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旅俄華僑(旅蘇、俄留學生)紀念館是全國唯一以旅俄華僑和留蘇俄學生為陳列主題的紀念館。自2007年籌建開館以來,紀念館以黑河地域為依托,強化品牌引領,把宣傳教育與文化交流作為兩大陣地,開展卓有成效的史料征集以及主題教育交流活動,不斷推動開辟黑河文化建設新天地。
史料為基 打造品牌價值
黑河作為祖國東北邊陲之地,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黑河成為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赴俄學習馬列主義、尋求真理的途徑之地,“紅色通道”之名也隨之而來。紀念館集中保存了上世紀縱深100余年的旅俄華僑史、早期馬列主義思想在中國傳播史和留蘇(俄)人員學習奮斗報效祖國史。
事實勝於雄辯,大量豐厚而具有寶貴價值的史料是紀念館的核心依托。紀念館在規劃之初就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自2004年起,時任第一任館長曹明龍帶領6名人員組成的兩個採訪小組,開啟了兩年的史料征集艱難之路。說起史料征集工作,大概每位參與的工作人員都能說出其中的酸甜苦辣、五味雜陳,然而兩年后通過大量走訪編撰出的百年旅俄華僑史道出了一切付出是值得的。
截止目前,黑河旅俄華僑紀念館已收集實物3000多件、照片2000多張、著作及科研成果500余本。館中文物琳琅滿目,一件件講述百年華僑史的文物從歷史走向觀眾——這裡有三見列寧的劉澤榮(第一任中華旅俄聯合會會長)使用過的打字機,有蘇聯衛國戰爭英雄、新中國空軍少將唐鐸的金質列寧勛章……以歷史時間為紐帶的館藏文物愈顯珍貴厚重。
教育活動 注入“紅色基因”
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參觀黑河旅俄華僑紀念館留影
以史為鑒,以史育人,承載歷史的珍貴館藏散發著智慧與精神的光芒。紀念館開館以來,接待百余位黨和國家領導人,被中國僑聯授予“中國僑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被黑龍江省商務廳等部門評為“黑龍江省100個最值得去的地方”和“全省旅游系統文明單位”、黑河市旅游部門“先進集體”,2011年成功創建成為國家3A級景區,被中共黑龍江省紀委、黑龍江省監察廳評為首批“黑龍江省廉政教育基地”。
多年來,社會各界人士、組織機構、部隊官兵、大中小院校以及省內外機關企事業等單位和個人紛至沓來,參觀聆聽早期旅俄華僑歷史,了解黑河“紅色通道”歷史以及學習黨的早期領導人追求真理的革命意志。很多參觀學習的群眾表示深受教育和啟發,認為黑河旅俄華僑紀念館是一個愛國主義教育、黨史教育的生動課堂。截止目前,黑河旅俄華僑紀念館共接待群眾110萬人次,接待群體囊括約全國3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港澳台地區。
黑河旅俄華僑紀念館開展“小小講解員”活動留影
為擴大宣傳教育,紀念館還多次舉辦深入群眾的宣傳教育活動。今年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為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黑河旅俄華僑紀念館在市區世紀廣場舉辦“旅俄華僑與馬列主義思想的傳播”主題圖片展,展示該館收集、整理的旅俄華僑接受馬列主義思想、追求真理的相關圖片和歷史資料……據統計,近年來黑河旅俄華僑紀念館在館外開設展覽20多場,滿足了人民群眾對歷史文化的學習需求。
彰顯文化特色 促進文化交流
俄羅斯前大使羅高壽參觀黑河旅俄華僑紀念館
近年來,與俄羅斯一江相望的黑河對俄交流合作日益密切,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俄文化大集已經連續舉辦9屆。由於黑河旅俄華僑紀念館的特殊意義,使得該館成為黑河文化交流的窗口之一。在紀念館外國人留言牆上可以看到俄駐沈陽總領事、布拉戈維申斯克市市長、薩哈(雅庫特)共和國政府副主席、原蘇軍上校、俄羅斯婦女代表團團長等俄羅斯政界、朋友的留言,他們說黑河旅俄華僑紀念館是中俄友誼的歷史見証,是歷史長河的印記。當俄羅斯前駐華大使羅高壽翻開旅俄紀念館的留言冊時幾乎哽咽地說道:“謝謝中國人民還記得這段歷史。”
幾年來,黑河旅俄華僑紀念館共接待外國來賓7.8萬多人次,服務中俄(外)解說260多場次,與俄方舉行交流座談會11次,為推動中俄文化交流、經貿合作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