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學僑聯的帶頭人——吳悅

2018年08月26日17:28  來源:中國僑聯

吳悅同志是上海大學計算機學院的學科帶頭人,博士生導師、教授。自2004年起兼職擔任上海大學僑聯主席。她以自己對僑聯工作的熱情投入,感染和激發起每位僑聯委員對僑聯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她帶領大家制定了公開民主的工作制度。遇事集思廣益,集體決策。工作分工協作,全程公開透明。這些做法,贏得了歸僑和僑眷的認同,吸引歸僑和僑眷支持和熱情參與僑聯工作。

為了做好僑聯工作,為歸僑和僑眷辦實事,吳悅同志組織上海大學僑聯堅持開展僑界工作調查研究,圍繞新形勢、新任務改革僑聯工作。自2013年開始,每年都根據僑界需求開展深入調研工作。吳悅同志帶領上大僑聯先后開展了《上海大學老年歸僑與僑眷養老情況調研——現狀、問題與建議》《上海大學新歸僑創業與生活情況調研》《僑聯成員創新創業項目與教改教學任務調查》《新歸僑科研成果轉化中所面臨的問題與對策調查》和《凝聚僑智,發揮僑力,為上海建設卓越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獻計出力》等調研課題。通過調查研究,他們發現並幫助解決了老歸僑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和擔憂,幫助解決了上海大學新歸僑在工作中碰到的實驗室場地不足、住房困難及子女入學難等實際問題。

為了更好地擴大上海大學僑聯對外宣傳、增強凝聚力,吳悅同志組織設計了上海大學僑聯專屬logo,建立僑聯微信群,連續兩年與上海大學音樂學院聯合主辦面向僑界群眾的上海之春素質教育音樂會,組織學校的歸僑和僑眷參加上海市僑聯的“僑與中國夢”演講比賽並獲優秀組織獎,組織參加上海市僑聯體育運動會並獲優秀組織獎,組織參加上海市僑聯法律知識競賽二等獎。

吳悅關心新歸僑在本職工作上的發展,幫助他們了解學校科研平台,幫助他們盡快融入學校的學科建設和科研教學工作,促進他們在教學和科研主戰場建功立業。留日歸僑趙新洛在國外工作期間以其扎實的學術功底在國際頂級期刊SCIENCE發表了大作,歸國后的工作條件成為他最擔心的問題。吳悅主動幫助他聯系學校有關部門為其購置了高端原子力顯微鏡和樣品制備爐,現在趙新洛已經作為物理系主任在上海大學學科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

2015年吳悅組織上海大學僑聯主辦了“知僑情,聚僑力”新歸僑科技成果展示論壇,全面展示上海大學歸僑科技創新成果,得到了學校領導和上海市僑聯的高度認可,同時也極大地鼓舞了新老歸僑的工作熱情。2016年吳悅同志又組織上海大學僑聯成功承辦了上海市僑聯首屆僑智論壇,得到與會人員一致好評。

吳悅擔任上海大學僑聯主席至今已有14年。在她的積極努力下上海大學僑聯在2005年和2010年二次被評為市僑聯系統先進集體。她主持完成的3項僑聯調研課題分別在2013、2014和2016年度獲上海市僑務調研成果一等獎1項,三等獎2項。2015年被市僑聯評為開展創特色工作活動優秀獎。她個人於2005年被評為上海市僑聯工作先進個人,2009年被評為全國僑聯系統先進個人,2005年與2011年兩次被評為上海市三八紅旗手。

她在自己的教學、指導研究生和科學研究中也是碩果累累。她本科教學獲上海大學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上海市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受聘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博士及碩士論文評審專家,受聘博士后基金評審專家。2003年她獲得寶鋼教育基金優秀教師獎,2009年她獲得上海市育才獎。

在科學研究方面,她主持並完成了20多項科研項目,其中包括國家973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以及上海市科委重點項目和一些企業協作項目。她發表學術論文80多篇,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15項。

(責編:邱王紫藤、劉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