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華僑華人研究>>學術研討
國際移民與華文教育智庫平台建設座談會在浙江師范大學召開
2018年12月24日14:38  來源:中國僑聯

2018年12月22日,冬至時節,浙江師范大學舉辦的國際移民與華文教育智庫平台建設座談會在金華舉行。

中國華僑華人研究所所長張春旺,浙江省僑聯辦公室主任朱小敏,金華市僑聯主席藍躍軍,浙江師范大學國際學院院長王輝教授,國際學院書記陳青鬆教授,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李盛,非洲研究院副院長徐薇,文化與傳播學院副書記金堅真,科學研究院教師李叔弟,中國華僑華人研究所副研究員、習近平僑務論述研究中心主任密素敏,國際學院華人華僑與文化傳播研究中心全體教師和部分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研究生共計40余人參加了會議。華人華僑與文化傳播研究中心主任王逍主持座談會。

“浙江師范大學牢牢把握中非關系不斷深化的歷史形勢,凝練自身特色,服務國家戰略,對接“一帶一路”,形成了非洲學術研究、漢語國際推廣、涉非人才培養、對非校際交流、中非經貿合作五大領域良性互動、各學科領域整體推進的工作格局”,“學校將在資源整合、部門協同、科研經費等方面積極支持國際學院做好平台建設和學術研究”,李盛說。

王輝在致辭中表示,建設國際移民與華文教育智庫平台,旨在推動浙江師范大學更好地服務國家戰略特別是“一帶一路”建設,涵養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僑務資源。浙江師范大學是在非洲建立孔子學院最多的中國高校,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在非洲研究領域起到了引領和示范效應。華人華僑與文化傳播研究中心將在漢語國際教育的學科框架下,以非洲華文教育為突破口,整合浙師大非洲研究資源,憑借非洲研究的影響力,逐步打造學科品牌。以此為基礎,建立以國際移民和華文教育為重點領域,以“一帶一路”歐洲核心區和東部非洲及南非為兩翼的“一體兩翼”平台格局,推動國際移民和華文教育研究事業的發展。

國際移民與華文教育智庫平台建設構想是什麼?根據王逍的介紹,華僑華人與文化傳播研究中心的前身是1993年周望森教授帶頭成立的浙江師范大學華僑史研究室,后升格為華僑華人研究中心,形成了一支跨部門、跨學科、跨專業的研究隊伍,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為華人華僑與文化傳播研究中心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浙江師范大學將依托跨學科人才優勢、學校非洲研究的資源優勢、國際學院非洲留學生眾多的資源優勢、金華—義烏地緣優勢,開展國際移民與華文教育研究。國際移民與華文教育智庫平台建立后,主要聚焦於三個方面的研究,即“一帶一路”非洲國家與歐洲核心區的華文教育研究、浙江非洲商人研究、浙江文化的非洲傳播。

為加強對專家學者的組織力、凝聚力、號召力,浙江省僑聯正籌備成立海外華僑華人智庫聯盟,建立一個專家建言獻策的理論研究基地。朱小敏說,浙江師范大學擁有獨特的研究優勢、廣泛的學術網絡和豐富的學術資源,在國際移民和華僑華人研究領域有許多新的亮點,是浙江省僑聯可依托的智力資源,希望各位老師在取得豐碩研究成果的同時,將相關研究成果轉化為政策建議與咨詢報告。

張春旺指出,經過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對華僑華人來說,如何發揮華僑華人的作用也處在轉型的時代。改革開放之初,華僑華人充分發揮自身的資金、技術、商業管理優勢,對推動地方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視。在中國全面走向世界的大背景下,僑資的優勢有所減弱,僑務工作方式也要轉型,應由原來主要是引導華僑華人為國內經濟建設服務轉向為中國全面走向世界服務。應充分研究僑的新時代優勢,探討如何發揮華僑華人在中國全面走向世界的橋梁作用,如何推動地方黨委政府重視華僑華人研究,出台相關政策,重視並支持僑務工作,並將之納入到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中去。相信依托於浙師大豐厚的人文資源,依托於學校領導的重視,依托於各學科老師的學術情懷和高水平的研究隊伍,國際移民與華文教育智庫平台建設一定會有更大發展,華僑華人研究會取得更大的成績。

與會人員還就中非文化交流現狀、中非混血留守兒童現象、海外中餐文化發展等問題展開交流和討論。

(責編:段晨茜、閆妍)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