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華僑華人研究>>僑史掠影
袁世凱勞務輸出
2016年03月07日10:14  來源:中國僑聯

中國勞工,前往英屬殖民地南非,這一建議得到了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凱的全力支持。

1903年2月,駐英公使張德彝致信中央,介紹了南非急需勞工的情況,他建議,向南非出口勞工,正是“千載不可得之的機會”。

組織勞工前往南非,對中英兩國來說,似乎是個雙贏的好事。

1902年,英國奪取了南非的德蘭士瓦及奧蘭治(Orange)兩個布爾共和國,納入英帝國。但英國人發現,這兩個殖民地經濟蕭條、社會動蕩。作為支柱產業的金礦,急劇擴張時面臨著巨大的問題:勞動力嚴重不足。價廉物美而且溫順的華工,成為他們的首選。英國人表示,願意為每名華工向中國政府繳納3銀元的招工費,這也被張之洞、袁世凱等人看成是創收的機會。

此時的大清國,則剛剛經歷了大動蕩,尤其直隸地區遭受了巨大的破壞,出現大量流民。動亂之后,《辛丑條約》的巨額賠款,分攤到全國各地,這導致了更為嚴重的橫征暴斂。向南非輸出勞工的建議,得到體制內改革者們的擁護,畢竟,有組織地進行勞務出口,既能解決“生齒日繁,疆土日蹙,同類相爭”的人口壓力、消除維穩隱患,又能創造新的財政增長點,這對執掌直隸地區、承受著巨大重建壓力的袁世凱,有著更大的誘惑。

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領班軍機大臣兼外務大臣、慶親王奕劻,對此相當重視,他認為勞務出口“原為貧民辟一生路,無如各國苛例繁興,出洋工人往往受其苛虐”,如今南非急借此機會,落實對華工的保護政策,“自應照約妥訂專章,以資保護。”

英國人最初計劃在歐洲大陸招募勞工,但意大利、瑞士等國先后禁止英國人招工。大清政府認為這對中國的勞務出口來說,都是利好消息。為了防止英國人在中國私下招工,中央要求沿海各地嚴防死守,“遇有英人前往招工,應即設法暫阻”,其目的就是要迫使英國人與大清政府談判,這樣既能保証政府獲得那筆招工費,也能借此加強對華工的保護,果然,被用工荒困擾的英國政府,開始與中國官方進行談判。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官方主導的勞務出口,開始醞釀。袁世凱對此頗有期待,在中英談判開始后,他致電中方全權代表張德彝,要他“竭力維持,勿令中止”。

袁世凱認真算過賬。

華工在南非立約承工,月得工資多則四五十元,少則十六七元,這與華工生計大有裨益。”考慮到此前華工好賭的惡習,這次可以實行“家屬留支制度”:由英國方面先行撥款,在國內建立專用賬號,按月直接撥付給家屬,沖抵華工在南非的工資。

英國方面提出的招工費,后來在《招工章程》中得到落實。

按中國實際出口華工63811名計算,清政府收取的招工費近20 萬銀元(折合人民幣2880萬元),袁世凱認為“此項經費為數尚巨”。這筆收入的分配,袁世凱建議“以六成解交外務部庫備充各項經費,以四成留存職庫,作為該局開支公費之用。”這得到外務部批准,並定為全國標准。勞務輸出省份上繳外務部的60%收入,后被統一轉移支付給京師工巡局,用於首都的公共建設。

袁世凱還提議,所派遣的華工每人每年向中國駐南非領事館繳納3 元的注冊執照費。如此,3年的勞務合同期間,63811名華工將總共繳納60 萬銀元(折合人民幣8640萬元)的注冊費,30%留作領事館辦公經費,30%歸直隸地方政府,40%上繳外務部。

而輸出華工,還可以給直隸地區間接帶來200萬銀元(折合人民幣2.88億元)的增收,有利於拉動地方經濟的發展。

經過如此計算,輿論上一些反對之聲,袁世凱也就不在乎了。如1904 年5 月《東方雜志》擔憂:“……不知此舉虧損國體,貽累同種,為至可嘆悼也。”在慶親王奕劻和袁世凱看來,正因為華工此前遭受的壓迫,這次才需要政府出面訂立合同,並設立領事機構,予以保護。

1904年5月13日(農歷三月二十八日)中英雙方簽訂《招工章程》。

6月30日(農歷五月十七),2025名中國“契約勞工”(indentured labor),在天津港登上了洋輪“伊克巴號”,啟航前往英國殖民地南非的德蘭士瓦(Transvaal)。

自此之后,多達63811名華工走進非洲,其中,除了1741人從香港啟程之外,其余都是來自袁世凱轄下的直隸地區,直接從天津港出發的有4137人,從秦皇島出發的有43258人,從煙台出發的有14675人。

(來源:人民網-國家人文歷史,2013-10-18)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