑服務20余年,經吉林省僑聯多年來選樹,在十代會上被授予“中國僑界十大杰出人物”。先進典型的模范引領作用,發揮了正向激勵作用,在全省僑界形成了“學先進、趕先進、當先進”的良好局面。截至2018年9月底,全省僑聯系統共建成各級“僑胞之家”186個,實現了9個市州,2個擴權強縣市僑聯“僑胞之家”全覆蓋。經考核驗收,授予省僑聯“僑胞之家”138家,其中“僑胞之家”紅旗單位35家,“僑胞之家”標兵單位3家。

下一步,吉林省僑聯將認真學習貫徹中國僑聯十代會精神,牢牢把握“凝聚僑心僑力同圓共享中國夢”主題,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充分發揮僑聯組織自身優勢,團結引領廣大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當好橋梁紐帶,為新時代吉林全面振興匯聚力量。

(責編:段晨茜、閆妍)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