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品牌活動>>親情中華>>國際文化交流基地
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之四十五:江西汪山土庫
2017年11月28日08:50  來源:中國僑聯

汪山土庫位於南昌市北郊45 千米處的新建縣大塘坪鄉境內, 是清代湖廣總督程矞採、江蘇巡撫程煥採、安徽巡撫程楙採(史稱“一門三督撫”)等九兄弟籌資興建的府邸,也是原國民黨宣傳部部長程天放先生的故居。這座宅院始建於清道光元年(1821),歷時半個世紀,於同治年間落成。整個建筑坐北朝南,依山枕水,以祖堂為中心,東西兩側一字排開,佔地108 畝,內有房屋25 幢,1443 間,大小天井572 個。建筑結構採取外牆青磚立斗灌土,牆內側定磉立柱承重的形式,外觀青磚黛瓦,封火山牆,氣勢恢宏,巍巍壯觀。內部巷道縱橫、花樓重門,身置其中,冬暖夏涼,舒適宜人,有以龍騰鳳舞、獅子滾球、八仙過海、梅蘭竹鬆為內

容的木雕、石雕、磚雕等,精美絕倫、神採飛揚。因這座宅院建在汪山崗上,且規模浩大,所以稱為“汪山土庫”。

祖堂是汪山土庫整座建筑的中心, 也是家族的活動中心。正門為八字形,有迎祥、納福、聚財之意。祖堂還是緬懷先人、教育族人、凝聚人心的地方。大門兩邊懸挂著“簪纓世冑,理學名家”的對聯,道出了他們的學問淵源和理想追求。大門上方鑲嵌四塊凸出的石雕,俗稱“來頭”,以示非平常之家。正面為四季花卉,下方為“八仙”道具,左、右兩邊為龍、鳳、象、鹿。體現了主人祈望眾仙護門、避邪化煞,保佑家宅平安的美好願望。前兩進為祭祀廳,用於節日祭祖和辦理結婚、嫁女等紅喜事﹔后兩進為殯葬廳,多用於辦理喪事。

汪山土庫有572 個天井。“天井”是民居空間的核心,是土庫建筑本身的內部空間。汪山土庫建筑平面以“進”為單位,每進都圍繞“天”展開布局。天井與廳堂連為一體,滿足了建筑內部採光、通風和排水之功用,也包含了“天人合一”的建筑理念。天井四周屋面均向天井內側傾斜,形成“四水歸堂”的格局。天井排水均用迂回曲折的暗溝引出,把整座土庫的下水全部流向祖堂前的月牙塘,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風水講究。汪山土庫的整個下水系統,200 年不曾維修,且暢通無阻,是汪山土庫建筑設計者和工匠們的一大杰作。

隔牆的門洞上方是由兩層青磚組成的“品”字形出挑,第一層出挑分左右兩段,下面各有兩塊精細的磚雕, 左邊兩塊分別雕有“葡萄”和“桂枝”,意為多子且貴、子孫延綿﹔右邊兩塊分別雕有“柳絮梅花”、“桐竹臘梅”,意為歷盡寒苦,練就才華和品性,深層次寓有對子孫歷盡寒窗苦,春中舉人、秋中進士的期盼。第二層出挑為一段,下面也飾以三塊磚雕,左邊為“魚戲蓮花”,右邊為“喜鵲登梅”,合起來為“連年有余、喜事連連”。蓮花有出污泥而不染,寓為做官要清正廉潔,中間的那一塊磚雕為“鼎、瓶”,既為家族人丁興旺、世世平安,更為“鼎”所象征的疆土和權力,意為依托自己的努力去做封疆大吏。兩層出挑青磚的兩邊靠上位置,雕刻有兩對魚龍,龍頭魚身,魚尾高高躍起,雕工細膩,生動異常,稱“魚龍吻脊”,有祈禱風調雨順之意,但在此,更可理解為是對正在攻讀的家族子弟的殷切期盼——“鯉魚跳龍門”。出挑青磚的最頂端中間位置,用青磚雕刻出一“頂珠”,與兩層出挑的青磚整體組合成了一頂清朝官帽圖案。顯示這是官宦之家。

封建社會人們在考取功名(舉人、進士)或入仕為官后,便豎立旗杆,這是對取得功名者的表彰,更是對后人的激勵。旗杆上的金雞為“金雞報曉”之意。雞在民間稱“五德之禽”。“它頭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敵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能呼同類,是仁德﹔守夜不失時,天明報曉,是信德”﹔雞又為六畜之首,高懸公雞,有吉祥高

照之寓意。當地還流傳著一首詩謠,“大戶門前一對雞,有翅無毛不能飛,高官不用千金買,三篇文章一首詩”。

由於歷史原因,汪山土庫經歷200 年的風雨侵蝕和人為破壞,至20 世紀末損毀嚴重。為了保護這一建筑奇觀,搶救民間文化遺產,2003 年在南昌市委、市政府的關心支持下,新建縣委、縣政府成立修復工程指揮部,對汪山土庫實施搶救性修復。至目前,已全部修復完畢。2004 年汪山土庫被中國文聯、中國民協命名為“中國府第文化博物館”,2010 年被中國楹聯學會定為“中國楹聯館”,先后被列為市級、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汪山土庫有著十分鮮明的特色文化:一是耕讀文化。汪山土庫程氏家族早期以種田養鴨為生計,有了一些積蓄就供子女讀書,走科舉正途,正所謂“耕讀傳家久,詩書濟世長”。自清嘉慶末年出了程矞採、程煥採、程楙採“三個大紅頂子”,至民國的100 余年間,汪山土庫程氏家族共出進士4名,舉人11 名,大小官員、名流100 余名,成就了“一門三督撫,五裡六翰林”的輝煌,對周邊士子文化品位的提升和鄱陽湖地區淳朴鄉風、敦厚民俗有較好的承載和無形的推動。二是節慶文化。汪山土庫程氏家族除了春節、清明節、端陽節、中元節、中秋節、冬至等這些傳統節日外,他們還有“花朝節”,是上私塾學堂給塾師送禮的日子。而且春節除了舞龍燈外,正月十三還要敲鑼打鼓熱熱鬧鬧地團譜﹔清明和谷雨期間還要做野菜餅子、團子。三是婚俗文化。汪山土庫程氏家族談婚論嫁規矩甚嚴,非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可,並特別強調“門當戶對”。整個過程有“媒婆說媒—換‘八字’—定親—男方送賀禮,正式結婚頭天‘下面飯’—叫祖—吃花燭酒,第二天用花轎接新娘—拜堂—喝好心茶—拜客—新娘下廚房—鬧新房—喝彩—回門—謝媒”等環節。四是飲食文化。汪山土庫程氏家族逢年過節都要喝“清明酒”,吃“東坡肉”。正月初一早上要吃素,端午節吃粽子,來了客人要先“煮湯”,兩個秤砣蛋加面條,即使到吃飯時也得先吃湯。五是民間工藝。主要有篾匠、木匠、石匠、銅匠,榨油、做米粉、做米糖、做米酒、做豆腐等,還有繡花和剪紙等手工藝術。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