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華僑華人研究>>學會工作
僑史研究動態專報第63期
2015年12月29日13:04  來源:中國僑聯

清華大學龍登高教授應邀主講

中國僑聯華僑華人研究系列講座

2015年9月23日,中國華僑歷史學會副會長、清華大學華商研究中心主任、經濟學教授龍登高應邀,以“比較視野下的海外華商經營”為題主講中國僑聯華僑華人研究系列講座。講座由中國華僑華人歷史研究所所長、中國華僑歷史學會副會長張春旺主持,中國華僑華人歷史研究所副所長、中國華僑歷史學會秘書長張秀明、北美華商及僑研所同志30余人參加了此次講座。

龍登高教授主要從不同區域的海外華商經營比較,以及海外華商在中國的成功、兼與外商的比較兩個方面與參會人員進行了分享。

龍登高教授比較了東南亞華商、北美華商和歐洲非洲華商在經營方式上的不同。他認為,東南亞華商主導民間經濟,大多白手起家,靠著敏銳而堅毅的企業家精神,艱苦創業才得以在異國他鄉建立起商業帝國,他們多具有強烈的家國情懷,建立起商會、同鄉、同學會來進行信息共享和合作。在經營方式上通過合作迅速集資與啟動,開展多元化經營,填補市場空白,抓住市場機遇。而在本土化與貢獻方面,東南亞華商對住在國有一種感恩的心態,為當地經濟做出了貢獻,注入了最稀缺的企業家資源,推動了東南亞經濟的工業化、國際化。北美華商則在前沿與邊緣中成長,科技企業引人注目,並從邊緣走向主流。龍登高教授以親身體驗及詳實數據講述了Chinatown bus這一華人大巴企業在交通業發達的美國,如何在短短十余年間迅速崛起,從族群走向主流社會,從混沌走向有序,不斷發展壯大的歷程。華商的經營創新與競爭帶動了主流大公司的效仿與改革,導致價格的降低、服務的改善與行業格局的改變,從而刺激了巴士業的消費需求與市場的擴大,進而推動了美國整個長途巴士行業歷經40年衰落之后煥發新生,並在金融危機期間逆勢上揚。新的經營或市場,並不是自然存在等待發財的過程,而是通過企業家創新而發展的,需要發現需求、通過敏銳的觸角,將潛在的需求變為現實。而在提供產品與服務、滿足市場需求的過程中,企業家需要承擔風險,特別是創新與試錯中的風險,同時風險也會帶動新的需求。

龍登高教授在分析海外華商在中國的成功、兼與外商的比較部分時,介紹了華商在中國投資企業在近十年來迅速發展的狀況,以及僑資企業發展指數、經營績效與行業創造能力,闡述了僑資品牌的成長,以僑資紡織服裝業拓展國內市場為例,說明僑資企業在中國市場成功的原因。如在語言文化方面的優勢,以及在國內外擁有的信息和經營網絡優勢。他還比較了海外僑商與西方企業在與政府聯系方面的不同,認為華商與政府政策導向聯系緊密,而西方企業則往往與政府及官員保持距離。在中國經濟轉型過程中,政府的主導力很強,順應和配合政府的導向,就能得到其鼓勵與支持,更能把握市場先機。

華商以靈活的身段與自身優勢適應中國市場環境及其變化,中國作為新興市場,需要投資者調整自身去適應體制、適應文化,海外華商在境外經歷了中西方管理理念和文化的融合,取得了成功的經驗。他們回到中國,在移植這些管理理念與模式的同時,面對環境、制度與文化差異,本身也再次經歷了沖突和融合的過程,並在適應中國本土文化與制度的過程中對經營管理模式進行調試與創新。

龍登高教授的精彩報告在聽眾中引起了強烈反響,來自加拿大多倫多、溫哥華、美國、香港等地的華商積極與僑研所同志進行交流互動。他們以自身經歷出發,講述了近些年來海外華商在當地創業和經營當中的發展變化。他們認為,祖國的迅猛發展,為他們在海外創業經營帶來了強大的推動力,華商的地位在近些年中已經大大提高,行業領域也得到了充分的拓展,不再局限於傳統行業,而是進入到主流行業中,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國外商人樂意同華商進行合作。華商也提出了一些在海外華商中普遍關切的問題,如養老保險問題、華文教育問題等,他們希望能增強與國內的溝通,有更多進行文化交流的機會,以及政府能制定更好的商業扶持政策等。

最后,張秀明作了總結發言,向學員們介紹了中國僑聯的各項職能以及與華商對接的一些組織和活動,表示應當進一步加強僑聯與海外華商之間的聯系,同時做好海外華商口述史等研究工作。

北美華商一行25人還參觀了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黃紀凱館長陪同參觀。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他們參觀了四個基本陳列展廳,認真聆聽講解內容,仔細觀看展出內容,在參觀過程中不時就展覽內容進行互動,仔細詢問博物館建館歷程及基本陳列布展過程,或分享自己的經歷見聞。黃紀凱館長及時為他們進行了講解,解答疑問。華商們對展覽表示了高度肯定,認為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非常生動地展示了華僑華人的奮斗歷史和為祖國做出的卓越貢獻。參觀完畢后,華商們紛紛在照片牆題字留影,表達他們對祖國的美好祝願。

僑研所聯合舉辦第十屆“海外人才與中國發展”國際學術會議

2015年9月26日至27日,由國務院僑辦政策法規司、湖北省外事僑務辦公室、中國華僑華人歷史研究所、武漢市外事僑務辦公室、華中師范大學主辦,國務院僑辦僑務理論研究武漢基地承辦的“國際移民與海外華人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暨第十屆“海外人才與中國發展”國際學術會議在湖北省武漢市華中師范大學舉行。會議開幕式由華中師范大學國際移民與海外華人研究中心教授/國僑辦僑務理論研究武漢基地主任李其榮教授主持。國務院僑辦政策法規司董傳杰司長、華中師范大學副校長彭南生、湖北省外事僑務辦公室副巡視員嚴新橋、中國華僑華人歷史研究所副所長張秀明、華中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院長吳琦教授分別在開幕式發表了致辭。

來自德國、丹麥、馬來西亞及中國大陸、香港、台灣等國家和地區的30多位學者參加了此次會議,共提交論文30多篇。學者們圍繞“華僑華人與長江經濟帶、‘一帶一路’協同發展”這一會議主題,以“華僑華人與‘長江經濟帶’、‘一帶一路’”、“華僑華人與華文教育”、“華僑華人與國際移民”三個議題為主進行了深入討論。

在大會的主題報告部分,張秀明副所長作了題為《長江經濟帶省市的僑務資源及其優勢互補》的報告,詳細介紹了長江經濟帶覆蓋的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雲南、貴州11省市的僑情概況及其特點,從社會網絡視角分析了僑務資源網絡的內外交錯、縱橫連接。她提出,僑務資源及其網絡的有效運行,可以在兩大戰略中發揮獨特作用,但是僑務資源同樣存在差異性、分散性、有限性﹔“一帶一路”戰略主要面向國外,而長江經濟帶戰略則主要面向國內,所以如何處理好現實與預期、“目光向外”與“目光向內”之間的關系,是發揮僑務資源在兩大戰略中獨特作用需要深入思考和研究的課題。馬來西亞亞太研究協會/大同韓新傳播學院王琛發教授作了題為《長江流域先民下南洋:歷史與未來——以新、馬國家贛、蘇、浙同胞為例》的報告,從會館組織、職業活動兩個角度梳理了長江流域下南洋先民的歷史,展現出這些先民在南洋落地生根的過程,用翔實的資料和生動的案例分析了會館組織隨著經濟發展的變遷,以及職業活動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的發展歷程,最后從當代絲路的角度來展望未來。王教授認為,長江流域先民的后裔既是當地公民,又延續著華夏文化認同,對於當代的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可能扮演重要角色,成為聯系所在國與祖籍地的紐帶。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陳奉林教授作了題為《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初步構想》的報告,陳教授認為,在當前的形勢下,各國對海洋開發、利用與競爭的態勢有增無減,深刻地制約著各國的合作進程與合作方式。中國兼具陸上和海上兩大地緣優勢,未來的發展離不開海洋所提供的戰略資源與戰略通道,在和平發展的過程中,如能充分開發海洋資源、利用海上絲綢之路為國內的經濟發展服務,國內經濟發展支持海上絲綢之路建設,二者都能相互促進,獲得更大發展,取得更大的國際生存空間。海上絲綢之路戰略的實施是一項重大的系統工程,關系中國未來幾十年發展與全面走向世界,必須從戰略的高度予以科學籌劃和布局。

就“華僑華人與華文教育”主題,學者們或從本地實際出發、或在進行了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探討了馬來西亞、菲律賓、日本、巴西等國的華文教育狀況。既有對總體趨勢的分析和展望,也有微觀視角的展現和探討,如針對馬來西亞華文獨立中學的語文教學、馬來西亞華人社會對數理英化政策的態度、菲律賓華教、日本僑校、新加坡近代華校類型學分析等問題的研討。就“華僑華人與國際移民”主題,學者們的焦點主要集中在海外華人的政治參與、經濟參與等方面。政治參與方面探討了華人參政的發展歷程,從“沉默一族”到越來越高漲的參政熱情,分析了近年來華人參政中出現的新的情況,並預測未來的發展前景。經濟方面則分析了異地商會的興起、華僑華人人才、對外投資等問題。此外也有學者探討了國內的移民政策以及法律保護問題。

本次研討會緊扣時代主題,不僅有著重大的理論意義,同時也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實施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依托黃金水道建設長江經濟帶,是黨中央、國務院把握國內外大勢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華僑華人是參與“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建設的重要力量,其自身發展也將迎來更多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