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僑網5月10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馬來西亞馬華總會長廖中萊在文冬國會選區敗下陣來,成為馬華創黨以來首名大選失利的總會長。多名副總會長及馬青總團長也敗下陣來,顯示馬華遭遇比上屆大選更嚴重的挫敗,國會議席隻剩一個。
分析員認為,馬華這次慘敗除了由於“華人反風”,也是因為伊斯蘭黨。巫統拉攏伊黨原本的如意算盤是讓伊黨與希盟互斗而坐收漁人之利。但在馬華上陣的亞依淡等選區,伊黨制造的三角戰也拉走一些原本支持巫統的中間選民,這就直接拉低馬華的多數票而造成多名馬華領袖落馬。
廖中萊在文冬國會議席敗給民主行動黨候選人黃德。廖中萊上屆大選僅以379票險勝黃德。馬華副總會長蔡智勇在拉美士國會選區敗給民主行動黨候選人彭學良。
另一名副總會長周美芬也在彭亨勞勿敗給希盟候選人祖比利。競選森美蘭芙蓉國會議席的張盛聞則敗給民行黨候選人陸兆福。
不過,馬華署理總會長魏家祥則在亞依淡國會選區,以303張多數票險勝來勢洶洶的民行黨“屠龍手”劉鎮東,成為勝選級別最高的馬華領導人。
魏家祥已任三屆亞依淡國會議員,這次是他第四次上陣。他上屆大選獲得7310張多數票,比2004年大選的13909張減少6599張。其多數票這次更銳減6296張。馬華多名領導人競選失利后,勢必立即牽動馬華黨內的勢力重組。
馬來西亞上屆大選有超過八成華人選民支持反對黨,讓馬華與民政黨等國陣華基政黨遭遇重挫。
馬華當時上陣37個國會議席與90個州議席,結果隻保住7國11州,比2004年大選的31國76州銳減大半,並遭反對黨譏笑為“7-11便利店”。
本屆大選經過選區重劃后,華人選區從30個增至32個。馬華這次競選39國90州,雖然競選席次比上次稍有增加,但馬華選前就表示其實勝算並未提高。
這是因為馬華上屆大選以大比分敗選的,大多是馬華的超級黑區。
馬華選前已經評估這次的“翻身戰”並不好打,但沒料到選民仍然“不買賬”。例如全國華人人口密集區檳城,希盟這次狂勝而重掌檳城,馬華候選人幾乎全軍覆沒。
(責編:宗哲、任雨諾(實習生))
本欄目所有內容,包括文字、圖片、視頻等系轉載,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和立場,並非用作商業用途,僅為傳遞更多信息,如果您認為轉載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及時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