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改革印記
三大變化讓百姓出行更有獲得感
改革開放40年鐵路建設成就綜述
2018年10月16日08:58  來源:經濟日報
原標題:三大變化讓百姓出行更有獲得感

 “綠皮車,晃悠悠,木板椅,小方桌……”北京老人倪淑蘭還記得,1978年她回河北老家,200多公裡路程坐了一夜火車。這兩天,她女兒給她買了火車票,“8個多小時就到香港啦!”老太太簡直不敢相信。

倪淑蘭感嘆的背后,體現了40年來中國鐵路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從數量上看,40年來我國鐵路運營裡程增長超過144%﹔從質量上看,我國高鐵從無到有,成為世界上高速鐵路運營裡程最長的國家,高鐵動車佔全國鐵路運營裡程比例早已突破六成﹔從百姓感受看,滿滿獲得感更具說服力,排隊長龍、臟亂差的環境一一消失,高鐵上座率持續保持高位。

“中國鐵路了不起!”能讓百姓在乘坐火車出行時贊不絕口,是鐵路行業發展40年交出的滿意答卷。

“綠皮車”記得嗎

如今“復興號”馳騁天下

新中國成立前,我國沒有機車制造業。1949年,我國機車型號多達198種、4069台,出自9個國家的30多家工廠,人稱中國“萬國機車博物館”,而且基本是蒸汽機車。

1974年,東風4型機車出廠標志著我國新一代內燃機車登場,成為40多年前我國鐵路機車的主力。墨綠色的車身、黃色的腰帶,成為當時鐵路的經典標志。

雖然解決了自主研發機車的問題,但“綠皮車”速度著實慢。直到1993年初,全國客車平均時速隻有48.1公裡。體驗也不佳,鍋爐、電風扇、皮質座椅是經典配置,悶熱、緩慢、吵鬧是正常現象,“況且況且”的聲音陪伴了多少人離家寂寞的夜。

改革開放以后,我國機車技術發展迅速,電力機車出現並實現了鐵道牽引技術的轉換,列車逐漸升級換代。

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配置了空調、電暖器、布藝海綿的“紅皮車”代替了“綠皮車”的主力位置,第一代25G型客車是其中的代表。25G型客車運營時速可達120公裡,主要供特快列車使用。

從1997年到2007年,我國鐵路10年間先后6次大提速,機車技術、列車配置也有了新的突破。2007年開展的第六次大提速,在多年開行快速列車並引進外國動車組作高速列車的基礎上,出現了中國品牌高速列車品牌CRH,命名為“和諧號”,快速鐵路進一步大發展。

從2012年起,我國針對高鐵運營特點,制定中國標准,成功研制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復興號”動車組。2017年9月21日在京滬高鐵上以350公裡時速運營,使我國成為世界上高速鐵路商業運營速度最快的國家。

老廣九線坐過嗎

如今“四縱四橫”已建成

9月23日,廣深港高鐵香港段開通運營,從北京坐高鐵到香港最快8個多小時。

廣深鐵路是原廣九鐵路,可稱為中國鐵路改革發展窗口和高鐵“試驗田”,創造了中國鐵路的多項“第一”,在中國鐵路發展史上佔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廣九鐵路最初開行時間為1911年,后兩度中斷,1979年恢復,被譽為連通香港和內地的“親情線”“黃金線”。恢復運行的廣九直通車是當時全國唯一藍色車體的空調列車。“乘務員上崗必須化淡妝、穿西服、系領帶、穿半高跟鞋,開辟了內地服務業‘抹口紅’先河。”原廣九車隊隊長、現任廣九客運段行政辦公室主任畢江回憶說。

雖然看起來“高大上”,但當時人們乘坐火車並不輕鬆。由於全國鐵路運營裡程短、列車運行速度慢,鐵路運力嚴重不足。加上改革開放初期大批人南下打工,運力需求猛增,春運期間尤其“一票難求”,睡在行李架、貓在座位下、站在廁所裡、上車走窗戶……種種窘狀在當時司空見慣。

40年來,廣九鐵路經歷了線路延長、列車提速、電氣化改造,運力不斷提升。運行初期,廣九直通車日均開行僅1對,全年運送旅客僅30多萬人次﹔目前,日均開行12對,全年運送旅客380萬人次,相當於改革開放初期的12倍。

廣九鐵路的變化得益於我國鐵路網逐步完善。經過40年發展,我國鐵路運營裡程由1978年的5.2萬公裡增長到2017年底的12.7萬公裡,增長了144.2%﹔建設了一大批鐵路干線,路網規模和現代化水平顯著提升。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鐵路進入投資強度最大、新線投產裡程最多的時期。2013年至2017年,全國鐵路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9萬億元,其中2014年至2017年連續4年完成投資超過8000億元﹔高速鐵路建設突飛猛進,規劃的“四縱四橫”高鐵網提前建成運營。截至2017年底,高鐵運營裡程突破2.5萬公裡,佔世界高鐵總量的66.3%,中國成為世界上高速鐵路運營裡程最長、速度最高、在建規模最大的國家。

硬板票還留著嗎

如今網絡購票佔比超八成

收藏愛好者或許記得中國鐵路第一代火車票是硬板式火車票。“上世紀50年代至90年代使用的硬板式火車票通過售票員手工售出,車次、座位和發車時間都以小紙片形式貼在車票背面。”退休鐵路工作人員郭厚道說。

從1996年起,計算機售票逐步開始取代傳統售票方式,火車票也由硬板式轉變為軟紙式、磁卡式。2011年,鐵路客票系統實現了全國計算機聯網售票。隨著移動網絡普及和手機性能提升,現在百姓購票再也不必“大排長龍”,隻需“動動手指”。

如今,中國鐵路客票系統是全球交易量最大的鐵路票務系統,一年售出火車票超過30億張,首尾相接可以繞地球7圈。12306網站和手機APP已成為最主要的鐵路購票渠道,網絡售票佔比超過80%。

售票方式的改變,不僅讓多年的“排隊長龍”消失了,更體現了鐵路服務意識的提升。隨著鐵路部門的改革,鐵路市場化不斷推進,服務不斷提升。現在乘坐火車與40年前相比體驗已截然不同。多渠道支付、行程提醒、高鐵WiFi、網上訂餐、自主選座、接續換乘、常旅客(鐵路暢行)等一系列便民利民服務讓坐火車更加輕鬆方便。車站環境、車廂狀況的改善,也進一步滿足了人們對美好出行的向往,旅客體驗正在由“走得了”向“走得好”轉變。

車在變、線路在變、服務在變,鐵路服務人民群眾出行的宗旨卻始終沒有變。火車票價格多年沒有上漲,在許多偏遠地區,乘坐價格低廉的“綠皮車”依然是老百姓出行首選。有的地方甚至可以帶著雞鴨豬羊上車,火車為百姓連起了脫貧致富路。

我國鐵路發展步伐仍未停止。2018年4月份,“復興號”智能動車組揭開面紗,京張高鐵採用的動車組將是“復興號”升級版,在智能化、安全舒適、綠色環保、綜合節能等方面實現升級﹔不僅將實現350公裡時速的自動駕駛,還首次採用我國自主研發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動車組將更加“聰明”。同時,動車組還將採用可回收降解的內裝材料及廢水回收再利用設備,並配備自動燈光調節系統、降震減噪技術,使列車運營更綠色化,乘坐更加舒適。

(責編:段晨茜、閆妍)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