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華僑華人研究>>僑史掠影
韓國華僑的今昔
2016年01月25日09:43  來源:中國僑聯

韓華有過的輝煌

發韌期(1882—1927年)
  韓國華僑稱自己為韓華。韓國何時開始有華僑難於考証。1882年清政府派吳長慶將軍率大隊清軍援助朝鮮政府,有部分商人隨軍行動辦軍需,應是華僑大批進入朝鮮半島的嚆矢。是年,朝鮮政府與清政府簽訂《朝清商民水陸貿易章程》,華僑得以名正言順在漢城、平壤、仁川、大邱、光州等大城市經商。1887年,清政府任命吳將軍隨員袁世凱任“總理朝鮮商務”,袁干練精明,恪盡職守。在他的統領下,華僑商務迎來第一個繁盛時期。韓華們提供了朝鮮國民絕大部分的日用品。他們還在當地開礦務農,從山東引進種菜技術來朝鮮。朝鮮官民給來自強鄰的客人很高的禮遇,稱他們為“大國人”或“清商”。朝鮮的華僑95%是山東人。到1906年,在朝鮮半島共有華僑3600多人,1916年有18000人,從事商業的佔一半以上,韓華們憑著重信用善經營,克勤克儉,勢力漸趨擴大,幾乎壟斷了朝鮮半島的商權,1922年,華僑人數為24000余人,當時朝鮮全國納稅大戶全是華商。1910年朝鮮成了日本殖民地后,日本商人一直視在朝鮮的華商為眼中釘,1927年發生了排華的“萬寶山事件”,使華僑財產損失80%以上,繼之“九一八”事變,日本發動侵華戰爭,華僑在朝鮮地位更是一落千丈。
  鼎盛期(1946—1950年)

1945年日本投降,由於多年戰亂,加之韓國幅員小,資源貧乏,當時全國消費品奇缺,華商利用與香港、上海、煙台、青島、天津、大連、安東等地原有商業往來關系,積極為朝鮮人民提供商品。據《朝鮮年鑒》,1946年,韓國進口商品82%來自中國。當時華商創立大型貿易公司13家,他們經營的進出口業務佔韓國全國進口總量的21%,出口總量的16%。1948年韓國有華僑人數八萬多人。筆者近年在韓國光州講學,一次到仁川旅游,曾聽一個僑領津津樂道當年的韓華盛況。他說,在四十年代末,韓國的華商就像東南亞其他國家華僑一樣,也幾乎掌握所在國的經濟命脈。記得一個僑領的爺爺去世時,前來送葬的當地高官政要巨賈絡繹不絕,出殯的隊伍長達幾條街,仁川主要大街挂滿挽幛,白花四處飄零。那時在韓國各大城市、沿海口岸,凡大街上西裝革履的士紳皆為中國人。

境況不佳的韓華

世界上凡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唐人街,五千多萬華僑,在他們的各居住國,都不同程度有較大發展,華僑憑著自己的勤勞節儉,在各地均創下了燦爛的業績。在東南亞多個國家,有富可敵國的華商。在美國、加拿大有華人做過國會議員,有大學校長是華人。做律師、大學教授的更是不可勝數。然而唯獨在韓國沒有唐人街,近半個世紀,韓華們既沒有他們的先輩曾有過的榮耀,也沒有像其他國家華僑那樣的事業發達。上流社會看不到他們的身影。他們在韓國仍屬弱勢階層。韓華們每說到此,就對中韓建交前的歷屆軍政府外僑政策痛恨不已。

1945年日本戰敗,結束了在朝鮮的殖民統治。朝鮮半島光復,但很快以三八線為界分為南北兩韓。1949年中國內戰結束,國共兩黨隔台灣海峽分治。中朝兩國相同的分裂命運也給中韓貿易帶來了相應的停頓。緊隨而來1950—1953年的朝鮮戰爭既給南北朝鮮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同時也毀滅了華僑們數十年辛苦經營積攢起來的家業,華僑經濟遭受了自“萬寶山事件”后的第二次打擊。戰后,韓國相繼執政的李承晚“第二共和國”和朴正熙的“第三共和國”和后來的全斗煥、盧泰愚政府無一例外實行了排斥外僑的保護主義政策,給華僑帶來深重的災難。簡單地說有:
  華僑難以得到永久居留權。韓國政府很少給外國人永久居留權,出入境管理法上隻分“居留者”和“非居留者”。“居留者”到期可申請延長三年,但不保証每次都繼續給予延期。到期不辦延期手續會科以極重罰金。韓國再入國制度僵硬,幾乎不近情理。華人離境,必須要在限期內回來,不然逾期就不准再入境。60年代有個華人老太太到台灣探望讀書的兒子。回程前,突患盲腸炎動手術,出院后,發現離再入境期限隻有兩三天,她持醫院証明到韓國駐台灣使館陳情,要求放寬在台灣多呆幾天,待治愈返回,都得不到批准。
  韓華們入韓國籍難上難。韓華絕少有從事諸如律師、教授、公務員等職業的。連以前四五十年代韓華們輕車熟路的外貿業華僑也領不到營業執照。因為這些職業要有韓國國籍才行。而韓國法律規定,外國人歸化入籍必須要有相當財產或高等學歷,還得有政府高官推薦,而這對一般華僑來說幾乎是不可能的。諸種原因致使華僑子弟在韓國就業非常困難。在這種情況下,開中餐館似乎成了近幾十年韓華們唯一的選擇,50年代,全韓有4000多家“中華料理”店。韓國華僑大多仍以開小餐館為業,賣炸醬面。韓國甚至有人戲稱韓華為“炸醬面”,這真是個辛酸的名詞。我們中國來韓國光州任教大學老師們聚會多在中餐館,價格絕對打半折,老板說,隻要收回成本就行。韓華們另一個熱門行業是中醫藥業。他們自己稱漢醫,韓國人則認為是韓民族本身的醫藥事業,稱這是相異於西醫的“韓醫”。在1994年,全韓有華僑經營的漢醫院174家,藥房38家。
  限制華僑積累財產。韓國政府上世紀70年代曾頒布《外國人土地管理法》,規定外國人不能同時擁有兩處房屋,自住房面積不得超過200坪(每坪合3.3平方米),店鋪經營面積不得超過50坪。主要是限制他們財產的擴張和不動產投資。當時很多富裕華商不得已將自己財產請韓國人注冊登記,謂之“寄名”,有點類似改革初期中國一些名為集體實為私營的“紅帽子”企業。由於法律風險極大,最后財產被當地人侵吞不計其數,韓華吃啞巴虧,打掉牙齒往肚裡吞。限制外國人置產創業的政策直到金大中總統執政時才有較大改變。
  華僑與韓國人同工不同酬。我認識一個從祖國大陸拿到博士學位的女性韓華,現在漢城幾所大學作時間講師,還兼一家公司的漢語翻譯,每周四個下午有課,二個晚上作翻譯,收入一月不過一百五六十萬韓元。比同等資歷的韓國同事少多了,可她不敢去找校方或雇用她的老板論理,她的父母告訴她要“忍”,因為你是中國人,這是人家的國家。韓國的華僑忍了二三輩子了。與我同校同系的一個華僑W教授,60年代末畢業於台灣大學,現在收入也比同資歷的韓國教授少三分之一還多。
  看到在韓國難以有前途,在七八十年代,韓華興起了移民潮,主要是移往美國。據統計,從1970年起至1992年中韓建交前,共有近二萬人離開韓國,其中80%去了美國。去了美國的仍稱自己為“韓華”。所以到1992年,在韓國的華僑隻有兩萬多人。應該說明的是,選擇離開的大多是資金雄厚、經營能力強的華僑。近些年,強烈的“韓華”聲音往往不是由居韓國的“韓華”而是由移往美國的“韓華”們發出來的。

韓華的政治取向

韓國的華僑對台海兩岸的態度經歷過一個變化過程。韓國與西方屬同一意識形態,過去承認台灣,與大陸沒有邦交關系。加之改革開放前的中國屢屢政治動亂,經濟凋零,韓華覺得身為中國人,在國外抬不起頭來。因而對大陸沒有太多的好感。現在韓國的華僑多是第二代和第三代華人,絕大多數持的還是“中華民國”的護照。四十歲以上的高學歷韓華都是在台灣上的大學,據統計從50年代以來有一萬多人在台灣的大學畢業。應該說,從政治上精神上,他們對台灣的認同感更強。按他們的話說,“過去,我們是堅決反共的,對中共沒有歸心,也不抱好感,但從心理上又無法擺脫對故國的感情。”隨著國際上承認中國大陸的越來越多,台灣在國際社會越形孤立,說話沒有分量。更直接的是,俗話說,“弱國無外交”,所謂的“中華民國”並無力保護韓華們的權益,改變不了他們在韓國屈辱的命運。尤其是改革開放后,中國的國力大大增強,1992年中韓建交后,兩國經貿關系飛速發展,韓華們感受到了韓國政府及國民對他們態度的改變。導致韓華們政治上棄台灣趨大陸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上世紀90年代以來,李登輝,陳水扁相繼執政后的台灣當局“台獨”傾向愈益明顯化、公開化,韓華們失去了對台灣的向心力。他們是鐵了心的促統派,在維護祖國統一問題上,與大陸同胞是高度一致的。下面舉中韓建交時,韓華們為捍衛“祖產”(祖國或祖宗)——中國大使館館舍發生的動人的故事為例,來說明韓華的愛國心跡。
  中國駐韓國大使館坐落在漢城市中心黃金地段明洞二街。是清政府置下的財產,其間歷經晚清、袁世凱政府、北洋政府、民國政府還有台灣當局,幾番改旗易幟,先后都將使館設於此處,保留至今。韓華視斯土為“祖先的財產、是祖宗積下的基業”,是“中華歷史之延伸、龍種之榮耀、族魂之象征”。中韓建交前夕,台灣當局怕落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手中,想以4.6億美元的價格賣掉館舍。風聞此消息的韓華無不義憤填膺,無論是在韓國本地的韓華還是美國的韓華僑社紛紛發起了“護館保產”運動。韓華的立場是:堅決反對台灣當局變賣使館,對使館土地不以政治立場視之,乃以中華民族廣義角度視之,視該產是中國領土一部分,永為中國所有。有斯土就有韓華,無斯土就無韓華。他們同時致電給台海兩岸政府或當局,並向全球的華人表達了上述態度。國內《人民日報》的海外版曾發表文章肯定了韓華此愛國之舉。最后,無論是按照國際法還是當時形勢,在處理館產問題上,韓國政府都不敢得罪中國政府,台灣當局也不敢得罪韓國華僑,從而致使他們的“敗家子行動”陰謀最終破產。韓華們做了一件上對得起中華民族,下對得起列祖列宗的大事。

韓華們近些日子關心的是兩岸的局勢,由衷地為兩岸和平祈禱,可以說100%希望泛藍軍勝出這次台灣選舉。他們認為,五十多年前國、共聯手打跑了日本人,如果當時兄弟攜手建國就不會有今日台獨分子的叫囂。大陸人、台灣人都是自己的同胞,共產黨、國民黨也都是自家人,他們之間的黨爭也只是兄弟打架,有什麼問題不好協商解決。如果蔣家父子大度一點,早點與大陸接觸,哪會有今天台灣可能分裂出去的危險。如果中國這一百多年都是像近二十多年一樣專心搞經濟,中國人地位不知比現在高多少。我們華僑真的希望別再兄弟相殘了,外國人尤其是我們的近鄰等著看我們的笑話呢,他們包藏著禍心,表面表示中國穩定好,其實無不抱著幸災樂禍的心理看待台海局勢。聽了這些韓華們發自肺腑的話,我深有感慨,也許離家的路越遠,愛國心越重,隻有中國人(無論他身處世界哪個角落)才盼中國好。

我同事華僑W教授曾深有感慨地說:“我們華僑尤其是台灣來的華僑簡直是‘棄兒’,韓國說我們是中國人,中國則認為我們出生在韓國,應是韓國人。還又總被人問是大陸人還是台灣人。身份上找不到認同感。真是生的不親,養的不愛。可我們認為自己是道道地地的中國人,龍的傳人,血管裡流的是炎黃子孫的血。我們在家裡都教孩子認方塊字說中國話,但無語言環境,難以吸收繼承中國文化。我們這些年近花甲的華僑很少有加入韓國籍的。我們打心裡盼望中國強大。無論是大陸人還是台灣人,都是中國人,我們都視他為親人。”說著說著,就老淚縱橫。每當我們對他的幫助表示謝意時,他就頗為生氣,說我們太把他當外人看了。我告訴他,國內經濟學界對海外華僑的貢獻評價甚高。有篇文章曾分析比較過中國與前蘇聯改革成敗原因,認為如舍去其他因素,中國海外5000萬華僑對國內的支持——直接投資,是中國改革所以成功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因素。聽了我的介紹,W覺得挺寬慰。

願韓華悲情不再

1992年8月24日中韓建交。十多年來,兩國經濟、政治、文化交流突飛猛進。現在中國已經成為韓國最大的經濟伙伴國:1992年兩國貿易額不足50億美元,2003年,達500多億,擴大了十倍。2003年,韓國對外直接投資的77%投往中國大陸,中國是他們的最大的投資對象國。對韓國經濟來說,離開了中國這個生死攸關的市場,后果難以設想。正應了那句“形勢比人強”的話,韓國上下格外重視發展同中國的各方面的關系。包括大大改善了對韓華的態度。歸化入籍、就業、置產等多年來令韓華們痛心疾首的一系列問題都有了不同程度的鬆動。有些城市首長甚至找韓華僑領們商量興建唐人街問題。我聽到韓華們發出肺腑的話:“祖國與華僑唇齒相依,息息相關。”我覺得這些老一輩的華僑對中華民族、祖國的認同感非常強,而這些華僑對二十多年來國內的改革開放是打心眼裡擁護的,我就聽到不止一人說過:“是鄧小平讓我們華僑硬氣起來的。”
  我要由衷地祝福他們:韓華同胞,25年的改革已經使我們的祖國空前強大,你們可以理所當然地挺胸抬頭,願悲情不再伴隨你們!

(來源:《炎黃春秋》,2004年第7期)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