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僑界風採
“親情中華”僑鄉敘親情(僑界關注)
2019年02月27日08:2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萬寧演出舞蹈《漁光途畫》。

東莞演出舞蹈《粵舞麒麟》。

“久久不見久久見,久久相見才有味……”這是一首海南人再熟悉不過的方言民歌。2月24日晚,在海南省萬寧市多功能活動廳,當婉轉深情的旋律再次響起時,許多觀眾情不自禁地拍手跟唱起來。台上台下,此刻共敘親情。

這是中國僑聯“親情中華”藝術團赴廣東、海南僑鄉巡演的最后一場演出。連日來,從南粵大地跨過瓊州海峽,從南海之濱來到萬泉河畔,藝術團馬不停蹄,為東莞、江門、瓊海、萬寧等地民眾送去4場精彩紛呈的文藝演出,受到僑鄉人民的喜愛。

“娘家人”來了

2月19日,廣東省東莞市。正值元宵佳節,隨著綿延幾天的細雨初霽,春的氣息正扑面而來。當天下午,“親情中華·歡聚東莞”文藝演出亮相東莞市玉蘭大劇院,拉開了此次僑鄉巡演的第一幕。

聽說“娘家人”來了,許多人專程從國外趕回家鄉團聚。演出現場,男女老少,人人喜氣洋洋,儼然一次盛大的家庭聚會。

跨越了大半個地球,陳燦言從斐濟風塵仆仆而來。“在國外我看過很多次‘親情中華’藝術團的表演。這次是在家鄉看,一定會有不一樣的感受。”他告訴本報記者,“作為《斐濟日報》的副社長,我會在當地宣傳這次活動,讓斐濟的華僑華人感受到這種氛圍,把中華文化更好地傳播出去。”

每場演出現場,總能看到一個又一個遠道而來的身影,聽到一聲又一聲飽含感情的贊嘆。

“我專程帶著太太和兩個孩子從秘魯回來,不能錯過這場‘娘家人’的演出。”祖籍江門、旅居秘魯30多年的區仲賢說,“孩子們在秘魯出生、讀書,對中國傳統文化了解不夠。‘親情中華’的晚會可以讓他們接觸到更多中國傳統優秀文化,激發他們學習漢語的興趣和熱情,增進他們對祖國、對家鄉的情感。希望他們永遠記住自己的根,長大后為祖國、為家鄉的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高亢嘹亮的歌聲,行雲流水的舞蹈,悠揚舒緩的器樂演奏……匯聚多種藝術形式的演出高潮迭起,驚艷四座。現場的掌聲與喝彩聲此起彼伏,貫穿始終。人們紛紛舉起手機或相機,拍下一個又一個精彩鏡頭。

“很驚喜!很感動!”在東莞看完演出,歐洲美食家協會主席李滿全感慨說,“從17歲出國到現在,46年了,我第一次在家鄉過元宵節,非常難忘。”

“一場高水平的成功演出!”江門僑界青年聯合會名譽會長王欽賢贊嘆,“我在香港生活多年,這場晚會令我耳目一新。特別是從北京遠道而來的專業演員和當地僑鄉演員們同台獻藝,可謂珠聯璧合。”

“家鄉味”十足

紅色的麒麟上下翻騰,動作靈活,吐出“恭喜發財”的條幅。幾位舞者的武術動作瀟洒帥氣,充滿力量。在東莞,一段歡騰熱鬧的《粵舞麒麟》蘊含著濃濃的客家文化,贏得滿堂喝彩。

在江門,民歌《接妹還》《那山那水那吉人》通過極富感染力的器樂聯奏和獨具特色的民族伴舞,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台山、恩平民歌獨特的文化魅力。

在瓊海,舞蹈《下南洋》講述了民國時期華僑下南洋的故事。演員們用富有表現力的肢體動作和生動傳神的表情,體現了在大時代背景下個人命運的浮沉。最后一幕,一名老華僑牽著孫子的手,重回故鄉的場景令人唏噓。

一把金梭訴說著海的故事,勤勞的漁家女唱起了動人的歌謠。在萬寧,舞蹈《漁光途畫》婷婷裊裊,如夢如幻,繪就漁家生活的生動圖景。

“‘親情中華’文化品牌在海內外都有很高的知名度,深受僑界群眾的喜愛。文化是凝心聚力的精神紐帶,文藝表演中折射的家國情懷最能打動人心。” 中國僑聯文化交流部部長劉奇介紹,經過多年的探索,在僑鄉,“親情中華”文藝演出結合地方群眾的文化需求,體現當地文化特色,精心設計節目內容,使演出更加接地氣。

手足同胞共相聚,新老朋友同相會。說不完的是綿綿親情,道不盡的是悠悠鄉情。

“這是我第一次觀看‘親情中華’的演出,非常幸福。”為了能夠看到地道的家鄉節目,吳焯光專程從香港趕來。他說,“我出生在東莞,16歲時去香港創業,一晃40多年過去了。家鄉的變化很大,我在這裡已經投資建廠,經常會回來看看。”

“看到這麼好的節目,我很驕傲,很激動!”74歲的越南歸僑、海南省興隆熱帶花園董事長鄭文泰說,“藝術是美的符號。在現場,我聽到了非常熟悉的《我愛五指山,我愛萬泉河》等很多體現海南文化特色的歌曲。”

“親情”聚僑心

在“親情中華”的演出現場,總能聽到人們主動聊起家鄉的發展變化。對遠道而來的海外游子來說,家鄉是他們紓解鄉愁、投資創業的熱土。對歸僑僑眷來說,家鄉的點滴變化與進步都讓他們感到無比興奮與自豪。

“我1953年回國,當時隻有13歲。記得那時候,經濟非常緊張,什麼東西都缺。”年過古稀的馬來西亞歸僑龍沛光回憶起當年,感慨萬千,“現在,生活越來越好。我有機會參加僑聯組織的演出活動,感受到僑聯對僑胞和歸僑們的關懷。”

“這是我們僑界的大聚會,非常溫馨。”巴西僑領陳文添說,“作為江門人,我能夠感受到家鄉僑聯組織的關心和幫助,也常常回家鄉洽談業務。現在,江門遇上了粵港澳大灣區這個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相信會有更多華僑華人積極投身祖國、家鄉建設發展的大潮中。”

來自美國紐約的僑領王書月表示,“‘親情中華’文藝演出讓我們切身感受到中華文化、家鄉文化的魅力。共同的文化最能凝聚人心,希望更多的海外僑胞回鄉創業,為家鄉發展盡一份力。”

在瓊海演出現場,王裕超一直舉著相機拍照,生怕錯過每一個瞬間。作為歸僑僑眷的他,也是一位有著30多年工作經歷的老僑聯工作者,王裕超說:“我會多拍一些照片,把活動宣傳介紹給更多的人,把家鄉的故事講述給更多的人。”

“說起紅色娘子軍、五指山、萬泉河,我就會想起家鄉。晚會的很多歌曲和舞蹈展示了瓊海的文化元素,我很激動,也很驕傲。”專程從香港趕回來的世界瓊海同鄉聯誼會會長王春海感慨道,“這些年,家鄉的變化越來越大,一年一個樣。我希望自己能夠為家鄉文化的傳播及各方面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記者 李嘉寶文/圖)

(責編:段晨茜、閆妍)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