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華僑華人研究>>學術研討
2015—2017年度中國僑聯課題指南研討會在京召開
2015年03月23日16:36  來源:中國僑聯

2015—2017年度中國僑聯課題指南研討會於2015年3月21日在北京召開。此次研討會邀請中國僑聯機關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中國華僑歷史學會副會長趙紅英,中國華僑歷史學會副會長方雄普研究員,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教授、華商研究中心主任、中國華僑歷史學會副會長龍登高,國務院僑辦僑務干部學校副校長趙健和中華全國總工會中國工運研究所副所長張妍延出席,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研究員王春光提交了書面意見,僑研所全體同志參加了此次研討會。中國華僑華人歷史研究所所長張春旺主持會議。

張春旺所長首先對各位專家學者在百忙當中抽出時間參加此次研討會,對中國僑聯課題工作予以大力支持表示感謝。中國僑聯課題自2011年啟動以來,在中國僑聯會領導的關懷下,在學界各位專家和各位課題負責人的支持配合下,課題工作穩步有序地推進。此次邀請各位專家學者對2015—2017年度的課題指南提出建議和意見,是為了進一步提高中國僑聯課題的社會效益和學術價值。

僑研所理論政策研究部主任巫秋玉向與會專家學者介紹了2015—2017年度中國僑聯課題指南制定的相關工作。中國僑聯課題指南的制定,原則上堅持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並重,充分發揮課題的引導作用,推動構建華僑華人學科創新體系,推動華僑華人研究為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服務、為僑務工作和僑聯工作全局服務。2015—2017年度中國僑聯課題申報立項將分為應用對策研究類和基礎理論研究類。應用對策研究類要求具有現實性、針對性和較強的決策參考價值﹔基礎理論研究類要求具有原創性、開拓性和較高的學術研究價值。

方雄普認為,此次課題指南實效性強,涉獵內容全面,歷史與現狀兼顧,既重視僑史研究,也以僑情現狀研究為突出特點。他提出三點建議:一是建議在課題指南中注重基礎研究,保持僑史研究領域的傳統優勢,同時注重理論問題的探討,密切關注僑情動態,為國家僑務工作的大局服務,提供政策參考﹔二是建議課題指南選題應引導課題申報人專攻華僑華人研究領域中的薄弱環節和新興問題,提倡原創性的研究﹔三是建議充分調動僑研所的力量,進行課題研究工作。龍登高提出,課題指南首先應引導課題申請人發揮自身專業優勢,運用多學科理論,採用問卷調查、統計分析、實地調研、個案研究等多種研究方法開展研究﹔其次,選題應突出僑情和僑務領域的新趨勢、新發展、新問題,通過課題研究為僑務工作提供前瞻性的數據和信息,使課題指南在促進華僑華人歷史與現狀的研究,推動研究視野、角度和方法的創新,為國家僑務政策提供更有價值的參考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張妍延指出,2015—2017年度中國僑聯課題指南總體堅持了基礎研究與政策研究並重、國內僑情與國外僑情研究並重、歷史研究與現實研究並重,黨中央最近下發了《中共中央關於加強和改進黨的群團工作的意見》,建議在此次課題指南中加強對僑聯工作的研究,為僑聯組織在新形勢下進一步發揮人民團體的作用和優勢提供參考。趙健指出,中國僑聯課題的推出對華僑華人研究學界影響重大,增加了新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角度,為學術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建議課題指南要堅持學術創新和研究價值並重,同時為制定相關國家政策法規提供理論參考。趙紅英指出,僑聯課題指南制定既要特點鮮明,研究領域開闊,也要重視僑史積累也強調僑情變化,建議在選題上進一步突出重點、難點和熱點問題,在方法上引導不同學科的申請人協同配合,加強與其他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宏觀與微觀相結合,既突出宏觀的重大問題,也鼓勵個案研究、微觀研究。王春光就加強僑務理論體系建設、涉僑政策研究、理論方法創新等七方面提出相關建議。

僑研所張秀明副所長在發言中指出,僑研所為此次課題指南做了大量前期准備工作,結合各位專家學者的意見,課題指南應將方向性和針對性更好結合﹔其次應注重引導性,突出重點,每一期課題的選題應各有側重﹔第三應注重研究方法的創新,鼓勵學者開展調研、計量研究﹔最后應拓展研究視角,從祖籍國和居住國的不同角度進行深度研究。感謝各位專家學者為中國僑聯課題工作積極建言獻策,僑研所要消化吸收大家的意見,簡化結構,規范內容,現實應用與基礎研究並重,力爭把課題辦得更有水平和特色。希望通過課題指南的發布和課題工作的推進,進一步推動華僑華人研究及學術研究成果的轉化,為黨和國家的僑務工作開展提供更多的咨詢參考。

僑研所胡修雷、李章鵬、喬印偉分別就課題指南如何開拓新領域、發現新問題,課題的分類和內容設置、如何凸顯僑聯課題特色等提出了建議。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