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華僑華人研究>>學會工作
僑史研究動態專報第65期
2015年12月29日16:21  來源:中國僑聯

《僑務政策法規問答》出版發行

   11月5日,由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僑務干部學校編著的僑務干部教育培訓叢書之一《僑務政策法規問答》,近日由世界知識出版社出版發行。

   《僑務政策法規問答》圍繞涉僑法律法規、身份認定、出入境管理、民生保障、引資引智、涉僑教育、涉僑捐贈、華僑農場等方面內容,設計問題並分別解答,編排形式方便查詢、簡便實用。書后附僑務政策法規名目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境入境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實施辦法》供讀者查閱。

該書有利於僑務干部和有關部門增進對僑務政策法規知識的了解和掌握,提高其實際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切實維護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的合法權益﹔亦有助於華僑華人和歸僑僑眷了解僑務政策法規內容,維護自身權益。

暨南大學國際關系學院/華僑華人研究院

舉辦“中國與印尼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機遇與挑戰”國際學術研討會

  2015年是中國-印尼建交65周年和萬隆會議召開60周年,為慶祝這一特殊的歷史年份,暨南大學國際關系學院/華僑華人研究院於於2015年11月7日成功舉辦了“中國與印尼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機遇與挑戰”國際學術研討會,以慶祝中國印尼建交65周年。暨南大學副校長饒敏出席研討會開幕式並代表學校致歡迎辭,印度尼西亞駐廣州總領事館總領事琇翡(Ratu Silvy Gayatri)出席並致辭。印尼國會議員萊拉(Laila Istiana)、廣州總領事館文化事務領事薄尤(Herbhayu A. Noerlambang)、暨南大學國際交流合作處處長蒲若茜、社科處處長潘啟亮,以及來自中國大陸、中國香港和印尼的30多位專家、學者參加了研討會。研討會開幕式由暨南大學國際關系學院/華僑院長張振江教授主持。

  饒敏副校長首先對印尼國會議員(Laila Istiana)和印尼駐廣州總領事(Ratu Silvy Gayatri)和與會專家學者表示熱烈歡迎,對研討會的順利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她指出:作為世界上兩個重要的發展中大國,中國和印尼雙邊關系的走向對本地區的穩定與發展至關重要。目前,兩國政治經濟關系處於歷史最好時期,面臨了很多發展機遇,這為兩國人民的友好交流與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大環境。2015年是中國-印尼建交65周年和萬隆會議召開60周年,也是印尼建國70周年,兩國政府已經通過舉辦多種形式活動來慶祝這個喜慶之年。暨南大學作為中國“華僑最高學府”和中國東南亞研究的學術重鎮,恰逢其時地舉辦本次研討會,回顧過去、展望未來,將有利於進一步推動中印尼關系的發展。希望在本次研討會上,來自中國和印尼的雙方學者能夠坦誠交流、深入討論、發表真知灼見,共同為推動中國-印尼雙邊關系的友好發展獻計獻策,做出新的貢獻。

  印度尼西亞駐廣州總領事館總領事琇翡在致辭中指出,目前,中國與印尼兩國政府和人民進行了多層次、高水平的合作,相互貿易、投資、旅游業、人文交流等領域發展快速。目前,兩國面臨著很多新的發展機遇,同時也存在著新的挑戰。今后,兩國需要推動更加緊密的合作,希望本次研討會能加深相互的理解和交流。

  本次研討會的召開得到了印尼駐廣州總領事館的大力支持。研討會主要討論了海洋強國戰略下的中國與印尼合作關系,包含四個方面的分議題:65年來中國與印尼關系的總體回顧與展望、中國與印尼的經濟合作、中國與印尼的人文交流、中國與印尼漁業合作及南海形勢分析。研討會上,來自中國和印尼的學者共同對每一個議題進行了深入討論和觀點交鋒,氣氛熱烈。研討會取得了圓滿成功,加深了學術交流和合作,並得到了與會專家學者一致肯定和好評。

斯坦福大學來粵調研鐵路華工史

五邑大學與其展開新合作

  11月15日,五邑大學舉辦“美國鐵路華工村落田野考古調查項目”啟動儀式。該項目是五邑大學中國僑鄉文化研究中心與美國斯坦福大學合作研究美國鐵路華工歷史的又一新進展,希望通過對比在美國和僑鄉江門兩個地方的研究成果,更好地還原歷史。

  150年前,來自江門的上萬名華工參與修筑橫跨美國東西部的太平洋鐵路,他們是完成這條鐵路基礎性工程的主力軍。然而,這些華人勞工從未得到過應有的重視,人們對他們的情況也所知甚少。為紀念這一重要歷史性事件,讓更多人知道這段歷史,兩校在今年年初簽署了合作協議,從考古學角度對華工修筑鐵路的歷史進行挖掘。來自斯坦福大學的專家表示,此次深入到僑鄉本土,主要是對華工出洋之前在家鄉的生活情況、生活環境進行考查,結合目前在美國已獲得的研究成果,對比中國僑鄉的發展歷史,更好地還原歷史情況。

  另據了解,五邑大學最早在2012年與斯坦福大學簽訂了關於華工研究項目的合作協議,現已有學者從文獻、村落建筑、家族史等方面進行研究。此次田野考古調查是雙方合作的又一新實踐,將以開平華僑村落倉東村為據點進行研究。五邑大學方面表示,這不僅是一次華僑史學上的合作,更希望在大眾層面引起美國華人社會與華工家鄉社會的重視,加強雙方的文化交流和紐帶作用。

僑研所派員參加“華僑華人與海上絲綢之路研討會”

  2015年11月27日-30日,由《福建華僑史》編撰委員會主辦,國務院僑辦僑務理論研究福建基地、福建省僑辦及華僑大學共同承辦的“華僑華人與海上絲綢之路研討會”在福建省廈門市華僑大學廈門校區舉行,來自中國、馬來西亞、加拿大等國家和地區的120余名學者參加研討會。

  在開幕式上,國務院僑辦政策法規司司長董傳杰在致辭中說,“一帶一路”建設涉及眾多的國家和地區,是一項巨大而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我們凝聚包括海外僑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的智慧,共同助力中國、僑胞住在國和地區經濟社會繁榮發展,實現互利共贏,打造各國命運共同體。隨后致辭的福建省僑辦主任楊輝認為,海外閩籍華僑華人在福建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的重大歷史使命中,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福建省社科聯黨組書記馮潮華在致辭中說,華僑華人是聯結中外的橋梁,也是融通中外的紐帶,加強華僑華人與上絲綢之路問題研究,有助於進一步發揮新時期華僑華人在推動中國與住在國關系的作用和優勢,也有助於深化海上絲綢之路歷史研究。《福建華僑史》編委會主編庄國土在致辭中介紹了福建省編修《福建華僑史》的原因、目的,指出海上絲綢之路是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生命線,福建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6000萬海外華僑華人是中國發展的重要動力之一,他們廣泛分布在絲綢之路沿線國家,他們在海上絲綢之路建設中將起到怎樣的作用,有賴與會專家學者的深入分析研究。華僑大學校長賈益民在致辭中表示華僑大學將通過海上絲綢之路研究平台,開展相關重大課題研究,為國家決策、共建海上絲綢之路戰略起到重要智庫作用。華僑大學副校長曾路主持開幕式。

  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是當今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部署。分布於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華僑華人約佔世界華僑華人總數的80%,他們與祖(籍)國血脈相連,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開拓者、助推者和建設者。此次研討會旨在探討華僑華人在海上絲綢之路建設過程中的歷史貢獻與現實作用,共收到學術論文80余篇,圍繞以下四個專題進行探討:“一帶一路”與僑務、“一帶一路”與沿線國家華僑華人、“一帶一路”戰略與中國周邊外交、海外華人移民與社會。中國華僑歷史學會副秘書長、中國華僑華人歷史研究所理論政策研究部主任巫秋玉提交論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中的希臘華僑華人新移民》參加第二專題的研討,並作為第二專題學者代表在閉幕式上作總結發言。巫秋玉論文分析了希臘華僑華人新移民的歷史發展之后,認為在中希兩國都明確表達願意在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倡議下加強合作的大背景下,隨著希臘移民政策的放寬,希臘華人新移民的移民模式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主要以經商開店鋪移居希臘的單一移民模式,有可能被打破而走向多元,即經商模式與投資模式並行,希臘華僑華人新移民社會的發展在這種新的契機中將呈現多元並進的時代。

  2014年7月18日,福建省委省政府正式啟動《福建華僑史》編撰工作,將系統、全面地總結梳理福建華僑移民海外、謀生、發展、融入、貢獻的歷史和規律,以彰顯福建人特色、彰顯福建精神、滿足海外華僑對鄉情的期待。此次研討會是編修工作的階段成果之一。

“華僑博物館與華僑華人研究”學術研討會在京舉行

  “在漫漫歷史長河中,華僑華人實現了從櫛風沐雨、自強不息,到落地生根、枝繁葉茂的華麗轉身。”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館長黃紀凱28日如是表示。

  由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與北京大學華僑華人研究中心共同舉辦的“華僑博物館與華僑華人研究”學術研討會暨2015年華僑博物館專業委員會年會11月28日至30日在京召開。70多位華僑歷史及文博專業的專家學者和20多位華僑博物館專業委員會的專家學者出席會議。

  開幕式上,黃紀凱指出,博物館的歷史已超過兩千年,博物館的社會角色已轉變為供社會公眾感知歷史、體驗文化的公共文化傳播機構。華僑博物館已成為全面保護、傳承華僑華人文化遺產積極有效的社會力量。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海內外華僑博物館、紀念館、展覽館等已有近五十家。”黃紀凱表示,華僑文博專家相聚在北京,就是為了探討、回答“如何以文博業的專業手段和力量全面有效地保護華僑遺產”“華僑文博機構如何參與、促進華僑華人在住在國的生存發展”“華僑文化遺產與華僑華人文化特點和傳承的相互關系”等問題。

北京大學華僑華人研究中心教授梁英明表示,近年來,華僑華人歷史文化相關博物館在海內外越來越受到各界人士的關心與支持,相關的華僑華人歷史文化研究也很受重視。經過數十年的籌辦,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建成,對華僑歷史的收藏與研究有深遠意義。

  他認為,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與北京大學華僑華人研究中心首次召開華僑博物館與華僑華人研究相關研討會,就是希望將華僑博物館的功能更好地發揮出來,更好地促進華僑歷史文化研究。

中山大學特聘教授陳志明和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教授陸健鬆分別作了《博物館、文化遺產與華僑華人研究》和《如何提升博物館的公共服務能力》主題演講。

  大會還將進行五個專題研討,包括:華僑博物館與華僑華人研究、華僑博物館研究、華僑文物研究、跨文化·展覽研究、華僑華人研究。

海內外學者匯聚廈門研討華僑華人與“一帶一路”建設

  11月28日,來自中國內地各高校、社科系統、學術機構和馬來西亞、加拿大等地區的海內外專家學者130余人,匯聚華僑大學廈門校區,研討華僑華人與“一帶一路”建設。

  由《福建華僑史》編撰委員會主辦,國務院僑辦僑務理論研究福建基地、福建省僑辦、華僑大學共同承辦、華僑大學華僑華人研究院和海上絲綢之路研究院協辦的“華僑華人與海上絲綢之路”研討會當天舉辦,國務院僑辦政法司司長董傳杰、福建省僑辦主任楊輝、福建省社科聯黨組書記馮潮華、《福建華僑史》主編庄國土、華僑大學校長賈益民、福建省僑聯副主席謝小健、《福建華僑史》副主編、華僑大學華僑華人研究院院長張禹東等蒞會。

  主辦機構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013年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大倡議,分布於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華僑華人約佔世界華僑華人總數的80%,他們與祖(籍)國血脈相連,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開拓者、助推者和建設者。為更好響應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構想,深入探討華僑華人在海上絲綢之路建設過程中的歷史貢獻與現實作用,特意舉辦這一學術研討會。

  董傳杰稱,“一帶一路”建設涉及眾多國家和地區,是一項巨大而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凝聚包括海外僑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的智慧和力量,為廣大海外僑胞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在絲綢之路沿線地區,特別是面向東南亞的海上絲綢之路,不僅與兩岸四地合作機制和中國東盟自貿區高度重疊,而且還聚居著4000多萬華僑華人,集中著一大批華商巨賈,是海外華商經濟最發達的地區。

  他表示,充分調動廣大華僑華人的優勢和積極性,引導他們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對促進他們自身事業發展,助力中國、僑胞住在國和地區經濟社會繁榮發展,實現互利多贏,打造各國利益命運體,可以大有作為。

  楊輝說,福建是著名的僑鄉,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起點和發祥地,不僅擁有眾多與“海絲”歷史關系密切的沿海港口,還有為“海絲”的繁榮興盛做出過重要貢獻的海外華僑華人。歷史上,無數閩籍華僑華人先賢漂洋過海,艱苦創業,成就了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輝煌。1580萬福建華僑華人中有80%左右分布在“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他們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先行者、見証者和實踐者。

  他認為,海外閩籍華僑華人經濟、科技實力雄厚,在福建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的重大歷史使命中,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何優化並開拓僑務資源,更好地發揮華僑華人在加強與“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互聯互通、經貿合作、人文交流等方面的作用,助力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是當前僑務部門和涉僑研究機構共同面對的一個重要課題。

  據介紹,本次研討會共分“一帶一路”與僑務、“一帶一路”與沿線國家華僑華人、“一帶一路”戰略研究、海外華人移民研究、海外華人社會研究及“一帶一路”與中國周邊外交等專題分組討論。與會海內外專家學者將分析沿線國家的基本國情與僑情特點,就華僑華人如何推進“一帶一路”特別是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展開深入研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