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增進中緬兩國人民“民心相通”的“僑愛心光明行”活動,5月20日在緬甸仰光迪德谷瑞碧恆眼科醫院舉行,計劃為當地200名貧困白內障患者實施免費復明手術。
嘉賓與患者合影。
中國駐緬甸大使館參贊於邊疆、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秘書長何繼寧、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副會長龐燕、雲南省僑聯副主席高峰、維薩卡基金會主席Dr.Win Min Thit、愛爾眼科醫院集團黨委副書記彭志坤以及在仰光的部分僑領等出席啟動儀式。此次活動標志著“一帶一路:僑愛心光明行”拉開序幕,僑聯組織、愛爾眼科國際援助醫療隊成為“健康絲綢之路”的排頭兵。
中國醫療隊將助200胞波重見光明
本次活動由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雲南省歸國華僑聯合會、愛爾眼科醫院集團、迪德谷瑞碧恆眼科醫院、維薩卡基金會主辦,德國華商公益基金、僑聯之友微信群特別支持,緬甸中華總商會、緬甸仰光雲南會館、緬甸廣東工商總會、緬甸福建同鄉總會、雲南省國際民間組織合作促進會、仰光卓越語言教育中心、東方航空雲南有限公司協辦。200名患者的手術費用由旅居德國的華僑企業家、慈善家張禹華先生捐贈,手術由愛爾眼科國際援助醫療隊專家實施。
中國駐緬甸大使館於邊疆參贊致辭。
於邊疆參贊強調,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此次活動不僅為200名緬甸患者帶來了光明,更為緬甸的200個家庭帶來了更多的希望。“我在這裡特別感謝主辦單位、協辦方及醫務工作者們,你們的拳拳愛心、你們的精湛醫術將為中緬兩國深厚情誼增添鮮活的、沉甸甸的一筆。”
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秘書長何繼寧發言。
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秘書長何繼寧表示,此次是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與愛爾眼科醫院集團第二次走進緬甸。2016年曾與愛爾眼科醫院集團受邀參加國家項目“湄公河光明行”,為緬甸當地共181名白內障患者實施復明手術,並受到緬甸總統吳廷覺的親切接見。“此次活動不僅弘揚了人們扶危濟困、助人為樂的公益情懷,也表達了中緬人民友好互助的胞波情誼,傳遞了中華文化‘親望親好、鄰望鄰好’的價值追求,與此同時,還展現了全球華僑華人支持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謀求共贏發展的美好願景。”
高峰先生強調,今年是僑聯改革年,本次活動是落實僑聯改革的一項具體舉措,雲南省僑聯將緊緊圍繞雲南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切實發揮僑聯在推動涉僑民間外交工作當中的優勢和獨特作用,為“一帶一路”發展和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建設作出貢獻。
迪德谷醫院院長高僧阿信·肯瑪迪力靈伽亞發言。
緬甸共有6000多萬人口,其中白內障患者達30余萬人,但眼科醫生僅有300多名。迪德谷醫院院長高僧阿信·肯瑪迪力靈伽亞特別表達了對中國一帶一路“健康絲綢之路”建設的感謝和期盼:“此次活動對仰光地區的白內障患者來說,可謂是“雪中送炭”。我衷心地希望今后能舉辦更多類似的國際醫療援助活動,讓更多緬甸人民得到幫助!”
術后視力達0.8,患者贊中國醫生
來自仰光達美鎮區的患者吳昂溫今年已81歲高齡,5月19日早6點他就來到了醫院。吳昂溫以前左眼白內障,看東西一片模糊,另一隻眼視力不好也看不清楚,他對中國醫療隊免費幫助眼疾患者非常感謝。術后他驚喜地發現,他已經能夠清晰地看到遠處的一扇門。
來自仰光達美鎮區的患者吳昂溫術后能看清楚了,非常開心。
“手術后一切都順利,現在(傷口恢復)非常好,打開紗布,現在透過(塑料眼部保護罩上的)小孔能看清楚,真是太好了,太高興了……一點也不疼”他說。醫療隊人員介紹,吳昂溫術后的左眼裸眼視力達到了0.8。
愛爾眼科國際援助醫療隊隊長、愛爾眼科昆明醫院院長龔永祥為患者做手術。
愛爾眼科國際援助醫療隊主刀醫生之一、愛爾眼科昆明醫院白內障科主任楊建宇醫生頂著高溫為患者復查。
此次愛爾眼科醫院集團再次派出了醫資力量雄厚的醫療團隊。該醫療團隊由8名醫護人員構成,由愛爾眼科昆明醫院院長龔永祥擔綱隊長。彭志坤先生表示,作為全球規模最大的眼科集團,愛爾眼科肩負著“使所有人無論貧窮富裕都享有眼健康的權利”的使命,愛爾眼科將充分發揮在眼科醫療領域的專業優勢,通過高水准的專業醫療服務,為緬甸貧困眼病患者帶來光明的生活。為打造“健康絲綢之路”獻出自己的力量。
啟動儀式上,嘉賓為患者們揭紗布。
“一帶一路:僑愛心光明行”是由中國僑聯倡導,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和愛爾眼科醫院集團聯合主辦的公益慈善項目,將攜手全球華僑華人,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貧困白內障患者免費實施復明手術,幫助他們重見光明。今年計劃還將在菲律賓、柬埔寨、泰國等多個東南亞國家開展此項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