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親情中華”藝術團代表與外國友人交流。 |
“隻要是祖國帶來的節目,我們都喜歡,心裡感到特別熱乎和親切。” 僑胞潘雁華觀看演出前如是說﹔旅居海外50多年的梁添光在觀看節目過程中,激動得幾度流下熱淚﹔已經92歲的耿女士,在女婿陪同下看完演出,滿臉笑容又眼眶濕潤……“親情中華”藝術團北美慰僑巡演現場的一幕幕,是藝術感染力的真實反映,更是血濃於水的親情寫照。
由中國僑聯組派的“親情中華”藝術團,於9月3日從北京出發,歷時20多天,行程數萬裡,先后在維多利亞、納奈莫、哈利法克斯、波士頓、紐約、辛辛那提、休斯敦舉辦7場慰問演出,不僅為海外僑胞送上了精彩的文藝節目和祖國人民的親切問候,也向加拿大、美國人民展示了中華優秀文化藝術的魅力。
走得再遠,親情都是紐帶
扣人心弦的中國雜技、優美動聽的思鄉歌曲、美妙神奇的民樂演奏、令人陶醉的京劇選段……“親情中華”藝術團此次北美慰僑巡演,晚會編排獨具匠心,節目設計引人入勝,高水准的藝術表演展示了中華文化的悠久與厚重。每場演出都是座無虛席,讓觀眾大呼過癮的同時,也喚起了僑胞的思鄉之情。正如藝術團團長、中國僑聯文化交流部副部長邢硯庄所言:走得再遠,親情都是紐帶。
哈利法克斯是加拿大東部新斯科舍省的首府,那裡有1萬多名的華僑華人和留學生,其中留學生佔了一半左右。“親情中華”藝術團抵達時恰逢周末,10多名中國留學生趕到機場,手捧鮮花、拉上橫幅,熱烈歡迎藝術團的到來。聖瑪麗大學學生艾心就是其中之一。她說每逢佳節倍思親,感謝祖國親人送來的溫暖,“無論在哪裡,無論走多遠,平安幸福永遠是家鄉親人的最大牽挂!”
藝術團所到之處廣受歡迎,演出場場爆滿,情意融融。藝術團在波士頓演出時,當地僑胞表演了5個自編的節目。無論是小朋友表演的舞蹈,還是一群職業女性表演的時裝秀,以及大合唱《萬裡長城永不倒》《大海啊,故鄉》,每個節目都表達著海外游子對祖國的深深挂念和美好祝願。劉女士是時裝秀表演者之一,她說,用走時裝秀的方式歡迎中國藝術團的到來,表達對家鄉親人的思念,她感到很開心。
歌聲笑聲喝彩聲聲潤心田,親情友情故鄉情情深似海。僑胞在領略中華傳統藝術魅力的同時,深切感受到了祖國親人的誠摯問候。辛辛那提中國音樂協會會長沈宓拉著藝術團成員的手,動情地說:謝謝你們不遠萬裡為僑胞帶來祖國親人的問候,你們的到來讓辛辛那提30多個僑團空前地協作團結。美國三江慈善公所主席吳愷和所有觀眾一樣,看完演出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他說,精彩的節目讓僑胞一解鄉愁,祖國的每一聲問候,都讓他們這些海外游子熱淚盈眶。
時刻關心著祖國的發展
藝術團從北京出發時,第十次全國歸僑僑眷代表大會剛剛閉幕。當地時間9月7日晚,在中國駐溫哥華總領館,一場由領館工作人員、參加僑代會的海外委員代表、“親情中華”藝術團全部成員參加的座談會,在熱烈的氣氛中展開。在駐溫哥華代總領事孔瑋瑋的主持下,幾位海外委員結合會議精神以及親眼所見中國改革開放40年來的歷史巨變,暢談參會感想﹔圍繞如何發揮海外僑胞獨特優勢、傳播好中國聲音、讓世界深入了解中國,暢所欲言。有兩位海外委員,用散文詩朗誦、歌改詞的創作方式,表達對新時代深化改革開放的贊揚,贏得與會者的熱烈掌聲和高度認同。
“去國離家千萬裡,祖國強大永遠是海外游子的共同心願。”一位在溫哥華島大學讀研的上海女孩,看完節目后由衷感慨。近年來在加拿大留學的中國學生越來越多,這正是中國改革開放、蓬勃發展帶來的變化。
在辛辛那提,與“親情中華”藝術團同台上演的,還有《不忘初心 砥礪前行——中國改革開放40年圖片展》,讓觀眾既看到了精彩的中華文化藝術,又看到了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所取得的卓越成就。“中國改革開放40年來,超過7億中國人告別貧困,這是多麼了不起的成就!”僑胞陳先生一家四口津津有味地欣賞每一幅照片,他說:“讓兩個孩子看看中華文化以及中國發生的巨變,就是為了讓他們這一代更好地認識中國、了解中國、熱愛中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改革開放大業方興未艾。”中國駐休斯敦總領館李強民總領事感慨,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發生了巨大變化,在這一波瀾壯闊的進程中,廣大海外僑胞始終同祖國同呼吸、共命運,積極發揮獨特優勢,為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
關注祖國的發展,關心統一大業,海外僑胞時時處處彰顯著愛國愛鄉的赤子情懷。每一場演出,當著名歌唱家鄭詠演唱歌曲《我愛你中國》時,現場掌聲總是持續不斷。華夏學人協會會長黃華感嘆,這首歌把海外游子眷念祖國的無限深情抒發得淋漓盡致,讓人的內心體驗到一種噴涌而出的激情,讓每一個炎黃子孫心中都蕩漾著對祖國的崇高之愛。
文化需要交流互鑒
空竹翻飛映秋月,京腔京韻是鄉音。當地時間9月21日22時,美國休斯敦斯坦福中心劇院,隨著節目《俏花旦·抖空竹》的華麗謝幕,全場1200多名觀眾站起來,齊聲鼓掌向演職人員致謝。至此,“親情中華”藝術團在北美地區的中秋慰僑巡演完美收官。
“這是一次慰僑之旅,也是文化之旅、交流之旅。”藝術團副團長、北京演藝集團董事長康偉談到,藝術團所到之處,受到觀眾熱烈歡迎和真心喜歡,有的僑胞激動得流下熱淚,這充分說明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是海內外中華兒女共同的魂。開展這樣的文化交流和文化活動,對推動中外文明交流互鑒,很重要也很有必要。
中國雜技享譽世界。中國雜技表演,無疑是海外僑胞和當地民眾最想觀看的節目之一。藝術團特意用雜技《轉花碟》開場,用雜技與京劇結合的節目結尾,中間還穿插了3個雜技節目,個個都有絕活,讓現場觀眾嘆為觀止。中國戲曲學院孫雲崗教授用11種管樂演奏的《華夏同心曲》贏得陣陣掌聲,演奏到詼諧處,觀眾笑得前仰后合。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精彩絕倫的中國傳統藝術,不但為僑胞所深深喜愛,也令外國友人拍手叫好。藝術團在哈利法克斯演出時,來自新西蘭的移民史提芬夫婦看完演出后贊不絕口,不停地說:太精彩了!史提芬說他在看雜技節目時,不得不屏氣凝神,有時看到演員的高難度動作,自己都為演員提心吊膽、捏一把汗。
文藝是共通的,文明更需要交流互鑒。不少僑胞談到,僑胞既要融入當地社會,也要善於讓當地民眾了解中國文化、喜歡中國藝術。藝術團在辛辛那提演出時,組織方就特意邀請了近100位來自美國公立和私立學校選修中文課的學生觀看演出。精彩的雜技表演和美妙的民樂演奏,讓這些學生驚嘆,不少學生表示:希望再次看到中國的文藝演出,希望有機會到中國去看一看。代頓邁阿密谷學校高中部的顧馨虹老師,帶著14名學中文的不同族裔學生來觀看演出。回去的路上,學生告訴她說所有的表演都很棒,他們非常喜歡。學生們為中國藝術家的表演所折服,有的學生在卡片上用中文寫下“我愛你中國”,托老師第二天送給了藝術團。(人民日報記者 黃慶暢)
《 人民日報 》( 2018年10月18日 1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