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僑網5月16日電 據美國《僑報》報道,當地時間5月15日,美國舊金山的新星劇社負責人李曉鳴接受僑報記者專訪。她表示希望用新穎的形式,建立起華裔青少年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窗口,讓下一代不要丟失自己的母語。
李曉鳴透露,創辦新星劇社的初衷是因為灣區主流兒童社團對雙職工家庭在排練時間上要求很高,完全無法找到周末排練的高水平劇團。但是由於孩子非常喜愛表演藝術,因此萌生自己組建兒童劇團的想法,給華人社區的孩子們找一個既能學習中文,又能學習表演,還能讓孩子鍛煉舞台表現力的地方。而曾春暉老師的加盟讓劇團在專業水平上得到可靠保証。
最重要的是,李曉鳴在創辦新星劇團的過程中發現,這個平台對於許多華裔兒童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學習中文的平台。她說:“華裔青少年中文不好的最主要原因是沒有學習環境,上了小學后,每天8小時在學校說英文,晚上吃完飯寫作業然后就睡了,同學朋友之間也用英文交流,極少有機會大量使用中文,因此缺乏學習中文的動力與時間。但是通過兒童劇的形式讓灣區的華裔青少年接觸和使用中文,對他們而言是一個非常好的起步。”
據李曉鳴介紹,參加劇團的學員從4歲到14歲不等,許多學員剛參加時中文水平非常有限,這其中大部分是因為害羞不敢張嘴,但是兒童劇的形式給了青少年學習中文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李曉鳴提到:“在劇團的環境中,慢慢融入,一點點提高,一開始隻有1、2句詞,堅持學習以后,可以流暢地說出大量的台詞,當然這種進步家長也付出很多,劇團就是提供一個很好的學習環境,有老師的正確指導,有同學的影響,孩子就會慢慢產生學中文的動力。”
新星劇社在成立的一年多時間裡,得到華人社區家長與兒童的廣泛好評。學生家長許廣宇才接受採訪時提到,兒子從2017年9月加入新星劇社學習,利用2個學期的時間在5月13日的匯演中成功勝任主角,從中獲得很大的成就感。他很開心看到孩子對於學習中文展現出了極大興趣,同時也提到,班裡的學員中文水平良莠不齊,因此學習的過程需要很長時間打磨。但是兒子在過程中也學會幫助其他學員,齊心協力完成一部作品讓他學會幫助他人。
新星劇社為了可以讓灣區的華裔青少年有一個接觸中國傳統文化的窗口,因此表演的話劇題材以中國傳統故事為主,比如《西游記》、“木蘭從軍”。還有一些現代題材,比如改編自陳佩斯和朱時茂經典春晚小品的節目,以及改編自趙本山名作的作品,讓青少年在重新演繹的過程中了解中華文化。
新星劇團作為灣區首家專業兒童劇團。由華人家長李曉鳴、歐陽貝妮、尹鴻共同打造,聘請擁有十多年專業表演教學經驗的曾春暉擔任主要指導老師。(王旖涵)
(責編:宗哲、任雨諾(實習生))
本欄目所有內容,包括文字、圖片、視頻等系轉載,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和立場,並非用作商業用途,僅為傳遞更多信息,如果您認為轉載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及時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