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為媒 四川僑聯助力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

2018年08月26日17:39  來源:中國僑聯

深化人文交流,弘揚中華文化,增強中華文化影響力,四川僑聯一直在行動。

2018年5月17日,《熊貓故裡•美麗四川》宣傳片首播儀式在波蘭舉行。這是四川省僑聯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通過波蘭的華僑華人牽線搭橋,與當地電視台合作的文化交流項目。

 

5月29日至6月1日,四川省僑聯“親情中華”藝術團先后赴柬埔寨、老撾進行慰僑演出,吸引了當地僑胞近千人觀看。

緊密的對外文化交流活動,彰顯的是四川僑聯弘揚中華文化的決心。

五年來,四川僑聯大力開展對外文化交流活動,先后赴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等20多個國家開展“親情中華•美麗四川”文化交流活動,讓廣大海外僑胞更好地了解中國、感知四川,增進中華民族認同感。共面向學校、社區、僑團和主流社會演出50余場,上百個海外僑團參與,吸引觀眾逾10萬人。

 

 “作為中國文化大省,近幾年四川文化在海外影響力不斷提升。今后將利用四川豐富的歷史人文資源,繼續扎實開展‘親情中華•美麗四川’主題活動。同時,發揮對外宣傳交流平台的積極作用,擴大四川國際影響力,助力我省加快形成四向拓展、全域開放的立體全面開放新態勢。”省僑聯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聚僑心 文化走出去 提升國際影響力

5月29日,柬埔寨金邊文化中心,四川僑聯“親情中華”藝術團為旅柬華僑華人獻上了川劇《梨園芳華》、舞蹈《錦鯉》、羌族舞蹈《爾瑪蘭巴》、長綢木偶《峨眉山月》等獨具巴蜀特色的精彩節目,變臉和散打評書將晚會推向高潮。

 

柬華理事總會會長方僑生勛爵說,此次巡演活動增進了柬埔寨華人華僑和祖(籍)國感情,讓更多柬埔寨華人了解中國民俗文化,促進柬中兩國文化交流,實現兩國民間長期友好。僑胞們說,能在異國他鄉看到家鄉藝術家表演倍感親切,表示要主動融入當地主流社會,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為促進中柬友好作出更大貢獻。

這只是五年來,四川僑聯開展“親情中華”系列主題活動、凝聚僑心的縮影。

“親情中華”主題活動是由中國僑聯2008年啟動的文化交流品牌活動,受到全球僑胞和當地民眾的廣泛關注和普遍歡迎。經過十年發展,其產生的影響和效果涉及政治、經濟、文化、意識形態、雙邊關系等方面,成為傳播中華優秀文化、彰顯文化軟實力和開展公共外交的舞台。

 

這五年,四川僑聯不斷深化“親情中華”活動,積極開展巴蜀優秀文化“走出去”活動,通過精彩民族歌舞、民樂演奏、川劇變臉、茶藝表演等節目,展示四川多元民族文化和獨特風情,弘揚中華和巴蜀文化,提高四川在海外知名度,擴大四川在國際影響力。

凝鄉情 文化引進來 增強民族認同感

文化交流不僅要“走出去”,還要“請進來”。

2017年7月4日至13日,四川省僑聯承辦的“親情中華—學漢語•看四川”夏令營在成都舉辦,來自捷克的華裔青少年和貧困村優秀學生共100余人參加。捷克布拉格中華國際學校校長戴波表示,願意成為四川與捷克“一帶一路”建設的民間使者,成為中華文化的繼承者和傳播者。

這只是四川僑聯為凝聚僑胞鄉情打造的品牌活動之一。

五年來,四川僑聯傾力打造“親情中華——學漢語•看四川”夏令營活動,通過弘揚優秀中華文化及巴蜀文化,進一步宣傳四川、擴大四川影響力,先后組織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新加坡、捷克、荷蘭等1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三百余位華裔青少年開展夏令營,幫助華裔青少年加深對中華文化和巴蜀文化了解。

“通過夏令營活動,可以使華裔青少年從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寶庫中汲取精神營養,成為住在國人民同四川人民友好交往的民間使者,成為四川及家鄉發展建設的有力推動者。”省僑聯負責人介紹說。

母語是凝聚僑心的紐帶。五年來,四川僑聯積極實施“互聯網+華文教育”行動,聯合成都社區大學,開通“成都華文學習在線”遠程教育平台,為海外僑胞和全世界漢語學習者提供“線上+線下”的立體教學。促成“國家開放大學•華僑學院”落戶成都,建成面向55個國家的學歷教育和面向全球非學歷教育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育載體。與省教育廳共同倡議成立“四川省華文教育研究聯盟”,成員幾乎涵蓋川內所有高等院校,進一步推動對外漢語教育深入開展,促進四川高等教育國際化以及為僑服務工作。

(責編:邱王紫藤、劉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