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中國僑聯“十代會”精神,充分發揮海外僑界智力密集、人才薈萃的優勢,廣泛吸引海外僑界高層次人才,引進高科技項目,為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貢獻僑界力量,9月13日-19日,由中國僑聯、北京市僑聯、天津市僑聯、河北省僑聯共同主辦的“創業中華·牽手京津冀”——第十八屆海外僑界高層次人才為國服務活動成功舉辦。來自美國、加拿大、德國、法國、芬蘭、羅馬尼亞、日本、泰國、新加坡、澳大利亞、智利等11個國家的66位海外僑界人才參加了本屆活動。
9月14日,中共河北省委副書記趙一德在河北張家口親切會見了中國僑聯副主席李卓彬一行,共同出席“創業中華·牽手京津冀——第十八屆海外僑界高層次人才為國服務活動”啟動儀式並講話,中國僑聯副秘書長、經濟科技部部長趙紅英,北京市僑聯黨組書記趙宏生,天津市僑聯黨組副書記、常務副主席陳鐘林,河北省僑聯以及張家口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領導等出席啟動儀式。中國僑聯副主席,河北省僑聯黨組書記、主席包東主持啟動儀式。
啟動儀式上,李卓彬副主席首先介紹了第十次全國歸僑僑眷代表大會的盛況,對近年來“海外僑界高層次人才為國服務活動”為國家科技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的積極貢獻給予肯定,並對中國僑聯與京津冀三地僑聯舉辦更富有成效的為國服務活動提出了明確要求。他希望廣大海外僑界朋友要珍惜國家發展為海外人才提供的難得機遇,珍惜國家為延攬人才、鼓勵創新打造的良好環境,發揮專業優勢和自身所長,為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獻計出力、多作貢獻。
趙一德副書記向與會人士介紹了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北京和張家口舉辦2022冬奧會三大國家戰略給河北所帶來的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希望海外專家學者以改革的精神、創新的思路推進產學研的高度融合,實現河北綠色發展、創新發展和高質量發展。
趙紅英部長和京津冀僑聯領導共同為“京津冀新僑創新創業基地”揭牌。張家口市委書記回建介紹了張家口市情、冬奧籌辦情況以及未來的發展前景。為國服務團團長、美國美中國際商務高級研究院院長夏善晨博士發言表示,海外專家學者願意發揮專業資源優勢,共同為京津冀協同發展和2022北京冬奧會貢獻智慧和力量。
在冀期間,為國服務團通過參加張家口人才項目對接會,考察張家口橋東空港園區,宣化葡萄小鎮,宣化國玉陶瓷文化園,領克、沃爾沃工廠,崇禮太舞小鎮等園區和產業基地,全方位了解了張家口市的產業優勢和項目需求,為進一步合作奠定了基礎。
9月16日,為國服務團走進天津北辰,受到中共天津市委常委、統戰部長冀國強的親切會見和熱烈歡迎。冀國強表示,活動開展18年來,吸引了一大批海外高端人才帶著優質項目、先進技術回國創業,在匯聚海外人才支持祖國發展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天津作為全國制造研發基地,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的深入實施,其重要性日益突顯,迎來了發展的重要歷史性窗口期。歡迎海外僑屆高層次人才回國創業,在祖國的土地上展現出新的作為。
在津期間,代表團參觀考察了天士力集團,了解集團發展狀況,並對人才項目需求進行了有效對接﹔參加了由天津市僑聯和北辰區委統戰部舉辦的“第十八屆海外僑界高層次人才為國服務活動天津北辰發展論壇”和“海外僑界高端人才天津北辰項目對接會”,圍繞區域發展、產業升級、科學經營管理、現代技術應用等方面與為國服務團成員交流互鑒、分享心得,以行業分組的形式進行項目對接洽談,取得良好成效。
9月18日,為國服務團來到北京,先后前往大興區新媒體產業基地、中關村醫療器械園,海澱區中國技術交易所、中關村,石景山區北京僑創空間、北京2022冬奧組委會首鋼辦公區,朝陽區中護航大廈等地進行實地參觀考察和座談交流。每到一處,為國服務團成員都詳細了解不同區域的基礎環境、產業環境和營商環境,並有重點的進行對接。
在京期間,中共北京市委常委、統戰部長齊靜親切會見了為國服務團一行並召開座談會。齊靜首先代表北京市委對“為國服務活動”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聽取了服務團成員關於北京建設“四個中心”的建議,並希望大家共同努力,不斷深化拓展活動的形式和內容,把僑聯打造成僑胞之家、僑胞之手、僑胞之橋。
本屆活動中,為國服務團成員共攜帶80余個涉及生物醫藥、資源環境、能源化工、互聯網等多個領域的高科技項目,通過對重點雙創科技園區、高新技術企業的實地考察,與京津冀地區有關部門、企業代表的交流座談和項目洽談推介,深入了解了京津冀三地的功能定位、發展環境、戰略布局和人才引進政策,目前已有多個項目達成初步合作意向。
“海外僑界高層次人才為國服務活動”自2001年8月由中國僑聯與北京市僑聯共同舉辦以來,在海內外僑界產生了較大影響,吸引了來自五大洲幾十個國家,近600位海外僑界優秀專家學者,攜帶600多個高新技術項目,先后到北京、天津、河北等省市進行考察交流、項目對接洽談,尋找合作商機。現已有50余位海外高層次人才留京發展,60多個高科技項目在北京落戶,總投資近幾十億元﹔多個項目在津冀落戶或開展了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