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華僑華人研究>>僑史刊物
【分析探討】試析二戰以后非洲華人宗教意識的變遷與融合
2017年11月27日14:10  來源:中國僑聯

作者:李安山,男,多倫多大學博士,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北京大學非洲研究中心主任。

本文選自《華僑華人歷史研究》2017年第3期,注釋從略。

近年來,隨著非洲華僑華人的不斷增長,對這一主題的研究也不斷增加,甚至摻雜了政治話語的因素。研究的重點大致可分為兩類:南非華工的相關議題和非洲華僑華人的現實問題。有關南非華工的議題主要涉及不同省份招募的勞工、華僑華工與印度僑民僑工的比較、以及相關的政策及其影響。個別論及非洲華僑對抗日戰爭的貢獻。有關非洲華僑華人現實的研究主要涉及其生存與適應。如何處理內部關系和外部族群關系,如何在保持差異性的同時融入當地社會,這些都是新移民面對的問題。此外,李新烽對非洲華僑華人人數進行了較為系統的綜合﹔李鵬濤和翟珣梳理了贊比亞華僑的困境。石滄金分析了毛裡求斯華人發展面臨的問題﹔徐薇實地調研了博茨瓦納華僑華人的困境與挑戰﹔沈曉雷通過在津巴布韋調研分析了當地新移民的處境。國際學術界的研究也有進展,賈漢等人的合著探討了華人在非洲的作用,弗倫奇的著作將非洲華人與中國在非洲的擴張聯系起來。


目前,對非洲華人宗教信仰的研究極少。國內的研究除了個別著作和論文稍有提及外,基本沒有研究。留尼汪的黃素珍出版了關於關帝的著作,其中涉及非洲部分。國際學術界的著述對這一內容偶而提及,但少有專門研究。本文使用非洲當地報刊和相關資料,分析了非洲華人的精神生活及皈依宗教的原因。筆者認為,華人皈依天主教/ 基督教的主要原因有教會的設立、華人神父的努力、克裡奧爾家庭、實用主義的需求以及歧視政策等。非洲華人中也有其他信仰者,各種不同信仰存在著融合的現象。


一、天主教/ 基督教的皈依及其原由


二戰以后,特別是20 世紀50 年代以后,皈依天主教/ 基督教成為非洲華人社區的一種趨勢。雖然華人保留了自己的文化傳統和宗教習慣,在人生的各種主要關頭仍以中國傳統宗教為主要祭祀方式,但相當多的華人,特別是華裔,逐漸皈依了天主教。值得注意的是,天主教在毛裡求斯和留尼汪盛行的主要原因與原有的殖民地文化有密切關系。留尼汪在1946 年成為法國海外省,法國的文化影響力不言而喻。毛裡求斯從1715 年到1810 年是法國殖民地,拿破侖戰敗后將該島割讓給英國人。英國在接手時承諾,保護島上法國人的既得利益和文化傳統,天主教可以自由傳教。該政策使毛裡求斯深受法國宗教文化影響。兩個地方的華人主要信奉天主教。


(一)華人天主教/ 基督教徒人數的增長


1. 毛裡求斯

華人接受基督教是逐步的,並帶有強烈的實用主義色彩。20 世紀50 年代是華人皈依天主教最多的時期。1954 年起,毛裡求斯各地不時有20~30 多人的群體受洗。 1956 年,華人基督徒發起組織華人聖公會,該會於4 月15 日成立,並選出了毛裡求斯華人聖公會第一屆董事暨新任職員,由古崇鑫任會長,吳相光、吳伯良任副會長。此外,華人聖公會還設有中文秘書、西文秘書、總務、司庫、交際、稽查等職位。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到20 世紀50 年代末,毛裡求斯的華人數量增加了一倍,天主教徒則增加了三倍。



表1 可見,1944 年,隻有不到四分之一的華人信奉天主教,而到1952 年,17,850 位華人中已有7,974 人皈依了天主教,達到總數的44%﹔到1956 年,信奉天主教的華人已佔華人總數的58%﹔從1956 年到1960 年,華人人數增加了約3000 人,華人天主教徒也增加了約1300 人,佔華人總數的56%。這一皈依潮流在其他非洲國家幾乎同一時期出現。


2. 留尼汪與馬達加斯加

在留尼汪,80% 的華人信奉天主教,本地的華裔一般出生后就接受洗禮。雖然早在19 世紀就有華人皈依天主教,但大規模皈依則歸功於1951 年抵達的法國神父桑懷仁。他曾在重慶傳教,新中國成立后,在香港探知留尼汪有很多華僑,便向羅馬教宗申請到留尼汪傳教。他到達后,得知此地華僑不懂國語,便與中華商會商量辦中法學校。他通過與學生的關系傳教,效果甚佳。馬達加斯加的情況相類似。1953 年,一些被中國政府驅逐的法國傳教士在塔馬塔夫建立華語學校—“華人天主教中心”。1968 年,該校的500 個學生中大部分是中馬混血兒。一位廣東籍天主教神父得到巴黎國外布道團資助,“在轉變這些華人學生和混血兒青年學生的宗教信仰方面成就卓著”,他們創辦了《華人天主教之音》。天主教在青年中發展很快。相關調研發現,當時,24 個華人中30 歲以上的有2人信天主教,30 歲以下的華人多信奉天主教。


3. 南非及其他國家

南非華人教會較早的有約堡中華浸禮教會(The Chinese Baptist Church of Johannesburg,1952)、約堡中華天主教公會(The Catholic Chinese Association of Johannesburg,1961)、約堡中華上帝大會(The Chinese Association of God,Johannesburg,1976)、約翰內斯堡中華基督教團契(The ChineseChristian Fellowship of Johannesburg,1973)和伊麗莎白港中華天主教公會(The Port Elizabeth CatholicChinese Association,1976)。1976 —1977 年的研究表明,被採訪的南非華人中,60.9% 稱自己信教。其中,29.4% 的男性和31.5% 的女性信仰英國國教,23.5% 的男性和25.9% 的女性信仰羅馬天主教,4.1% 的男性和2.5% 的女性屬於浸禮會。少數受訪者信奉儒教或佛教,或是屬於使徒信心會教會(Apostolic Faith Mission Church)。另一項1970 年的研究表明,信奉羅馬天主教的華人人數要多得多(見表2)。



非洲的中國新移民開始信仰天主教/ 基督教的日益增多,也是一種現象。在尼日利亞和加納,有的華人參加各種宗教課程,希望了解基督教教義。加納的一位華人談到她的朋友都是在所屬教會裡認識的。當然,這種活動也是這些新移民進行社交的好機會。他們每周見一次面,談論人生、信仰和理想,有時聚餐﹔周日一起去教堂做禮拜。博茨瓦納及其他國家也有信徒。


(二)華人皈依天主教/ 基督教的原因


一般而言,除了早期處於困境的契約華工為求得心靈的安慰而皈依基督教或天主教外,華人信奉與自身文化毫無聯系的天主教/ 基督教都存在某些其他的因素。20 世紀50 年代出現的這一趨勢,除了由於政治因素使華人返回中國的希望破滅外,主要受到五種因素的影響:天主教會的設立、華人神父的努力、克裡奧家庭、實用主義及種族歧視。


1. 華人教會的設立

華人教會的設立是20 世紀50 年代以后華人大量皈依天主教的重要原因。在毛裡求斯,瓊·馬吉奧特(Mgr Jean Margeot)神父創立了天主教華人教會,使很多華人便於接受。毛裡求斯各地天主教會為華僑天主教徒提供方便。1956 年3 月9 日,羅斯希爾蒙瑪修女院院長同意,此后每周星期日上午華人天主教徒可到教堂舉行彌撒。華人天主教會專為此事發布啟事。毛裡求斯華人中天主教徒較多,各種與聖主相關的活動比較活躍。從1956 年開始,華人天主教每年舉辦“復原經主日儀式”。



由於華人新教徒增多,教會專門另派人前來照應,包括范·德爾·瓦爾(Van Der Valle)神父和瑪麗·諾爾(Mary Knoll)修女。1980 年初,毛島三分之二的華人信奉天主教。2016 年,毛裡求斯華人中有由謝海倫(Helene Fon Sing)負責的華人天主教會(Mission Catholique Chinoise)和田琪錦(Stephen Tin)負責的華人基督教會(Chinese Christian Fellowship)。


2. 華人神父的努力

20 世紀50 年代抵達非洲的華人天主教神父進一步推動了天主教在華人社會的傳播。1954 年,張神父(Jean Chang)和吳時春(Paul Wu)神父來到毛裡求斯,接下來,岳保羅(Paul Yueh)神父和陳保羅(Paul Chen)神父也分別於1955 年和1957 年抵達毛裡求斯。這些神父的到來助推了毛裡求斯華人天主教的皈依。吳時春神父在中文報紙上用中文談天主教教義:“朋友:‘什麼是宗教信仰,真宗教究竟在哪裡?’這是許多急待解答的問題,你也願意知道它們的答案嗎?毫不費事,隻要你給我們寄來你的姓名與地址,我們就會按期免費寄給你三拾余課天主教義函授講義,藉此講義,你雖靜居家中,即可以對天主教有正確的認識,講義有中文的,也有英文的,任你選擇。宗教信仰是你自己的切身問題,完全由你作主,並不會有人催促或強迫你信奉天主教,除非你自己願意。如果教友願意請我們的講義,也是拾分歡迎的,但我們更希望他們在教外人前,盡一分宣傳之力。


在留尼汪,除了桑懷仁神父外,兩位中國神父郭阜和藍秉和於1954 年4 月15 日抵達該島。他們在短期內學會了廣東話和客家話,被派到南北兩區負責對華僑的傳教。在馬達加斯加,巴黎(天主教)國外布道團在30 歲以下的華人中積極開展工作,成績顯著,其中7 人信奉天主教。留學台灣的22 位馬達加斯加華裔學生中,有13 位信奉天主教。一位來自塔馬塔夫的27 歲青年說:“30 歲以下的大多數華人之所以信奉天主教,要歸功於神父的到來。”


3. 克裡奧爾(混血)家庭因素

老華僑信天主教/ 基督教的很少,但其子女生下來便受洗禮者較多。混血家庭在毛裡求斯、留尼汪和馬達加斯加十分普遍,其產生有歷史、經濟、社會、生理和政治等方面的原因。以馬島為例,2004 年,該島有華人5 萬人,混血華裔達30 萬人。馬達加斯加早期華人與當地女子結合產生的混血華裔認父系血緣。這些混血華裔父系多是順德或南海人,母系是馬爾加什人或克裡奧爾人。這些混血華裔都認為自己是中國人。


在這些家庭裡,馬爾加什或克裡奧爾婦女極力推動家庭成員,特別是孩子接受天主教洗禮。由於當地早已在天主教傳播范圍之內,信奉天主教是女方家庭的生活習慣。對善於入鄉隨俗的華人而言,入教為合情合理之事。這種循序漸進的方式,使得一些華人家庭慢慢接受了天主教。斯諾記載了馬達加斯加華人與其當地妻子合葬的事例。筆者2016 年11 月在留尼汪做調研時,也在聖但尼公墓發現不少華人與當地妻子合葬的墓。應該說,這種婚姻不僅加強了華人與當地文化的融合過程,而且促使皈依天主教或基督教的華人日益增多。


4. 實用主義的需要

實用主義,主要指社會資本的培植和孩子上學的需要。根據天主教習慣,孩子受洗禮須有教父、教母。教父、教母一般是有社會地位的人,如行政官員、法官、警官、律師、醫生等,華人當然願意有這樣的社會關系。不少華人在經營時認識了一些當地有身份的天主教徒,便請他們當自己子女的教父,因為這種社會關系有利於其在社會上立足,同時也形成了相對固定的消費群體。反過來,那些教父教母也願意同有一定經濟力量的華商建立較為密切的聯系,這對他們肯定有好處。這種對雙方有利的社會資本逐漸形成一種關系網。


華人最初皈依天主教或基督教的主要原因,是孩子可以上教會學校,接受正規教育。但這點在毛裡求斯和留尼汪等地並不明顯。劉新粦曾提到自己在毛裡求斯“讀番書”(指到政府辦的學校或天主教資助的學校學習)的情況。然而,對於20 世紀50 年代根據中國局勢選擇留在南非的華人而言,這點很重要。種族歧視政策禁止華人子女進入白人學校,而教會學校卻往往歡迎移民兒童。從20 世紀30 年代起,一些教會學校便開始向華僑開放。教會小學招收學生的條件是學生或家長屬於本教派。隨著新一代華人開始皈依天主教和基督教,各種宗教組織也開始在華人中出現,例如1952 年成立的約翰內斯堡基督教華人浸禮會(The Chinese Baprist Church)、1973 年成立的約翰內斯堡華人基督教聯誼會(Johannesburg Chinese Christian Fellowship)和伊麗莎白港天主教華人協會(Port ElizabethCatholic Chinese Association)等。


5. 當地的歧視政策

當地國家(地區)的相關政策對華人有直接影響。當時,非洲地區多為英、法殖民地,對華人(或亞洲人)有各種歧視政策。這樣,加入基督教/ 天主教成為逃避歧視、尋求庇護的一種途徑。20世紀50 年代初所發生的歧視事件,使得大量華人子女皈依基督教。“由於1953 年法律的限制,教會的老師隻好把土著學生遷進由政府控制的學校,這樣就可專心教育亞洲兒童(不能進入白人學校)。華人抓住這個天賜良機,建立了學校和大學,並請傳教士任領導。傳教士不僅從事教學活動,也進行傳教,結果使大批華人皈依基督教。”華人之所以信教,主要是希望他們受過洗禮的孩子可以免受種族隔離政策的傷害。不過,這種實用主義也引發一些華人的反感,有華人受訪者明確表達了對那些聲稱信教的華人的厭惡。當然,華人天主教神父對宗教目的有更深的理解。南非華人吳神父(Father Ignatius Ou)曾經在華人的天主教通訊上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作為基督徒,我們的目標,不應該是尋求使我們比弱於自己的群體更接近上帝,而是追求平等的地位,同時,堅持我們的華人認同,並促進我們引以為豪、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 我們的目標,不應該是維護獨立發展和歧視的理想,而是為所有南非公民最基本的平等權利而奮斗。”


二、傳統文化和宗教的保留


非洲華人一方面逐漸皈依基督教/ 天主教,另一方面仍然保留著中國人長期形成的傳統文化與宗教習俗,如,在日常生活中遵循儒家傳統習俗,每年舉行與關帝、玉皇大帝、媽祖等相關的祭祀儀式,信奉佛教的宗教規則,甚至傳播與星象學相關的知識。


(一)儒者?儒家?儒教?


華人的傳統信仰似乎是一種綜合的人生哲學。當華人被問及其宗教信仰或教派時,他們往往會回答是“儒者”(Confucian)。這對中國文化圈以外的人特別是西方人而言,就是“儒教”,其實不然。西方人認為,孔子學說,即我們所說的儒學,既含有偶像崇拜,也有對“仁”和神秘的自然力量(比如“天命”)的信仰,還有自己的學說。更重要的是,它的傳播范圍遠及全世界多個國家,這樣的信仰(或思想)正是宗教的本質。因此,西方人認為,儒學就是宗教。中國人的認識並不一樣。儒學和中國其他哲學流派在本質上不相信超自然力。雖然儒學有時對超自然力的表述含糊其詞,如對“天命”的表述,但這是一種比喻,而且儒學從根本上反對超自然力。孔子提倡的是一種人生哲學或行為方式,關注的是人倫關系,與宗教中共通的因素(天、神)並無直接聯系,故有“子不語怪力亂神”之說。


(二)傳統信仰:對關帝、玉皇大帝和媽祖的崇拜


華人信奉的關帝、玉皇大帝或媽祖等神靈,並不可以隨意歸類為某種宗教,這些只是華人長期形成的信仰和習俗,有時是多種宗教信仰的糅合。這些神靈的生日也都有“寶誕”慶典。例如,公歷1962 年2 月13 日(農歷壬寅年正月初九日)為玉皇大帝千秋寶誕。毛裡求斯天壇董事會定於2月12 日晚十時舉行祝壽大典,“務希善男信女屆時踴躍賁臨”。留尼汪華人多信奉天主教,但傳統信仰對華人仍有相當的影響力。其中,華人對關帝廟的崇拜最為明顯。在聖但尼有三座關帝廟,在聖皮埃爾還有一座。“絕大部分中國籍的留尼汪人是天主教徒。不過,中國祖傳的宗教信仰及一些做法,佛教和道教,並未因此而完全消失。在誕辰、訂婚、婚禮、去世等場合都還要沿襲傳統的習俗。……現在,不征詢關帝就作出重大決定的情況依然是少有的。聖皮埃爾有一座關帝廟,比聖但尼的要大些、新些。與聖但尼的關帝廟不同的是,中國籍的留尼汪人也尊重財神爺。在留尼汪,關帝不是中國人唯一信奉的主要的神。在聖皮埃爾,有個姐妹社團崇拜的是於1955 年建造的一座修道院裡的慈悲女神—觀音菩薩。”毛裡求斯路易港的關帝廟裡供奉著其他神祀。媽祖崇拜持續至今。目前,毛裡求斯的天后宮裡供奉著媽祖,每年媽祖寶誕農歷三月二十三日前后定期舉辦相應祭祀活動。


有的學者在描述毛裡求斯華人的宗教時也注意到,“在中國盛行的這些宗教和思想不需要神職人員、沒有教典、也不必在寺院中舉辦牧師主持的儀式。每個人都根據自己的感情、信念和良心而祈禱行事。神靈往往都是由世俗英雄或人物演變而來,例如關帝、觀音和佛陀。他們教人向善,引導人們與自然和諧相處。”這種理解有其道理。華人宗教與西方宗教有不少區別。其一,這種宗教沒有基督教/ 天主教那樣的固定神職人員。其二,中國的宗教沒有教典與固定的儀式。其三,中國的宗教依靠的是個人的信仰、虔誠和良心。其四,中國宗教中的人與神存在相通性,即華人崇拜的神靈是由世俗英雄演變而來。其五,中國宗教提倡的是人與自然的和諧,是人與人的和睦相處。


(三)中國寺廟的重建與擴展


雖然信奉天主教/ 基督教的華人日益增多,但中國傳統的宗教和習慣仍在華人中盛行。中國傳統宗教祭祀場所得以翻修、擴建或重建。20 世紀70 年代,毛裡求斯南順會館對原始木石結構的關帝廟進行翻修。新的混凝土結構的關帝廟於1980 年11 月正式修建落成。這座有著百年歷史的關帝廟加固了原有的古老石牆並保留了原始的雕刻精美的木質佛像。會館成員如遇出喪,葬禮后由逝者長子或嫡親手持焚香從墓地前往關帝廟,將焚香插入香爐。親朋好友以后便可在關帝廟為逝者祭拜。天后廟供奉著守護海上安全的女神,人們在此為出海的人求平安。毛裡求斯另一座關帝廟稱為“波累市海唇關帝廟”,這是毛裡求斯華人鼻祖陸才新先生最早建立的關帝廟。其會長仍沿用輪流執政的傳統辦法,專門成立了董事會(Society Cohan Tai Biou Pagoda),其董事在三個華人社區中平均分配。



2016 年11 月,筆者在毛裡求斯訪問期間,專程去拜訪了這一關帝廟。當時,這一關帝廟正在大修之中,氣勢更加宏偉。留尼汪華人對中國傳統文化非常重視。目前,他們正在重建一座大的關帝廟,專程派人到中國咨詢並請中國專家參與設計和施工,還從中國進口建筑關帝廟所需要的重要材料。目前,這一佔地450 平米的大型建筑正在施工之中,整個園區佔地達3 萬平米。塞舌爾的華人也建立了一座關帝廟。對於這種擴建是否為中國傳統宗教在海外的振興跡象,仍有待觀察。無疑,這是一種傳統與現代的結合。


(四)中華文化因素與宗教的融合


在非洲,中華文化因素得以保存和發揚,除了非洲人開始熟悉的中國文字、中醫藥、中國傳統習俗(春節與端午節等)外,中國的烹飪、武術、京劇、繪畫、舞蹈、建筑、服飾等,在華人社區都得到保留和傳承。中華文化中的一些傳統理念也通過華人開始在非洲傳播,如敬老尊賢,勤勞節儉,樂於助人等。更有意思的是,一些在中國開始消失的文化現象在非洲卻得以傳承,最突出的是毛裡求斯華人中盛行的星相學。


吳倓奎(Charles Ng Cheng Hin)在毛裡求斯完成小學教育,在倫敦經濟與政治學院的專業是財務與金融專業。他閱歷豐富,獲得諸多榮譽,對星相學情有獨鐘。當記者問他:“什麼因素使得中國的星相學能夠在毛裡求斯的華人聯盟中如此昌興呢?”他的回答頗有哲理。第一,華人的吃苦耐勞精神與毛裡求斯的成就關系密切。沒有華人的勤勞,毛裡求斯經濟不可能取得飛速增長。第二,毛裡求斯華人非常重視子女的教育,並且一貫秉承儒家思想(有遠見、有可持續發展的價值觀),這是他們經濟上取得成功的訣竅。第三,華人會為自己的未來、財富和事業上卜卦祈福,尤其是在春節期間。他們堅信,虔誠的祈福,會讓辛勤勞作有所回報。“對於我們而言,中國星象佔卜更像是一個羅盤,指引著我們實現夢想!如果我們還想看到毛裡求斯未來的經濟再次創造奇跡實現質的飛越,那麼,這絕對離不開中國、華人群體、毛裡求斯人民的共同支持。”換言之,華人的成功與他們的信仰有必然聯系。


三、佛教在非洲


佛教隨著華人在非洲定居即開始在非洲傳播。長期以來,佛教在華人中一直有所表現,如崇拜佛祖和敬重觀音。20 世紀70 年代在南非的調查表明,當地華人中仍然有佛教徒。毛裡求斯每年仍然有佛教慶典,並保持著一些佛教的傳統習俗。例如,1956 年5 月17 日的報紙記載,當日普濟寺為佛祖釋迦牟尼2500 周年寶誕之辰(陰歷四月初八)舉辦隆重紀念慶典,在白天的儀式完成后,晚上的慶典不僅張燈結彩,還聘請國樂研究社參加演奏以及野草青年會之金獅隊表演舞獅,晚上還放映新影片。最有意思的是,當時金獅表演觀眾太多,十分擁擠,很多人想看而未有機會觀賞,要求再次表演。於是,舉辦方決定當日下午四時在普濟寺再次表演舞獅。


(一)一位南非白人70 年前的預言


在留尼汪的聖皮埃爾,一個姐妹社團對1955 年建造的一座修道院裡的觀音菩薩特別崇拜。“傳說觀音是同情人的女神。她的女性形象突出地表現出她的善良與溫柔。觀音來源於佛教,無疑,她在印度是最受敬重的菩薩。為了把人類從謬誤的禍害中拯救出來,觀音菩薩准備採取各種想象不到的辦法。在聖皮埃爾的觀音堂裡,觀音菩薩和藹可親地、微笑地坐在睡蓮上,這象征著純潔。”在觀音菩薩生日,即中國陰歷年的四月初四,來觀音堂朝拜的人最多。實際上,在非洲其他地方,拜觀音菩薩是一種較為普遍的習俗。不少華人家裡曾經專門供奉觀音菩薩,女人拜觀音主要是求多子多福。


當慧禮法師1992 年來到南非后,一位白人送給他一本書,書名叫《先知的話》(Words ofProphet)。這本書收錄了諸位西方先知的預言。書中有一位名叫舍爾·凡·倫斯貝克的預言家,他在1920 年就預言道:“70 年后,將有東方人在布朗克赫斯普魯特市蓋起異教寺廟。”當初,慧禮法師對這一預言不以為然,因為他並不知道自己是否能蓋起這座廟宇。“這一路走來,我們集合了很多的善心人士,很多的有緣之人,我們把共同的理想講出來,他們願意捐獻,就把它建起來,這不是我一個人做的。”佛教的引進確實是南非近年來發生的一件大事。這些年來,佛教不僅在南非生根開花,還傳到了非洲其他國家。


(二)南非佛教的非洲弟子


1993 年10 月17 日,國際佛光會在台北舉行第二屆世界會員大會時,中部非洲剛果代表團學者古昂巴(Govamba)、熱內(Rene)、比庫阿(Bikoua)、奧科尼亞(Okogna)、基芒古(Kimangou)等五人在會中以標准、流利的普通話表達他們的心聲:“我們來自非洲西部的剛果,非洲因為缺乏佛光普照,所以一直被稱為黑暗大陸,但在總會長星雲大師‘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的理念引導下,佛法來到了非洲,非洲已不再黑暗,我們也很幸運地成為佛陀的弟子。佛教是最后傳入非洲的宗教,但卻是我們黑人最重要的宗教,大家都知道黑人族群普遍受到壓抑和歧視,所以佛法來到非洲,就像是一盞明燈照亮暗室…… 。”后來,這五位剛果人留在佛光山正式受持三皈五戒,研習大乘佛教,返國之后,組織剛果佛光協會。他們懷著犧牲奉獻的精神,發願擔當非洲佛教的拓荒者,將佛教的自由、民主、平等、尊重、包容及和諧帶回祖國,以身教影響別人,然后再以教育感化全民,將非洲變成一個有佛法、有和平的地方。此外,在南部非洲的斯威士蘭、萊索托也出現了佛學會或僧人。


自非洲佛學院於1994 年開辦以來,已培養了數百名黑人學僧。目前,南華寺可謂眾僧雲集,百口頌經。袁南生大使饒有興趣地說:“走進南華寺,既可以看到黃皮膚的華裔和尚,也可以看到黑皮膚的當地和尚,還可以看到白皮膚的白人和尚,也許隻有在南非才會看到黑、白、黃三色皮膚的佛門中人同聚一個廟宇的奇特景象。當聽到三種膚色的僧人用中文齊聲說‘阿彌陀佛’,你心中的佛性是否會得到更多的啟迪?”


(三)佛教在非洲的廣泛傳播


在博茨瓦納,也蓋起了佛教寺廟。2016 年7 月3 日,博茨瓦納博華寺大雄寶殿隆重舉行落成開光慶典法會。賢雙法師表達了來到博茨瓦納后的歡喜心情,還傳達了佛教傳播非洲的意義:“佛教傳播非洲不僅是因緣際會,是歷史使命,也是時代責任。全球化時代的來臨,把地球上的不同國家、不同文明、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們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佛教的慈悲和智慧,將給世界更多國家和地區的人民帶來心靈的啟迪和生命的安頓。他們將努力踐行恩師學誠大和尚的菩提大願,讓有二千多年悠久歷史的中國漢傳佛教,能夠利益更多更廣的善男信女,在非洲成就佛教道場,為中非友誼,貢獻佛教力量。此外,將牢記鄭竹強大使的叮囑,讓佛教本土化,將博華寺發展成為凝聚、維系僑胞的信仰和情感歸屬的中國文化載體,開展慈善事業的基地,海內外宗教交流的平台,更要做未來非洲佛教文化的傳播中心。”


目前,坦桑尼亞的佛教廟宇也在籌備之中。佛教正在為非洲多元文化的百花園增添一朵奇葩,這種以慈悲為懷的隨緣濟世的宗教,正在非洲大陸普渡眾生。


毛裡求斯的華人報刊《周末報》上刊登的一篇題為《毛裡求斯華人簡史》的專題文章揭示了當地華人在宗教方面的“混合論”:“坐落在波冰尼西街的誠正佛堂(Shen Chen,1951 年),使人驚訝的是它的信徒們所奉行諸說混合論,他們所信奉的東西,同時來自羅馬天主教、道教和佛教。天主教化的因素似乎使信徒們信奉在新的聯合中把上帝和人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也就是天主和天父所體現的神與人的一致。這種因素也反映在某些外表的做法,如在念三藏經時,或在葬禮舉行時敲鐘。此外,還有許多道教的做法,如,焚燒代表錢的紙﹔選擇吉日六舉行婚禮和葬禮﹔確定在墓穴中擺放尸體的位置﹔相面、算命(根據一個人的面貌特征判斷其性格和命運),等等。孔子也受到極大的尊重。這個廟宣傳孝道(這是孔子禮教的試金石)、仁愛(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和忠(尊重國家)。至於誠正堂所信奉的佛教教義,似乎比普濟寺所信奉的還要嚴格。齋戒的范圍更廣,它不僅包括肉、酒、魚、蛋,而且還包括蔥、蒜。廟庵裡的女修行過生日。一些出家的尼姑,他們保持貞節,不婚,但不穿法衣。”


四、結論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提出以下結論。


首先,非洲華人的多種宗教信仰同時並存。這些信仰不僅沒有產生沖突,反而互相滲透。華人雖然在信仰上有所取舍—天主教、基督教、佛教、儒教、關帝或媽祖崇拜,但在處事方式上卻融會貫通。多種宗教的融合有各種表現。所有華人天主教/ 基督教徒均嚴格執行教義和規矩,但仍按鄉規慣例舉辦傳統宗教慶典與祖先拜祭。虔誠的天主教徒/ 基督教徒不僅參與每年關帝廟的例行儀式,還親自主持關帝廟的慶典活動和擴建工程。他們會定期到教堂去做禮拜,結婚儀式或葬禮均在某種程度上按宗教方式進行,但仍堅持中國傳統信仰和文化習俗,如對關帝、玉帝、媽祖或土地神的崇拜,或祖先祭祀和忠愛孝悌等文化傳統。


第二,宗教信仰與文化價值觀相通甚至等同是華人信仰的一個特點。華人中的宗教信仰和文化價值觀的區分並不嚴格,兩者互相融合的情況有各種表現。宗教信仰與價值觀可以等同的現象十分明顯。留尼汪聖但尼的利涉堂、世昌堂、新隆旅館及各市鎮的華人俱樂部都供奉著關帝,聖皮埃爾的關帝廟每逢神誕香火旺盛。一方面,關帝成為華人的神聖偶像,在寺廟中享受著人們的頂禮膜拜。另一方面,關帝是將“忠”、“信”、“義”、“勇”集於一身的英雄,這些品質也是人們生活中所敬仰的,也凝聚為中華民族文化價值觀的一部分。宗教和文化價值觀在這裡合二為一。這種融合使華人在信仰、禮俗和行為上表現出某種雜糅性。


第三,這種雜糅性不僅在華人的宗教信仰上表現出來,在外人的理解上也可以體現。春節本來是中國農歷的新年,是華人的傳統節日,以表達中華民族團圓、和諧和歡樂的氣氛。春節的祝福成為中華民族集體人格的體現,希望每個人都能快快樂樂、平平安安,與家人、親友、鄰居、同事保持和諧,這是社會和諧的基礎。然而,春節包含著諸多文化符號,諸如人們對先人的祭祀,春節裡食物、禮品、行為方式、節日禁忌,某天做某事的規定等,華人對家庭團聚那種類似宗教般的迷戀,他們對春節的重視程度超出了一般人過節的概念,加上整個民族的統一行動,這些強烈的文化因素使外人將春節歸於宗教。


文化認同無疑是華人在宗教信仰中必須注意的重要因素。因而,華人自成一體的生活方式、對中國傳統的依戀,甚至一種保存中國文化的使命感,中國人這種大家庭的身份認同以及對祖先的尊重等文化習俗,是華人宗教信仰與文化價值觀交匯與融合的根本原因。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