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華僑華人研究>>學術研討
華僑華人研究與僑聯智庫建設學術研討會在京召開
2017年09月19日09:59  來源:中國僑聯

9康講話全景_meitu_29

9月13日,由中國華僑華人研究所主辦的“華僑華人研究與僑聯智庫建設學術研討會”在京召開。中國僑聯副主席康曉萍出席本次會議並作總結講話(新聞稿已另發)。中國僑聯副秘書長、經濟科技部部長趙紅英出席研討會。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廈門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理工大學、華僑大學、韓山師范學院、北京華文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福建社會科學院、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勞動工資研究所、國務院僑辦僑務干部學校、中國與全球化智庫、歐洲華商商學院、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等涉僑院校、科研機構、社會智庫及相關單位同志四十余人參加本次研討會。

1康主席講話_meitu_1

在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學者圍繞華僑華人研究的現狀、發展趨勢、機會與挑戰,新型高端智庫尤其是僑聯智庫建設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拼圖1

上午的研討會由中國華僑歷史學會副會長、中國華僑華人研究所所長張春旺主持。中國華僑歷史學會副會長、暨南大學特聘教授、廈門大學教授李明歡指出,應繼續保持和弘揚僑研所的優良傳統,加強僑研所品牌建設﹔應利用僑聯組織自身優勢,通過扎實基礎研究,打造僑聯智庫,為僑務事業發展提供咨詢,服務僑胞海外發展。中國華僑歷史學會副會長、清華大學華商研究中心主任龍登高教授在分析當前華僑華人社會的主要特點和僑團發展的現狀基礎上,建議積極發揮僑領在華僑華人社會的影響力和引導作用,重視有思想、有熱心的僑領,為僑聯智庫建設提供支持。

拼圖2

中國華僑歷史學會副會長、福建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鴻階認為,僑聯智庫應立足世情國情僑情,開展前瞻性、針對性、儲備性研究。應鼓勵華商參與智庫建設,組建華僑華人研究智庫團隊,要把民間智庫研究機構整合起來。廈門大學南洋研究院/國際關系學院院長李一平教授結合自身從事華僑華人研究的歷程,向與會者介紹了南洋研究院發展概況及從事智庫建設的相關經驗,同時建議加強僑情研究和“駐點研究”。

拼圖3

北京理工大學法學院劉國福教授從理論、法制和活動三個方面就僑聯智庫建設提出了自己的建議。應以僑為重點,開展華僑華人與國際移民相關研究,加強僑務法制建設,並通過委托制、招標制等方式創新來解決涉僑活動可能存在的一些問題。中國華僑歷史學會副會長、華僑大學原副校長張禹東教授指出,應建立涉僑機構與涉僑智庫聯盟的平台,加強謀劃和統籌,注重機制化,在傳播方式、渠道方面擴展影響。中國與全球化智庫研究三部副總監侯少麗向與會者介紹了中國與全球化智庫的基本情況和主要職能,重點介紹了《世界華商發展報告》、《國際移民研究報告》等華僑華人研究系列成果。

拼圖4

下午的研討會由中國華僑歷史學會秘書長、中國華僑華人研究所副所長張秀明主持。中國華僑歷史學會副會長、北京大學華僑華人研究中心主任吳小安教授從轉型、定位和名實關系三個方面對僑研所未來發展提出有益建議。應在僑聯改革大背景下准確定位智庫建設的地位和方向,在學術方向、潮流和影響力方面有進一步提升。國務院僑辦僑務干部學校副校長趙健重點就專家咨詢與政府部門決策的關系,僑務部門如何保護僑胞權益,智庫建設如何為專家學者創造條件等提出了針對性的建議和意見。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陳奉林教授提出,僑研所應保持自身優良傳統和優良所風,積極開創華僑華人研究新領域,推動理論創新,同時應加強重大問題的整體性和綜合性研究。暨南大學國際關系學院/華僑華人研究院副院長張小欣從重視僑情研究,服務地方發展,加強校企合作等方面介紹了華僑華人研究院在智庫建設方面的基本經驗,同時建議涉僑機構應形成合力,組織專項調研,形成重量級的產品。

拼圖5

中國僑聯副秘書長、經濟科技部部長、中國華僑歷史學會副會長趙紅英提出,華僑華人研究應從國家戰略的層面加以思考,僑研所應辦出自身特色,利用自身資源優勢。華僑華人研究應更加關注三個問題:一是華僑華人社會的新變化﹔二是中國強大發展變化對華僑華人的影響﹔三是華僑華人在促進世界和平發展、傳播中華文化和軟實力方面的作用和貢獻。要有適當的超前意識。中國華僑華人歷史研究所原副所長巫樂華研究員指出,僑研所成立以來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發展,並從“古”與“今”的關系、“下裡巴人”與“陽春白雪”的關系、智庫建設與知識普及的關系對僑研所未來發展提出建議。中國華僑歷史學會副秘書長、韓山師范學院華僑華人研究所所長黃曉堅研究員提出,在僑聯智庫建設當中應積極引導專家學者關注僑情變化,引導他們研究僑鄉、僑政和僑社重點和熱點問題,進一步重視課題研究工作。華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華僑華人研究院副院長陳文壽教授建議,僑研所應加強與相關單位的全方位合作,建立中國國際移民研究中心,重視華僑華人研究領域的新發展與前瞻問題,推動學科交叉整合,同時關注華僑華人與中國統一、全球治理等熱點問題。

拼圖6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王春光研究員指出,應加強僑聯智庫建設,推動華僑華人研究與移民研究的融通和交流,並就僑研所的定位和發展提出了有益建議。北京華文學院華文教育研究所教授李嘉郁教授結合自身從事海外華文教育研究的經驗,就海外華文教育發展的新趨向進行了專門分析,並對僑研所未來發展給予建議。歐洲華商商學院執行院長戴小璋先生結合自身在歐洲創業和僑團發展的經驗指出,智庫建設應重視發揮廣大僑胞的積極作用,應積極支持海外僑團發展,更好服務廣大僑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勞動工資研究所劉秉泉研究員指出,僑研所未來發展應有全新定位,注重為社會服務、為中心工作服務,應有戰略思維,培養團隊意識,注重拳頭產品。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館長黃紀凱指出,在華僑華人研究與僑務工作實踐中,應重視留學生、移民與華僑華人的內在差異與緊密聯系,相關涉僑機構和專家學者應加強僑務政策研究,積極服務僑務工作大局,著重解決僑務工作大局。中國華僑華人研究所副研究員路陽就華僑華人學科未來發展和歸僑、國際回流移民研究趨向進行了介紹。中國華僑華人研究所副研究員羅楊結合自身在柬埔寨田野調查的經驗,提出了充分利用僑界資源和優勢,發揮各界力量建設僑聯智庫的建議。

會場拼圖

參加中國華僑華人研究所揭牌儀式的各界嘉賓、專家學者及僑研所工作過的同志、現有職工也參加了研討會。

11集體照_meitu_31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