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品牌活動>>親情中華>>國際文化交流基地
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之七十五:武當國際武術學校
2017年12月01日09:14  來源:中國僑聯

武當武術是武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植根於道家哲學的沃土之中,以老庄哲學為理論基礎,兼容並蓄了傳統中醫、書法、兵法、宗教、武術、天文等優秀成果,2006 年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少年武當

少年武當

自明代高道張三豐創立太極拳以來,武當武術薪火不斷,目前已擁有120 多個拳種,數以億計的習練者分布於世界各地,從而成為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梁和紐帶,為人類的和平、進步、健康做出了積極貢獻。

太極功夫

太極功夫

武當山位於湖北省十堰市,是中國道教名山,武當武術與武當道教同源,相得益彰。道教“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朴素哲學思想,對武當武術的理論和技術的影響極其深遠。其中的“道法自然與拳法自然”、道教的“不敢為天下先”與武當拳的“以靜制動,后發先制,四兩撥千斤”、道教的“柔弱勝剛強”與武當拳的“以柔克剛”等哲理觀點具有一致性,是武當武術的精髓。武當武術在發展和完善過程中,不斷用道家哲學來指導武術理論的探究和實踐活動。以道教之哲理應用於武當拳理,將丹道功法融匯於拳技之中,經尹喜、陳摶等歷代高真名道的不斷實踐,后由元末明初的武當道士張三豐集其大成,形成了中華武術的一大流派——武當武術。武當武術攝養生修煉之精華,集攻防技擊之大成,包括以太極拳為標志的形意、八卦的拳法,以武當劍為標志的械法,以武當養生功為標志的功法,素有“南尊武當、北崇少林”之稱,是中華民族極其珍貴的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外國養生團

外國養生團

據專家考証,民國以前,武當武術分兩種渠道傳播:一種是道內太極功夫秘傳,是道士修煉內丹必不可少的動功,沿著道門延續﹔另一種是社會隨緣傳播,如元、明、清時期,由張三豐直接或間接傳出的太極拳形成了影響較大的兩個流派,即以張鬆溪為代表的南派太極拳和以王宗岳為代表的北派太極拳。英國李約瑟博士在《中國科技史》中寫道:“張三豐的名字,多與太極拳聯系在一起。”民國時期,武當武術曾被列入中央國術館的教學內容。1928 年成立的中央國術館下設少林門和武當門,為振興中華武術做出了貢獻。20 世紀30 年代初,紅三軍總司令賀龍在武當山紫霄宮向武當道總徐本善學練武當拳。1931 年5 月23 日,賀龍率紅三軍來到武當山張爺廟,親見年逾七旬的在廟住持張道人演練張三豐太極拳、二指功、玄武棍、袖鏢等武當功夫,連聲贊道:武當拳法果真名不虛傳,他星夜學練武當拳,至今仍被傳為佳話。

逍遙谷武術表演

逍遙谷武術表演

新中國成立后,人民政府重視關懷武當武術的各項工作。賀龍元帥兼任國家體委主任時,十分關心武當山道人的正常生活和武當拳術的挖掘整理工作,曾多次談及重視武當拳的研究工作。改革開放以來,中央及省多位領導人親臨武當山視察,就弘揚武當武術做出專門指示,給予了武當武術高度的關心和支持。1996 年,武當山被列為“全國武術之鄉”。1999 年5 月26 日,江澤民同志視察武當山時,觀看了武當武術表演后說:“太極拳很好,大家都要練。”並親自演練了太極拳。隨著社會的發展,武當武術的獨特魅力日益顯現,海內外習練武當拳活動正蓬勃發展,蔚然成風。武當武術已列為武當山特區中小學必修課,武當山特區也開設有幾十家武術館校,培訓武術后繼人才。多年來,在各級領導和政府部門的重視與支持下,武當武術取得了長足發展。

一是建立健全了武當武術組織機構。2005 年,十堰市文體局設立武術管理科,2007 年武當山特區設立武術局,成全國首創。高水平組建了中國武當功夫藝術團、武當太極功夫團。2014 年與武漢體育學院合辦分校武當國際武術學院,面向海內外招生。2016 年,成立了國家體育總局武術研究院武當武術研究中心。在民間也成立了多個武當武術研究、發展機構。

二是加快了武當武術硬件設施建設。先后改造了武當國術館、武當武術演藝廳,新建了武當大劇院、武當國際武術交流中心、太極劇場、太極文化廣場,大大改善了武當武術硬件建設,為武當武術提供良好的展示平台。

三是武當武術理論研討成果斐然。1982 年全國武術工作座談會后,散落在各地的武當派各門拳種拳法被逐步挖掘出來,搜集到各地挖掘整理的武當拳種功法30 多門。成立了武當拳法研究會,創辦了《武當》雜志,已定期出版會刊《武當》200多期,發行總量超過5 百余萬冊,讀者遍及世界各地。挖掘整理出上百種傳承關系清晰、理論體系完備的武當拳種。《武當拳之研究》論文集、“簡化武當拳十八式”、《丹道修煉與養生學——武當丹道延壽圖說》、《武當武術現狀考察與繼承發展對策研究》等重要科研成果,為武當武術發展規劃奠定了基礎,為武當武術的大發展做好了理論准備。

四是以活動促宣傳,武當武術影響力日益擴大。武當功夫團多次前往美國、德國、法國、俄羅斯、意大利、日本、新加坡及港、澳、台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進行武當武術表演交流,許多海外弟子也前來武當山拜師學藝。2015 年成功開展了“東風沃爾沃環球帆船賽”全球合作巡演宣傳活動。先后成功舉辦了“中國武當文化武術節”、“武當武術擂台賽”、“武當拳國際交流大會”、“武當拳功理功法研討會”等武術賽事和研討活動。1987 年,武當山舉辦的首屆武當武術擂台賽,轟動了全國,觀眾達21 萬人。1991 年,舉辦的中國湖北武當文化武術節,十多萬中外友人一睹武當武術的風採。從1999 年起,成功舉辦了6 屆武當拳國際聯誼會(武當太極拳國際聯誼大會),全國各地包括港、澳、台及東南亞、西歐等國家都有代表隊參加。積極推進武當武術“六進”活動,不斷提升武術之鄉文化氛圍。先后與中央電視台合作開展武當太乙五行拳擂台賽,在國內引起了轟動﹔制作播出了《迷拳武當》等多期武當武術節目,《問道武當》、《太極武當》等精品紀錄片,深受觀眾喜愛。連續舉辦了第三屆、第四屆傳統武術節,有力提升了武當武術的影響力。

五是打造武當武術國際文化知名品牌。每年投資百萬元專項經費用於挖掘、整理、出版武當武術專著。創建了武當武術網站,開設了“武當武術概述”、“張三豐考”、“經典拳論”等欄目,使其成為武當武術宣傳的重要陣地之一。特區政府還投巨資著力打造武當武術的文化品牌。完成了由著名作曲家趙季平譜曲,王宏偉演唱的歌曲《天下太極出武當》﹔與北京奧運會副總導演陳維亞團隊合作創作了大型太極功夫秀《夢幻武當》。武當武術已成為武當旅游宣傳的金字招牌。

據不完全統計,研究和習練武當武術的人群遍及世界50 多個國家,有十幾個國家建立有相關的研究和推廣機構。武當武術協會分會在海內外已超過30 家,也成為海外僑胞和武當弟子的重要聯絡站。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