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工作亮點多
北京、廣東、上海、山東代表團表示,報告用八個“著力”對五年來的僑聯工作進行了全面總結,內容豐富、實事求是,更多地用數字說話,充分反映了五年來僑聯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所取得的成績。同時,對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不回避、不遮掩,找得准、品得透,使我們有了更上層樓的信心。
代表們一致認為,萬立駿主席和中國僑聯黨組“四個意識”很強,牢牢抓住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僑務工作的重要論述這個根本遵循,精心組織、認真謀劃,系統全面概括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僑務工作重要論述的深刻內涵,帶領各級僑聯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針對新時代僑聯工作面臨的突出問題、突破口和舉措抓得非常准確到位。五年來,在堅持“兩個並重”“兩個拓展”的基礎上,一方面推廣“地方僑聯+大學僑聯+校友會”的工作機制,拓寬與廣大僑胞,特別是新僑人才的聯系渠道,另一方面堅持推動“兩個建設”,即推動基層組織建設和基礎建設,形成了豐富多彩、卓有成效的工作局面。
大家認為,有為才有位。正是因為各級僑聯的成績突出,黨和國家才會更加重視僑聯工作,相關部門和社會各界對僑聯的關注更多了,期望也更高了。同時,五年來的工作成績離不開黨中央的堅強領導,離不開各級僑聯組織團結一心、統籌謀劃,離不開廣大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的大力支持和參與。
工作部署舉措實
代表們認為,萬立駿主席的報告從四個方面對今后五年的工作進行了部署,感覺緊貼黨和國家工作大局,非常實在。部署並不是就僑聯談僑聯,而是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著眼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大格局,提出了清晰的、操作性很強的各種舉措,格局大、視野寬,必將推動僑聯工作在黨和國家大局中發揮更大作用。
北京代表團表示,萬立駿主席在報告中強調注重吸收新歸僑、僑眷、專業人士、僑商代表、歸國留學人員中的優秀分子加強基層歸僑僑眷工作力量,體現了僑聯改革的要求,也體現了基層僑聯組織在僑聯改革發展中的特殊需要。
廣西代表鄧志男說,聽了報告關於為僑辦實事、解難事,助力脫貧攻堅的有關論述,感觸很多。基層很多困難歸僑僑眷對僑聯寄托了很大希望,盼望能夠解決他們的問題和困境。他們當中孤寡老人很多,沒有親人關懷,僑聯組織應該多方引入投資,改善當地民生,引導僑商發揮“僑幫僑”的傳統,支持僑聯公益慈善事業,積極參與投資幫扶。
甘肅、四川、陝西、雲南、青海代表團提出,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海外僑胞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報告對此提出了明確要求。西部省份僑聯應抓住機遇,積極參與僑務資源整合,借助全國其他地區僑的資源和優勢,不斷擴大西部省份僑聯工作規模,提高自身工作水平。
香港、澳門代表團表示,報告提出的工作部署對我們一樣具有指導作用。報告對發揮港澳僑界社團和代表人士的作用提出了要求。我們要堅持發揮香港、澳門僑界自身獨特優勢,密切對外交往,努力推動中國與世界互聯互通,為中國與世界各國友好交往搭建橋梁,當好民間使者。
香港代表余國春說,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僑務工作的重要論述,不斷推進僑聯工作改革創新。面對“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機遇,我們香港僑界將繼續發揮融通海內外的優勢,凝聚共識,利用豐富的專業知識、多年在海外打拼的經驗以及廣闊的人脈資源,積極引進資金、技術、人才和管理經驗,發揮橋梁和紐帶的作用。為“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發展建言獻策,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中國高水平“引進來”,大規模“走出去”發揮更積極的作用,身體力行推動合作共贏﹔我們要團結香港各界,凝聚僑界老、中、青精英,進一步關心青年的成長進步,壯大愛國愛港力量,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方針,擁護憲法和基本法,支持特區政府和行政長官依法施政,維護香港社會的繁榮穩定﹔我們更要繼續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提高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向世界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更好服務黨和國家事業發展。
海外嘉賓的分組討論氣氛熱烈、充滿親情。他們說,聽了萬立駿主席的工作報告,我們海外游子一定要團結一心,堅決維護祖(籍)國的核心利益,堅決支持“九二共識”,堅決反對“台獨”,始終把團結僑界、構建和諧僑社放在首位,努力為祖(籍)國的繁榮昌盛、民主富強、領土完整、新時代發展“一帶一路”倡議,為早日實現“兩個一百年”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出我們海外游子的智慧與力量。海外嘉賓代表林性勇、梁冠軍、徐鬆華、張昭和、吳昌茂、龐燕、梁順、任俐敏、陳正溪、李新鑄、尹楚平、李桂雄、南庚戌、李祖清、陳安申、龔禮明、馬樹榮表示,將致力於團結新老社團,團結新老僑領,進一步促進華人融入主流社會,積極支持和推動華人參政議政,維護華僑的各項合法正當權益﹔全方位展示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弘揚中華文化,講好中國故事,推進華人與不同族裔的融合和交流﹔積極推動華人在當地投資興業,提高華人對本地經濟的參與度和貢獻率。架好中國與住在國之間的橋梁,推動中國與住在國在各個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群策群力建議多
海南代表黎才旺說,作為海南省僑聯主席,一是非常希望中國僑聯加強對地方僑聯的業務指導,有針對性地開展檢查工作,促進地方僑聯工作更好的開展。二是加強僑務政策研究和指導。三是希望中國僑聯發揮其豐富的僑資源優勢,用實際行動支持海南自貿區(港)建設。海南代表張業雄提出,希望中國僑聯充分認識新時代給僑聯工作的新機遇和新挑戰,加強對地方僑聯的引領和指導。現在僑聯工作是“上熱、中溫、下涼”,希望以“十代會”為契機,振奮僑聯工作者信心,加強指導、巡視、督查等,促進地方僑聯工作。福建代表團許佳鵬建議,應建立激勵機制,激活基層活力,推動僑聯工作水平的提升。鑒於鄉(鎮)、村(社區)僑聯沒編制、義務兼職多,應提出針對性的措施,指導基層僑聯組織的工作和發展。希望中國僑聯以“十代會”為契機,加強調查研究,適時建立僑聯激勵機制,對那些基層重點僑源、卓有成效的鄉(鎮)或村(社區)的僑聯主席納入考核,擇優破格轉入事業編制,從而破解基層僑聯工作難開展的難題,切實解決鄉(鎮)或村(社區)沒編制僑聯主席的后顧之憂,從而形成合力,推動僑聯工作創新發展。河南代表馮連根說,報告總結成績,實事求是,找問題准確,為將來五年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僑聯干部一定要有責任感和使命感,努力使僑聯作為橋梁紐帶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政治性是僑聯組織的重要特性。作為僑聯干部,要切實按照報告要求改進作風,努力做到懂僑、知僑、愛僑。與僑胞接觸能深切感受到他們的淳朴和可愛。沒有對僑務工作的熱愛,做不好這項工作,回去之后要傳達好大會精神,服務好僑胞。
江蘇代表陳鋒指出,基層僑聯組織建設狀況與僑情變化需要相比、與僑界群眾的期待相比,還存在差距,要通過積極舉措,特別是獲取地方政府支持予以加強。建議加強各級僑聯機關建設,有利於僑聯組織織好“兩張網”,形成工作合力。江蘇代表張霓提出,應加快建設“網上僑聯”,大力建設網上“僑胞之家”,注重應用互聯網思維和技術開展聯系、引導、服務僑社和僑胞工作。
海外嘉賓代表林玉唐說,中國有五千年的優良傳統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在海外華人社團都普遍奉行且身體力行,影響世世代代的炎黃子孫,崇尚道德與做人情操。因此,我認為僑聯可以借助推廣儒家文化深入到海外僑團,弘揚傳統精神,從教育和文化活動著手,有條理和有系統地做好宣傳工作,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鞏固彼此情誼。這也符合習主席在“一帶一路”倡議中提出的“民心相通”。
央企代表李衛表示,萬立駿主席的工作報告對新僑工作、人才工作提出要求,我認為要做好三點:一是人才是關鍵,調動人才的積極性,要有新鮮血液、有活力,要從組織體系著手解決問題,央企可以抱團招募人才,總結經驗,提出意見﹔二是把年輕的“海歸”納入進來﹔三是組織“愛企業、獻良策、做貢獻”活動,從央企僑聯的角度,比如在防范重大風險、三大攻堅戰、脫貧攻堅等方面,針對共性問題積極建言獻策。
江蘇代表沈晉華建議,高端科技人才是國家創新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是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重要創造者和傳播者,是社會發展的寶貴資源。為切實發揮人才作用,讓他們多做貢獻,要大力宣傳高端科技人才為國家、為世界所做出的貢獻,在全社會營造尊重人才、關心人才身體健康的良好氛圍。應主動關心高端科技人才的物質需求、情感需求和精神需求,切實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上的困難,舒緩工作上的壓力。要科學建立高端科技人才健康檔案,定期強制性體檢,動態記錄健康信息,並及時提供健康咨詢、健康教育和健康指導。
貴州代表季潔表示,作為一名僑聯工作者,聽了中央的致詞和萬立駿主席所作的工作報告,深感責任重大,卻又滿懷信心,希望中國僑聯繼續在引資引智、僑聯干部培訓、精准扶貧等方面向西部地區傾斜,推動西部地區、基層僑聯的工作在新時代有新氣象、新作為。
寧夏代表李艷麗表示,萬立駿主席所做的報告主題鮮明,站位很高,特別是對今后一個時期的工作目標要求很明確,是我們今后工作的方向。希望對如何支持海外僑團的作用,發揮僑領的作用,團結凝聚廣大海外僑胞作科學規劃和頂層設計,希望多策劃一些“走心”的項目,搭建一些能相互交流合作的平台,讓廣大僑胞通過項目活動找到歸屬感,認同感。希望把一些常規的交流項目打造成“品牌活動”,提高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