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斯德" />
人民網斯德哥爾摩10月19日電 (記者袁新文、黃雲迪)當地時間19日晚,在諾貝爾獎早期頒獎場所——瑞典斯德哥爾摩老學院音樂廳,一台富有中國情懷的文藝節目精彩上演。中國僑聯“親情中華”藝術團慰問演出在這裡舉行。數百名華人華僑和瑞典觀眾盡情領略了中國藝術的無窮魅力。
斯德哥爾摩是中國僑聯“親情中華”藝術團此次慰問演出的第四站,也是最后一站。繼俄羅斯莫斯科、拉脫維亞裡加、丹麥哥本哈根成功演出后,“親情中華”藝術團於17日晚來到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受到中國駐瑞典大使館、瑞典華人總會與當地華人華僑的熱烈歡迎和熱情接待。
19日晚演出地點斯德哥爾摩老學院音樂廳,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昔日曾經非常風光。1901年,首屆諾貝爾獎就是在這裡隆重頒發。一直到1919年,每屆諾獎的頒獎典禮都是在裡舉行。從1920年開始,諾貝爾獎才移至現在的斯德哥爾摩音樂廳頒發。老學院音樂廳至今仍是音樂戲劇的高雅殿堂,許多精彩的節目在這裡上演。觀眾們說,能在這裡觀看中國藝術家的表演,是一種難得的藝術享受。
藝術團演出地斯德哥爾摩老學院音樂廳
演出開始前,“親情中華”藝術團團長、中國僑聯文化交流部部長劉奇和瑞典華人總會執行主席葉沛群分別致辭。劉奇說,帶著無比喜悅的心情,我和“親情中華”藝術團全體成員來到美麗的瑞典,來到秀麗的斯德哥爾摩。中國與瑞典的友好情誼由來已久,特別是文化交流源源不斷。生活在瑞典的華人華僑既是瑞典經濟社會的建設者,也是中華文化的傳播者,你們為中瑞友好做出的貢獻,我們永遠不會忘記。劉奇表示,中國僑聯是海外僑胞的娘家。我們每年都會以不同的形式來看望大家,給僑胞們帶來家鄉的聲音和父老鄉親的信息,也希望大家經常回家走走看看,到中國僑聯作客,共敘情誼,共謀發展,共建大業
演出由中國雜技團高學峰等人的開場雜技《大武術》拉開帷幕。阿幼朵的女聲獨唱《幸福陽光》、《苗嶺的早晨》,中央民族樂團周煒的男聲獨唱《山歌唱出好兆頭》、《想家的時候》等節目,先聲奪人,令觀眾們耳目一新。中國雜技團袁飛、韓瑩的雜技《痴夢凝相思·男女軟功》,曹凱的雜技《激踏·球技》,高學峰、李陳長青的雜技《芭蕾對手頂》,都精彩紛呈,贏得觀眾一陣陣熱烈掌聲。中央民族大學趙娜的女聲獨唱《鴻雁》、《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空政文工團張原銘的男聲獨唱《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舒心的日子》,中國雜技團楊青的雜技《女子柔術·青狸》,更是令人贊嘆、令人陶醉。全總文工團著名歌唱家鄭詠的女聲獨唱《我愛你,中國》、《為祖國干杯》,高學峰、王洋等人的雜技《騰韻·頂碗》,把整場演出推向了高潮。
苗族青年歌手阿幼朵在演唱
中央民族樂團周煒在演唱
中國雜技團演員曹凱在表演《激踏·球技》
中央民族大學趙娜在演唱
空政文工團演員張原銘在演唱
中國雜技團演員楊青在表演柔術
著名歌唱家鄭詠在演唱
“親情中華”晚會不僅吸引了眾多華人華僑前來觀賞,而且受到許多瑞典本地觀眾的喜愛。瑞典心理咨詢醫生托馬斯告訴記者,他今晚本來是陪華人女友丹妮前來,但沒有想到節目如此精彩。無論是挑戰極限的雜技節目還是深情悠揚的中國歌曲,都讓他和丹妮十分驚艷。兩名瑞典學生維克多和肯尼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他們最為驚嘆的節目是《激踏·球技》,當看到演員徒手玩轉9個球的時候,他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另一位年過半百的瑞典女士安妮塔拉著記者激動地說“今晚中國演員的表演簡直太不可思議了!在瑞典很少能看到如此高難度、高水准的雜技表演。唯一的遺憾是今天的演出場地能容納的觀眾有限,這麼震撼的表演是屬於世界的,應該讓更多的瑞典人看到,希望藝術團再來的時候能在更寬廣的舞台上展現風採。”
“親情中華”是中國僑聯的品牌活動。據劉奇團長介紹,今年,全國僑聯系統將組派上百支文化團組赴海外開展文化交流活動,繼續推進去年啟動的“親情中華•筑夢絲路”專項行動。截至9月底,全國僑聯系統共組派了182個“親情中華”藝術團,赴世界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10余座城市進行了830余場慰問演出。
“親情中華”藝術團團長劉奇(右)與中國雜技團團長張紅慶賀演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