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海外僑訊
華裔科學家陳霞芬將重回工作崗位
2018年05月07日10:28  來源:法制日報

美法官裁定洗清“間諜”莫須有罪名

華裔科學家陳霞芬將重回工作崗位

4月底,美國績效系統保護委員會首席行政法官施洛德作出裁定,美國商務部下屬的國家氣象局華裔科學家陳霞芬是“嚴重不公正的受害者”。目前,歷時4年終於洗清莫須有罪名的陳霞芬將重新回到工作崗位。

陳霞芬出生於中國,是一名杰出華裔水文專家,原供職於美國國家氣象局,曾因工作中的突出貢獻而獲得過美國政府嘉獎。

2014年10月,陳霞芬在辦公室內被美國聯邦調查局逮捕,被指控涉嫌用盜取的密碼非法獲取美國水壩敏感信息。然而,5個月后,檢方並沒有發現任何相關証據,所有指控在開庭前夕被撤銷。

但在檢方撤銷指控后,陳霞芬的雇主美國商務部表示將解雇她,原因和之前對她提起訴訟的理由有諸多重合。2017年3月,陳霞芬提出了民事訴訟,起訴美國商務部存在就業歧視。

此次法官的裁定完全駁回了美國商務部對陳霞芬的指控。

在130多頁的裁定中,法官表示,美國商務部沒有理由解雇陳霞芬,因此命令商務部恢復陳霞芬在美國國家氣象部門的工作,並支付她的工資和福利,希望商業部立即遵守並執行這一裁定,允許陳霞芬回到她喜歡的工作中。

法官還認為美國商務部的調查人員是在有選擇性和持有偏見的情況下“不可思議”地完成了他們的調查報告。法官發現,在解雇陳霞芬之前,美國商務部的官員完全沒有將陳霞芬十幾名同事“明確相關”的宣誓証詞納入考慮。

美國績效系統保護委員會是美國負責對聯邦政府雇員因受解雇、停職或降級等行政處分而申訴的案件進行聽証、裁決的司法機構﹔委員會對其作出的裁決有權強制執行、下達糾正令和給予紀律處分。

在裁定中,施洛德法官還批評美國商務部更關心“政治正確”,而不是做“正確的事情”。

陳霞芬的遭遇從一開始就引起了各方的廣泛關注。

美國國會22名議員曾聯名致函美司法部部長,要求對陳霞芬一案是否涉及種族歧視進行調查,並要求司法部解釋在對待聯邦政府華裔乃至亞裔雇員時是否受到種族或祖籍國因素影響。

此外,陳霞芬被誣陷事件發生后,包括3名諾貝爾獎得主和美國院士在內的20多名科學家也曾聯名在公益請願網站“Change.org”上向美國司法部請願,要求美政府對華裔科學家因為種族而被不公平對待的情況進行調查。

陳霞芬案也受到全美華人委員會、百人會等有影響力的華人團體的高度重視,他們積極聯絡各方面人士關注、聲援。

得到裁決后,陳霞芬當天在社交媒體上表示,“我很感激正義最終獲勝!這不僅對我來說是好消息,對所有爭取正義和公平對待的每一個人都是一個好消息,我非常感謝你們給予我的巨大支持,非常感謝你們相信我,並為我、為正義而戰,我們一起為之努力,我們贏了!”

她在一份聲明中還表示,“這只是漫長征程的第一步。”她說,“我們希望這一決定向聯邦政府發出強有力的信息:停止針對無辜的美籍華人,這與美國的核心價值觀背道而馳。”

一直對陳霞芬被誣陷事件十分關注的全美華人委員會主席薛海培表示,陳霞芬這次的勝利,對在美華人是一個巨大的鼓舞,意義重大,是華人在美國維護權益、伸張正義的歷史性裡程碑。

美國第一位華裔女性國會議員趙美心就陳霞芬案也表示,希望徹底停止針對華裔科學家的種族偏見。此外,她也表示,廣大華裔民眾應該積極團結起來,主動發聲,為自己爭取權利。

但輿論也認為,陳霞芬的案件目前只是取得了初步勝利,美國聯邦政府有可能再次上訴,整個案件還沒有到最后塵埃落定的地步。

曾負責陳霞芬案的律師彼得·澤登伯格表示,法官對於陳霞芬的裁決鼓舞人心,但還應看到依然在上訴階段的天普大學物理系教授郗小星、遭到過度執法的邁阿密華人科學家王春在等等,或許還有一些人遭受著歧視和不公,華裔群體的維權之路仍然漫長。

(責編:宗哲、任雨諾(實習生))

本欄目所有內容,包括文字、圖片、視頻等系轉載,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和立場,並非用作商業用途,僅為傳遞更多信息,如果您認為轉載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及時刪除相關內容。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