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僑界風採
劉鶴君:海外創業 緊跟中國發展(商界傳奇)
2019年01月17日08:1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黝黑粗糙的皮膚,略帶沙啞的聲音……初見之時,生於1986年的劉鶴君笑稱自己長得“很著急”。自2009年來到埃及至今,從華人鞋廠打工起家,到賣自制中國食品賺得“第一桶金”,再到投身建筑行業,闖出一番天地,劉鶴君走出了一條與眾不同的“80后”海外創業之路。

回首十年,劉鶴君說,緊跟國家發展戰略是這一系列轉折背后不變的主線,也是最堅實的依靠。

艱難時刻堅定“逆行”

劉鶴君辦公室所在的寫字樓,位於開羅主干環城路通向繁華商區馬阿迪的入口處。落座聊起為何堅守埃及長達十年,劉鶴君立即起身,帶記者走到陽台,指著500米外的城市中央購物廣場家樂福說:“這個車水馬龍的商業中心,2011年初曾是中國政府撤僑的集合點。”

2011年1月,埃及爆發大面積民眾反政府抗議活動,局勢緊張,包括華人在內的大量海外游客滯留當地機場。中國政府聞訊后,迅速在1月31日上午派遣包機前往開羅,開始成批撤回中國同胞,45小時內共派出8架飛機,接回近2000名受困中國公民,其中就包括劉鶴君的岳父母。

“經過一番激烈的家庭討論,最終剛進入一家華人鞋廠打拼的我和夫人選擇留下。”劉鶴君回憶說,岳父母決意回國的理由不無道理,各渠道反饋的信息指向同一個結論,埃及政局動蕩恐難避免。

“不過,我從另一個角度看形勢,反而傾向於‘危中有機’。”劉鶴君認為,任何國家無論處於何種狀態,都需要發展經濟,擴大商貿,且中埃具有深厚的合作基礎。

2010年起,性格外向、兼職埃及東北華商總會的劉鶴君成為中國駐埃使館的“領保聯絡員”。初下堅守決心后,劉鶴君多少還是有些擔心,但與使館相熟外交官的交流讓他更加堅定。

劉鶴君說:“使館外交官,尤其是領事官員真誠的話語讓我更有信心——‘中埃友好合作有著扎實深厚的基礎,不會因一時一事而改變’‘不建議你留下,但若你真的留下,國家就會盡到應盡的責任’……”

據本報記者了解,正是出於對中國外交及中埃關系的信心,埃及最動蕩的3年間,仍有超過1萬名中國人選擇留下,其中不乏以華為為代表的大型企業及機構。

劉鶴君表示,同胞們的堅守,帶給他的不止於守望相助,更是互利共贏。劉鶴君看到這些留守人員食品採購遇到困難,毅然發動妻子,轉行做餐飲,先是兩口子在家蒸包子、包餃子,后來生意越做越大,提供中餐成品、半成品的種類越來越多。“我能掙到第一桶金,說到底是依靠同胞們患難時刻的相互幫襯。”劉鶴君感慨道。

搭上“一帶一路”快車

2013年,劉鶴君夫婦的餐飲生意隨著埃及局勢日益穩定,華人數量穩步回升,比前幾年愈發順利。恰在此時,劉鶴君做出一個令身邊朋友意想不到的決定——轉行投入建筑行業。

“轉行,且幾乎是180度,很多朋友都開玩笑問我是不是瘋了,但當時我已認准了這條路。”劉鶴君對記者說。

除埃及中餐原材料難尋、餐飲業競爭激烈等因素外,改行主要在於,埃及政局趨穩恰逢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啟動,中國投資者對埃及重拾信心,其中很多投資者初來或重回埃及有辦公設施的建設裝潢需求。

“阿拉伯施工隊‘慢工出細活’的理念及部分工人的惰性,讓推崇效率優先企業文化的中國企業很不適應,國內施工隊因簽証政策限制和國情差異‘遠水解不了近渴’,這就為當地中國承包商的出現提供了有利條件。”劉鶴君說,他在那時成立誠信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強調以誠信為本,以針對埃及建筑市場長期存在的問題,初衷是給中埃兩國業主吃定心丸。

在劉鶴君看來,誠信對於建筑企業來說,首當其沖的應是在保質保量的前提下,按工期准時完成工程項目。

“無論出現多少意外狀況,劉(鶴君)的團隊都不會出現拖延工期的情況。”與劉鶴君合作多年的埃及高級工程監理馬赫穆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某公司開羅寫字樓精裝修建筑面積850平方米,開工日期去年6月中旬,竣工日期當年9月底,由於施工場地旁邊有其他公司辦公,所有工作隻能在晚上和周五、周六(埃及人的雙休日)進行,但最終劉鶴君團隊克服夜晚施工的困難,按時完工,得到業主的贊許。

牢記“共商共建共享”

“最開始包餃子就我和夫人倆人,經常工作到深夜一兩點,一夜忽想起身為開羅某區副區長的鄰居夫人、女兒愛好中國美食,便邀請他們倆第二天下午過來幫幫忙,沒想到對方反以此為樂,日復一日整整陪了我們快一個月,這或許是我最早的本地化經營吧。”劉鶴君說。

在劉鶴君看來,作為民營企業家,面對復雜的海外營商環境,隻有共商、共建、共享理念真正入腦入心,才能夠巧借外力,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畢竟,你是在別人的地盤上做生意,無論你喜歡還是不喜歡,都需要積極融入當地社會。”

“那時工地上70%的工人都是中國人,埃及人隻佔30%,而現在這一比例正好顛倒過來。”追隨劉鶴君5年的埃及助理哈立德回憶起初到公司時的情形,感慨道,當時公司在工期壓力下,往往出於溝通成本等考慮,使用以中國人為主體的施工團隊,盡管中國同事專業水准較高,但人數受制於簽証政策與人工成本,且在復雜的輿論環境中,不時引發“搶埃及工人飯碗”的誤解。

隨后,劉鶴君開始提高雇佣當地工程技術人員的比重,並逐步將哈立德這類表現良好的埃方雇員提拔至項目負責人助理等重要管理崗位,情況有了很大改觀。

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哈立德表示:“我現在最大的收獲就是,學會了技術又收獲了友誼。我非常喜歡和有誠信又勤奮的中國人合作,他們的高效和對工程質量高標准的認真態度值得我們學習借鑒。”(記者 曲翔宇)

(責編:段晨茜、閆妍)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