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品牌活動>>親情中華>>國際文化交流基地
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之七十八:北京錢學森青少年航天科學院
2017年12月01日09:34  來源:中國僑聯

2011 年,以東高地青少年科技館為依托,成立了“錢學森青少年航天科學院”,並與北京十二中合作,創建錢學森航天實驗班,專門開設《航天發展史》、《航天概論》兩門課程,帶領學生開展課題研究、航天器制作等任務,現在的錢班已經成為北京十二中的品牌。

錢學森青少年航天科學院揭牌儀式

錢學森青少年航天科學院揭牌儀式

東高地青少年科技館成立於1979 年,是北京最早成立的以科技教育為主的校外教育單位。建館37年來,科技館一直秉承公益性原則,充分利用自身設施、師資,為社會和學校提供多方位的教育服務,結合自身優勢和地區實際情況,開展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設計新穎、寓教於樂的校外科普活動,為豐台區、北京市及全國的青少年提供了課外學習與活動的多種選擇,現已發展成為以航天科普為特色、以科技教育為核心、科技文藝教育協調發展的綜合性校外教育單位,在北京有較大的影響力,在全國有一定的知名度。並先后獲得“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全國科普工作先進集體”、“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先進集體”、“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北京市精神文明建設十二連冠單位”、“北京市金鵬科技團”、“北京市校外教育先進集體”等榮譽。

學生在科技館進行航天體驗

學生在科技館進行航天體驗

35 年來,東高地青少年科技館充分利用毗鄰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的地域優勢,以航天科普為特色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技教育活動。近幾年,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國家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課外活動計劃的全面推行,家長、學校、社會對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視程度顯著提高,如何讓科技館具備可持續發展的能力、使校外教育單位更具朝氣與活力?經過充分的調研,我們厘清了工作思路:繼承傳統——保持航天科普特色﹔創新未來——加大校內外教育的融合力度﹔明確發展定位:將東高地青少年科技館建設成為立足北京、面向全國的青少年航天科普教育基地和青少年綜合素質培養的教育實踐基地。

科技館每年承辦北京市中小學生航天模型競賽、航天科技體驗與設計創意大賽,從2012 年開始對這兩項比賽進行了大膽的改革:增加學生容易參與的項目、增加現場制作和答辯環節,這樣既可以讓更多的學生參與進來,又保証了比賽的公平和公正。這兩項比賽不僅獲得了市教委、市學生活動管理中心的高度評價與認可,在全國范圍內也是獨有的特色項目。由科技館教師開發的《搏擊蒼穹》等四本航天校本教材,從2012 年9 月開始在豐台區所有中小學作為校本教材使用,從2011年開始著手編寫的校本教材——《快樂動手做》也已正式出版發行並在豐台區部分學校使用。

目前,科技館的科普活動已形成五大板塊:一是和院士專家面對面,重點講航天科普﹔二是展板流動,宣傳祖國60 年來在航天科技領域的輝煌成就以及火箭、導彈、防災、環保等知識﹔三是科技小制作,根據不同年齡和需求設計了多項低成本、學生喜聞樂見的項目﹔四是開展航天科普互動活動,借助於器材、多媒體、展具等,讓青少年在互動、體驗中獲得知識並體驗科學帶來的快樂﹔五是流動科普活動,不僅在城區開展,而且經常深入到密雲、懷柔、房山、大興、昌平等遠郊區縣,並先后在海南、甘肅、廣西、遼寧、上海培訓教師500 多人,還接待了來自30 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青少年參觀訪問。

2011 年4 月,在人類首次進入太空50 周年之際,科技館邀請蘇聯航天英雄、3 次登上太空的科瓦廖諾克將軍來到科技館和中學生現場互動,讓學生在了解航天知識的同時,更增加了對航天精神的理解。2012 年5 月,在悼念汶川大地震4 周年之際,科技館在地震局的支持下建立了國家級防震減災教育基地,每年的5 月我們都會到學校開展防震減災、應急演練、自救互救等科普教育活動。針對食品安全問題,在東高地 10 個社區進行食品安全講座。連續 3 年開展“ 神秘的月相”主題活動,通過專家講座、天文觀測、親子制作等方式對青少年進行天文常識教育以及傳統文化教育,這兩項活動都已經成為科技館的品牌活動。

2012 年開始,東高地青少年科技館陸續和四川省西昌一中、海南省科技活動中心、文昌市青少年活動中心、北京市懷柔區雁西學校簽訂了合作協議,定期派老師去指導工作、 定期接待他們的學生參觀學習。

2013 年6 月,在我國首次進行太空授課前夕,科技館的老館長金聲、科技教師張光被教育部吸納為太空授課教案專家組成員,和其他專家一起為王亞平的太空授課進行技術支持﹔同時,還應央視科教頻道邀請,拍攝了“消失的摩擦力”、“雞蛋撞地球”等科技專題片,與王亞平的太空授課遙相呼應。2013 年暑假,中國科協主辦、科技館承辦了全國第一屆“太空種子種植大賽”和“全國青少年航天知識競賽”。2014 年與央視科教頻道進一步合作,蔣長榮、華韡、羅明輝等3 位老師作為特邀嘉賓,長期擔任《我愛發明》欄目的現場點評工作。

2001 年,由於教育布局調整,東高地科技館和南苑少年之家合並,科技館從一所單一的科技教育機構逐漸發展成為科技、藝術協調發展的綜合性校外教育機構。在2013 年的北京市第十六屆中小學生藝術節群舞比賽中,由科技館舞蹈教師編排的三個舞蹈獲得了兩個市級一等獎、一個市級二等獎的好成績﹔2014 年組織的“京劇千人唱”大型匯報演出,引起各校師生的強烈反響,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藝術教育的發展不僅滿足了地區學校、學生的需求,培養了青少年健康的審美情趣,也為科技館探索科技和藝術教育的結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科技館要努力建設成為全國一流的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青少年航天科普教育基地和青少年綜合素質培養的教育實踐基地。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