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華僑華人研究>>學術研討
英國諾丁漢大學武斌博士應邀主講中國僑聯華僑華人研究系列講座
2014年07月18日22:52  來源:中國僑聯



2014年7月18日,由中國華僑歷史學會、中國華僑華人歷史研究所主辦的“中國僑聯華僑華人研究系列講座”2014年第四場在中國僑聯機關七層會議室舉行。英國諾丁漢大學當代中國學學院高級研究員、中國移民研究中心負責人武斌博士應邀作了題為“中國留學生在海外華人社區建設中的作用——基於英國諾丁漢華人社會的探索實踐與研究發現”的學術講座。本次講座由中國華僑歷史學會副會長、中國華僑華人歷史研究所所長張春旺主持。




武斌博士在講座中指出,近年來海外華人社會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海外華僑華人在年齡、學歷、職業、技能和輸出地等方面表現出新的特征。與此同時,海外中國留學生發展迅速,人數從2003年的12萬人激增至2013年的41萬人。隨著出國留學人員的迅速增加,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各類留學人員總數已達306萬人,其中有82萬人學成后留在國外,約佔總數的37.2%。在英國,華僑華人人口也出現了較大增長,2009年,英國官方統計數字達到近60萬人。在英國的留學生,來自大陸的學生增長迅速。據統計,2000年時英國有華人留學生約2萬人,其中來自大陸和非大陸的學生各佔一半﹔到2011年時,華人留學生增加到了8萬人,增加的人數幾乎全部來自中國大陸。在諾丁漢,近年來華人人口增長迅速,2011年,華僑華人超過1萬人,約佔當地總人口的0.82%,這個比例和華僑華人在英國的整體情況比較接近,其中諾丁漢的中國留學生約佔當地華僑華人總數的40%。

武斌博士提出海外華人社區建設的概念。他認為華人社會問題不是華人自身的問題,不能靠他們自己完全解決﹔所有利益相關方,包括來自中國和所在國政府的參與不可缺少﹔海外華人社區內部不同群體之間的平等交流、互動至關重要﹔應聚焦在華人社區迫切需要解決,且有條件、有可能解決的問題﹔打破現有的交流障礙,需要探索和構建新的溝通平台。而大學在華人社區建設中可以發揮五個方面的作用,如可以滿足高等教育全球化與學生能力培養的需求﹔可以發展與提升全球公民意識﹔是理論研究與學生社會實踐的基地﹔可以落實大學服務社區發展宣言的要求﹔大學利益中立,資源豐富,發展具有可持續性。為實現這一目標,武斌及其團隊開展了一系列海外華人社區建設的可行性探索實踐,如組織圓桌會議討論行動方案、制定全球公民意識與華人社區發展培訓課程、組織學生自願者參與當地社區發展項目、建立諾丁漢大學華人社區發展論壇合作網絡、諾丁漢華人社區轉型與大學參與的合作調研、舉辦華人社區發展節、召開大學全球化與當地社區發展研討會等。

武斌認為,中國留學生普遍缺乏工作經歷和對公民社會的基本了解, 難於與不同背景的人交流溝通﹔華人幽靈(Chinese Phantom)被用來表征社會(校園)融入程度低的國際留學生﹔中國留學生普遍渴望有跨文化交流的機會平台,很多人自發主動地尋找自願者工作機會。因此,根據大學生國際流動/移民的多重角色說、文化適應論的多重選擇與后果、世界公民與公眾參與等理論,武斌博士提出了華人社區建設的概念框架,包括四個因素:橫向層面的華人與非華人,縱向層面的全球性與地域性。據此,武斌博士將海外華人社會劃分為四種不同的類型:去中國認同(De-Chinese)、華人本土化(Localised Chinese)、泛中國化(Global Chinese)、跨界華人(Transnational Chinese)。

武斌還對留學生研究提出了一理論些思考。如在何種程度上,華人留學生同當地社會發生聯系、互動交流?他們是通過何種途徑機制同當地社會進行交流互動合作的?留學生社會實踐對當地華人社會的整合與融入的作用與影響如何?通過兩次諾丁漢華人社會調查的比較分析,即2002年偏重於生活質量的調查和2013年注重華人社會凝聚力的調查,武斌得出結論:社會實踐對留學生更好地了解當地社會文化、積累工作經驗十分重要﹔校園內外社會網絡是留學生主動接觸社會、發展自我的有效途徑﹔社會網絡分析能理解、比較留學生及當地華人的社會交往行為,彌補傳統跨文化分析的不足。最后,武斌博士從中國政府、中國學聯、海外華人團體、中國企業和華文媒體五個方面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議。




武斌博士的精彩報告在聽眾中引起了強烈反響,大家各抒己見,進行了充分交流。最后,張春旺所長進行了總結發言。他指出,留學生是近年來海外華僑華人研究的熱點問題,國家政策層面也很需要這方面的知識儲備,武斌博士的講座資料翔實、論証嚴謹,給人以很大的觸動。留學生如何參與海外華人社區建設、大學如何在海外華人社區發展中發揮作用的課題很有意義,聽后很受啟發,今后可以加深這一方面的研究。




來自中國社科院、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北京聯合大學、北京華文學院、國務院僑辦僑務干部學校、《人民日報》(海外版)等機構的專家學者,中國僑聯機關各部門及中國華僑華人歷史研究所的工作人員30余人參加了本次講座。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