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司裡,同事們都叫我陳博士,不叫陳總。”陳寧的辦公室,陳設簡單明了:一張桌子、一台電腦、三把椅子。初見陳寧,他身穿印有公司標志的黑色運動衫和深藍色牛仔褲,隨手拿起一個健身球說:“我坐在這上面就可以。”
陳寧畢業於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並取得電子工程博士學位,曾任中興美國技術總監、美國飛思卡爾半導體高級架構師,是中國第一款商用矢量處理器芯片設計者。2014年8月,他回國來到深圳,創立深圳雲天勵飛技術有限公司,專注於視覺智能領域創新。僅4年時間,公司業務拓展至全國80多個城市。
通過人工智能技術構建平安城市,助力智慧商業,更好地服務百姓,是陳寧及其團隊一直以來不變的初心。
專注:解決一個問題
初到深圳,十幾人的團隊,不足100平方米的辦公室,是陳寧的全部“家當”。那時,對於人工智能的發展前途,很多人還在觀望。在一次技術交流會上,陳寧談到了視覺人工智能和人臉識別的發展。會后,深圳市龍崗公安分局的一名民警找到陳寧,激動地說:“如果把你們的技術運用在視頻監控以圖搜圖方面,也許深圳將不會再有失蹤兒童。”同為人父的陳寧當即決定攻克這一難題——讓走失的孩子早回家。
通過調研,陳寧發現,在深圳市龍崗公安分局,通過視頻監控查找一個犯罪嫌疑人往往需要幾十名民警,人工檢索一周,而視覺人工智能恰恰可以大大縮短這一時間。
超市、地鐵口、城中村、火車站……為了解具體拍攝環境,陳寧和團隊扛著攝像機,跑遍龍崗區的大街小巷。“人工智能並非明天就能取代人類、改變世界。在‘阿爾法狗’打敗圍棋天才的背后,是上千個處理器、數百萬美元硬件投入的高額成本。”作為工程師,陳寧有著自己的堅持:“我們不能永遠停留在技術和願景的展望階段,隻有把技術打磨成能夠應用推廣的產品,才能真正創造社會價值。”
整整兩年時間,團隊沒有接任何新單,全力以赴打磨快速動態人像識別的“深目”產品。他們不怕辛苦,自主完成芯片研發、鑲嵌核心算法、數據收集等工作,開國內同時掌握人工智能三大核心要素的先河。他們在已有的視頻監控攝像頭上安裝芯片,通過低成本的邊緣計算引擎激活傳統的監控設備,採用“端到雲”的解決思路,極大地降低了人工智能大規模產業化發展的技術成本。
技術著實為警務工作幫了忙。截至目前,“深目”系統已協助公安破獲各類案件1萬多起,找回160多名失蹤兒童和走失老人。該技術還快速復制到全國80多個城市,眾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也紛紛前來深圳“取經”,助力本國安防。
談及成功秘訣,陳寧笑言:“我們的創業思路很簡單,就是做一款產品,服務一個客戶,解決一個問題。”
前瞻:應用多個場景
“唯有中國有這樣多元的應用場景。”當初,陳寧決定回國,正是源自其洞察力和前瞻性。“中國40年改革開放,營造了良好的市場環境。深圳火熱的創業氛圍,也為人工智能技術的嘗試和創新提供了難得的沃土。”回望過去4年,陳寧十分得意當時的選擇。
站穩腳跟后,陳寧嘗試將視覺人工智能的“觸角”延伸到更多場景。
“人臉識別闖紅燈,大屏顯示你頭像”,在深圳市福田區新洲蓮花路口,佇立著多個實時顯示人像的“警示屏”。幾名行人在屏幕面前好奇地駐足觀看,其中一名居民表示,“闖紅燈會‘上屏’,這兩年,附近的居民都很少違規。”據交警部門數據顯示,該路口安裝系統3個月之后,闖紅燈人次從原來1000人下降到了80人。
今年剛開通的港珠澳大橋,也不乏雲天勵飛“智能通關人臉識別系統”的身影。港珠澳大橋貫穿兩岸三地,車輛、人員的檢疫、防疫工作格外重要。陳寧帶領團隊針對司機檢疫提供定制方案,將紅外人臉測算法應用到場景中,有效減少人工核查量,提高准確率,使人員通關更便捷。
“平安計劃”遠不止於此。11月23日,雲天勵飛首個平安校園解決方案正式交付給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學校運行,這意味著學校教職工和家長急速尋人、黑名單報警、訪問管理等工作將更有效、更安全、更便捷。該校相關負責人表示,學生的人身安全始終是學校、老師和家長最為關注的問題。對此,陳寧說出內心願望:“我們希望人工智能技術能夠真正服務老百姓,打造社會治理新格局,實現共建、共治、共享。”
進取:創新成為習慣
2018年底,陳寧忙裡偷閑,參加了深圳南山半程馬拉鬆比賽。對此,陳寧的秘書“透露”說,公司內部有專門的“跑步微信群”,陳寧每月給自己制定的目標,都會超額完成。
2019年,熱愛奔跑的陳寧沒有停下腳步,他將忙著推進手中的新項目——“AI+新零售”。
據了解,新零售將通過人像識別應用實現客流統計、消費者行為分析預判等,形成跨地區、一體化的“一人一檔”商業檔案。“我們希望結合實體店和購物中心,打造一個全新的線下購物交互式體驗平台。”談及未來計劃,陳寧信心滿滿,他將第一代商業機器人定義為“能讀懂顧客的屏幕”,設計出“B2C2B”的全新理念。“消費者始終是我們設計思路中的核心。”陳寧表示,推動產業發展,要敢於突破傳統。
如何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時間學習新知識、不斷充實自己?面對這個問題,陳寧表示,“學習與創新是公司的基因,已經融入每一天的工作和生活裡”。
第二次到訪雲天勵飛,公司已經搬入深圳灣科技生態園區,新址佔地約1萬平方米。新桌椅、新電腦虛位以待,穿著休閑而充滿活力的年輕員工在科技園區內穿梭。無數同陳寧一樣懷揣創業夢想的青年人,背著電腦包,步履匆匆,一起為中國人工智能發展不斷奔跑。(嚴 瑜 丁 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