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海外僑訊
湄洲媽祖10月再下南洋
海外華僑華人的“媽祖”情結(僑界關注)
2018年09月19日08:2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庄重肅穆的祭典儀式、萬人空巷的繞境巡安、曼妙典雅的八佾舞蹈、熱鬧喧騰的舞獅表演、獨具福建地方風味的莆仙戲……舳艫競發,彩旗飄揚,鼓樂喧天,人頭攢動,湄洲媽祖巡安成為2017年夏天整個東南亞地區人民的美好記憶。

近日,本報記者從湄洲媽祖祖廟獲悉,今年10月20日,湄洲媽祖祖廟將組織2600多人的護駕團,乘坐“歌詩達大西洋號”郵輪再次下南洋,巡安菲律賓首都馬尼拉,引發廣泛關注。

南洋巡安 盛況空前

“場面恢宏、萬人空巷、盛況空前,真是千年等一回呀。”馬來西亞吉隆坡雪隆海南會館天后宮主席丁才榮向本報記者回憶起去年湄洲媽祖巡安馬來西亞吉隆坡時的盛況。

2017年7月1日至7日,“媽祖下南洋·重走海絲路”暨中馬、中新媽祖文化活動周先后走進馬來西亞、新加坡。這是湄洲媽祖1000多年來首次走出國門,一路走去,不僅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媽祖信眾夾道恭迎、虔誠膜拜,也吸引了全世界鎂光燈的聚焦。

湄洲島是媽祖的誕生地、媽祖祖廟所在地和媽祖文化發祥地,其中湄洲媽祖祖廟是世界各地媽祖廟的祖廟。東南亞是海外華僑華人分布最集中的地區,媽祖信仰在當地華僑華人中十分盛行。

“媽祖走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出去的一種探索。”湄洲媽祖祖廟董事長林金贊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2017年,湄洲媽祖巡安東南亞,極大推動了媽祖文化“走出去”,擴大了媽祖文化在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影響力,增強了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民間交往、文化交流和民心相通。

巡安、分靈、建廟,近年來,隨著海外華僑華人對媽祖文化的需求不斷增加,媽祖文化加快了“出海”的步伐。泰國、菲律賓、印尼、美國、日本等世界各地多家宮廟、社團和媽祖信眾紛紛發出邀請,企盼湄洲媽祖能夠巡安當地,賜福百姓。

此外,來自世界各地的媽祖宮廟、華僑華人,紛紛組團赴“媽祖故裡”朝聖、謁祖、進香。據湄洲媽祖祖廟相關負責人提供的數據顯示,每年回鄉朝拜的海外華僑華人有近4萬人次。

“媽祖文化在海外的繁榮興盛與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密不可分,一方面是中國大力弘揚傳統文化,為媽祖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提供了機遇﹔另一方面海外華僑華人對中國傳統文化更自信了,推介宣傳的動力更足。”華僑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教授、海外華人宗教與閩台宗教研究中心副主任范正義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

媽祖文化 內涵豐富

“承蒙朝廷威福之致,尤賴天妃之神佑之德。”在江蘇太倉和福建長樂的兩處天后宮,屹立著兩塊有數百年歷史的石碑,《番事運之記》《天妃靈應之記》兩則碑記分別鐫刻其上,詳細記錄了一段輝煌壯麗的航海故事。

這兩篇碑文的作者是明代航海家鄭和,碑文中“天妃”是媽祖的別稱。七下西洋,長達28年間,鄭和把媽祖信仰帶到航海的船隊裡,也帶到了船隊途徑的異域國度裡。

“一滴撒天天清,一滴撒地地寧,三滴撒水海晏河清,護我茶路永得太平。”清代,當載著茶葉的船舶靠泊在福建水流灣的碼頭,茶幫的人們穿著草鞋,擔著茶擔,一路吆喝,將辛苦勞作收來的茶葉作為祝壽供品,敬獻三坊七巷天后宮的媽祖,以表達對水上航路一帆風順的感謝,也祈求生意興隆、財源廣進。

如今,三坊七巷天后宮依然香火鼎盛,成為中國水上茶路媽祖信俗歷史見証。

“四海恩波頌莆海,五洲香火祖湄洲。”媽祖自宋代誕生至今已有千余年歷史。歷經南宋、元、明和清四個朝代,14個皇帝先后敕封了36次,媽祖從“夫人”“天妃”“天后”到“天上聖母”,封號最長達64個字,成為被官方認可的信俗,並日漸成為沿海、沿江、沿河海內外信眾的精神之魂。

“媽祖文化包含了信仰意義和世俗功用兩種維度,過去是信仰意義佔主導地位,在歷史的演變中,世俗功用日益凸顯並佔據上風。”范正義表示,媽祖文化是活態文化,內涵外沿不斷擴大。

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媽祖與孔子、關羽一樣,被列入國家祀典,享三跪九叩禮,成為萬眾敬仰的“海上女神”。時至今日,媽祖是和黃帝、孔子並列的享有中國國家祭典的三大神明之一。

2016年,媽祖文化寫入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成為中國國家戰略的一部分。

“‘立德、行善、大愛’的媽祖精神與中國當代社會價值觀高度契合。”范正義表示,媽祖文化與海洋文化緊密相連,不僅是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化資源,也是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共同文化記憶,傳承和發揚媽祖文化意義重大。

鍛造品牌 潤澤世界

隆慶二年前(1558∼1568年)日本薩南野間岳已建媽祖廟﹔萬歷十三年(1585年),西班牙傳教士在所著《中華大帝國史》中介紹湄洲娘媽的生平事跡﹔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隻要有興安會館或莆仙人聚居的地方,就一定有天后宮。

在浩瀚斑斕的中國歷史典籍中,媽祖信俗國際化的記載不勝枚舉。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華人,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媽祖。”這句話毫不夸張。千百年來,媽祖信仰隨著華僑華人的腳步廣泛傳播到世界各地。截至目前,全球已有五大洲44個國家和地區進入了“媽祖版圖”,媽祖宮廟上萬座,信眾超過3億人。

2016年9月,“媽祖信俗”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文化價值得到世界認可。

如今,媽祖文化是一張享譽世界的中國文化名片,發展前景一片大好。新時代,應如何把握機遇,進一步打響媽祖文化這一國際品牌?

“以國家十三五規劃中‘發揮媽祖文化等民間文化的積極作用’的方針為指導,以弘揚‘立德、行善、大愛’的媽祖精神為初衷,主動作為,要‘迎進來、走出去’兩條腿走路。”林金贊表示,要充分發揮媽祖文化在推進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上的文化先行的作用,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弘揚中華文化,傳播中華思想。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范正義表示,媽祖文化是人類集體智慧的結晶,媽祖的精神可以為構造“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文化支撐。其次,媽祖文化日益成為連結兩岸同胞、凝聚海內外華僑華人的精神紐帶,要充分利用媽祖文化在華僑華人和港澳台同胞中間的文化感召作用,合理地開發媽祖文化創意產業。(記者 賈平凡)

(責編:段晨茜、黃瑾)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