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華僑華人研究>>僑史掠影
黌利家族百年的商界神話【泰國潮州華僑八大財團之首】
2016年04月07日09:45  來源:中國僑聯

香港文咸西街乾泰隆大廈(陳村提供)

從空中俯瞰前美新鄉(柯曉攝)

暹羅黌利堂(陳村提供)

一直以來,陳黌利家族都是享譽潮汕和東南亞的巨富,其家族自從肇基人陳煥榮發跡以來,歷經數代百余載,至今仍然興旺發達,成為商界僑界的一個神話。追溯黌利家族資本的發展軌跡,與汕頭埠可謂同步齊飛,與昌俱榮。

從乾泰隆行到泰華八大財團之首

汕頭開埠之前,已是繼樟林港之后粵東海運貿易的繁榮港口,清政府於1853年就在媽嶼設立海關(稱常關),而漳潮會館的設立,船務、藥材、米糧、火柴、匯兌等行業的興盛,更標志著汕頭港的逐漸形成。同樣得益於樟林港的延展,黌利家族的肇基人陳煥榮在樟林行駛紅頭船,在汕頭港貨進物出,卻抓住了香港開始成為南北洋物產販運的中心,也是中國沿海貿易與遠洋貿易的轉運站的契機,於1851年在香港文咸西街創設第一家南北行——乾泰隆。乾泰隆的成功經營,使陳煥榮完成了從船主佛到富商巨賈的角色轉換,也為陳黌利家族資本的積聚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871年,接管父業的陳慈黌又到暹羅開基立業,創設陳黌利行。他整體推進區域性經營,自設火礱,直接加工生產大米出口。從19世紀70年代中期開始,暹羅火礱業的重心,漸次由洋商轉入華商之手。此間,陳慈黌相繼在汕頭設立黌利棧,經營出入口業和錢庄,而以暹米銷汕為重要項目。19世紀80年代,隨著暹京黌利火礱的設立和區域性貿易的擴大,慈黌家族又在新加坡、香港、越南設立商行,形成工貿並舉的香、叻、暹、汕貿易體系。

到了陳立梅掌門時期,暹羅陳黌利行組建了新船隊,發展航運業,擴大區域性經營。黌利家族共擁有7家火礱,並設有相應的粟倉、米棧及運輸系統,火礱業規模之大,在暹京首屈一指。暹京黌利總行又設中暹船務公司代理挪威船務,有輪船十余艘,航線遍及東南亞、中國及日本各主要口岸。公司運營前后達40余年之久,不僅從中得到巨額利潤,還得代理挪威船務之便,有力地推動暹米的外運、外銷和其他出入口業務的進一步發展。

19308月以后,陳守明統轄黌利企業,是黌利家族資本的鼎盛時期。陳守明於1933年首創暹羅吞武裡府第一家銀行——黌利棧銀行,繼而又首創第一家保險公司——鑾利保險公司,以適應時代發展和開拓新行業的需要。這一時期,陳黌利名下已擁有7家大火礱以及進出口公司、中暹船務公司、黌利棧銀行、鑾利保險公司等大型企業,同時還佔有多家企業股份。實現生產、運輸、推放、出口、入口、批發、收支、存款、轉賬、匯兌一條龍,實力雄厚,資金充裕。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泰華資本家最具代表性的典型,家族資本雄居泰華八大財團之首

慈黌故居四永一升平

隨著巨額財富的積累和資金實力的日益雄厚,黌利在汕頭和各埠廣置房地產,使黌利家族資本的根基更加牢固。黌利家族的造屋史幾乎和家族的創業史是同步發展,齊頭並進的。

在陳慈黌家鄉,一直流傳著這樣一段佳話:19世紀90年代,陳慈黌和參股的族人把19世紀80年代在新加坡合創陳生利行的招牌敲鑼打鼓扛回鄉裡,大家喜氣洋洋,每位分得參股本利15萬龍銀,成為前美新生代富裕戶。在陳慈黌的帶動下,大家紛紛跟著在家鄉起大厝,一下子造出一個新鄉。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黌利家族所建的,被后人譽為嶺南第一僑宅的陳慈黌故居4座豪宅:郎中第壽康裡善居室三廬,建筑總面積1.6萬多平方米,共有506間廳房。自20世紀初期動工,歷時近30年尚未最后完工,工程之浩大,工藝之精致,實屬罕見。

早在1865年(清同治四年)黌利家族就開始建造豪宅了,歷經幾代人,跨越兩個世紀,從祖居地劉厝建到新鄉,相繼建了12座。為了修建這一座座豪宅,黌利家族專門挖了一條小運河,從韓江出海口一直引至村前。所有的紅毛灰紅毛瓷磚紅毛玻璃和泰國楠木、柚木等高級建材就從泰國、西歐、上海等地一船船運了進來。1907年,陳慈黌將其在家鄉前美新建的古祖家廟開辟為成德兩等小學堂,招收本村兒童免費入學。

在汕頭埠,黌利家族抓住當時市政廳改為市政府,鼓勵華僑投資市政建設的機遇,於20世紀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在汕頭市的四永一升平”(永興街、永泰街、永和街、永安街、升平路)、海平路、福合埕和中山公園前一帶興建了400多座新樓房。后來雖有一部分樓房轉賣,但至上世紀40年代末仍擁有200多座。

星移斗轉,繼往開來。如今的黌利家族,一批從國外留學歸來,具有現代化管理理念的新人挑大梁,他們自上世紀80年代起,在各個經濟領域大展宏圖。創造新優勢,續寫新傳奇,家族資本一直保持振興、發展的態勢。

歷經百年滄桑的黌利家族,如今仍然是乾坤浩蕩財源遠,泰岱崢嶸氣象隆。



(來源:微信公眾號潮州古城)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