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華僑華人研究>>學術研討
上海五緣文化研究所成立二十周年學術座談會在滬召開
2015年12月29日15:48  來源:中國僑聯

由上海五緣文化研究所主辦、上海太清宮協辦的“上海五緣文化研究所成立二十周年暨《五緣文化與中華民族復興》出版發行學術座談會”於20151212日在上海太清宮(欽賜仰殿)舉行。“五緣文化說”創立者、上海五緣文化研究所所長林其錟,上海市僑聯副主席徐大振,上海外國語大學黨委統戰部部長劉蓉蓉,福建省五緣文化研究會會長王碧秀,同濟大學出版社總編輯姚建中以及來自上海市委統戰部、上海市僑聯、上海社科院、上海社科聯、復旦大學、同濟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戲劇學院、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上海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上海道教協會、上海太清宮、上海三元宮、南京政治學院、南京中山陵管理局、閩江學院、黃岡師范學院、上海五緣文化研究所等單位的60余人參加座談會,中國華僑歷史學會副會長、中國僑聯經濟科技部部長趙紅英,中國華僑歷史學會副秘書長、中國華僑華人歷史研究所理論政策研究部主任巫秋玉到會祝賀。座談會由上海外國語大學中國學研究所所長、上海五緣文化研究所常務副所長武心波教授主持。

趙紅英部長在致辭中表達了對上海五緣文化研究所成立二十周年祝賀之意。她說,她與五緣文化說提出者林其錟教授相識20多年,林教授治學深達,成果豐富,是她最敬重的學者之一。與林教授相識的20多年來,也見証了五緣文化的發展歷程,同時作為五緣文化研究的參與者,受益非淺。她認為展望今后五緣文化研究,有三個方面值得重視:第一,五緣文化說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價值理念、倫理理念,作為五緣文化之本,研究五緣文化與中華文化的關系,是五緣文化研究的價值所在。第二,關注五緣文化最新的表現形式,特別是把握五緣文化在新時代的新變化,研究五緣文化在弘揚中華文化發展中的作用,這是五緣文化研究的現實之需要。第三,重視五緣文化在海外的傳承和發展,不斷發展開放、包容吸納,將成為五緣文化研究生命所在。她說上海五緣文化研究所歷經走出一條獨具特色文化的道路,希望社會各界繼續關注和支持五緣文化的研究。

林其錟教授在座談會上對五緣文化研究和上海五緣文化研究所成立20周年進行了回顧。1989年,林其錟教授提出了以“親緣、地緣、神緣、業緣和物緣”為內涵的五緣文化說。20多年來,五緣文化研究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1989—1997年為第一階段,提出“五緣文化說”,五緣文化研究特點從個人走向群體,產生了專業學術研究機構和學術團體﹔研究重心集中在對五緣文化內涵、研究對象、社會功能等方面的探討﹔《五緣文化論》等著作是這一階段研究成果的代表作。1998—2010年為第二階段,這一階段研究特點是拓寬視野,從經濟到政治,從國內到國外,2009年10月美國五緣文化協會成立標志著“五緣文化說”走向國際化﹔研究重心是五緣文化學理探索、理論架構建設﹔《五緣文化概論》出版成為這一階段研究成果的代表作。2011—2015年為第三階段,這一階段研究重心從多學科視角介入,貫穿古今、溝通中外,促進世界多元文化對話﹔2014年福建閩江學院成立五緣文化研究中心,宣布“開創五緣新學科,推動學校轉型”,標志著五緣文化進入了學科建設的新階段。在研究成果方面,據不完全統計,有關五緣文化說的論文、專著已有近3000多篇(部)。

此次座談會的主題是“回顧與前瞻”,對二十多年來五緣文化研究進行回顧,並就五緣文化研究今后的發展獻計獻策。與會者就五緣文化研究歷程與各階段成果評介、五緣文化研究的價值與意義、二十多年來五緣文化的反思、五緣文化研究與國家戰略的對接及民間智庫建立、五緣文化研究與新型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的關系、五緣文化研究與和諧社區和諧社會建設、五緣文化與海峽兩岸和平發展、五緣文化與世界華僑華人社會、五緣文化與中國和平發展、五緣文化學科建設展望、五緣文化研究有待開拓的領域等議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上海五緣文化研究所成立於1995年12月9日,前身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上海分所於1993年10月6日成立的五緣文化與華人經濟研究室。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