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化”曾經是旅西華人在異鄉發展中的“短板”。然而,近幾年來,隨著華人的發展,“本土化”不但不再是缺陷,反而成為華商立足和致勝的法寶。
有的華人通過“本土化”進入了一些西班牙人一統天下的行業,為自己找到了新的立足點﹔還有的華人利用“本土化”,實現了自己更大的發展。對此,西班牙媒體近來都做了不少相關的報道。
酒吧業,是西班牙最具當地文化和民俗特色的行業。近幾年來,華人通過“本土化”,已經在該行業中如魚得水。就在西班牙人不斷驚嘆越來越多的華人出現在酒吧業的同時,在另一個同樣具有純西班牙人特色的“報亭行業”中,也開始出現中國人的面孔了。
日前,西班牙主流媒體《國家報》用長篇報道,介紹了巴塞羅那一位華人忠發(音)挺進當地報亭業的事。
據介紹,忠發是巴塞羅那當地最早進入街角報亭業的外國人之一。今年年初,他接手了一處瀕臨臨破產的報亭,讓其起死回生后,附近的許多居民立刻把他當成朋友,經常下樓來他的報亭買報紙。第一次過來買報的人,都會驚訝地問他:“你是中國人?”在巴塞羅那,中國面孔經營報亭,絕對是一個新事物。
現在,這位中國“亭主”也在適應當地人的作息時間。他早上6時就會早早開門,然后和妻子換班經營。周末雖然會早一點關門,但也要堅持到下午4時以后。如果有新報紙的話,他還要再晚關門一段時間。
就在一些華人通過“本土化”找到新的發展行業和立足點的同時,那些經過多年發展,已經具有一定規模的華人公司和企業,現在也在靠“本土化”尋求更大的發展。而且,這種趨勢已經引起西班牙媒體的關注。
根據西班牙《OK日報》日前的報道,近些年來,一直備受西班牙媒體關注的某華人服裝零售企業已經實施了新的戰略,把華人雇員全部調到倉庫和管理部門去工作。現在,這家華人服裝連鎖的門店內,店員已全部換成西班牙人和拉美裔了。與此同時,他們還加強了櫥窗的美化,細化了對顧客的服務,追求品牌“西化”,讓消費者不再將這家公司視為中國時尚連鎖。該公司現在有200多名員工和30多家連鎖店。
多年以來,西班牙的華人百元店一直因為“搶了當地商家的飯碗”而屢遭排斥和指責。然而,在近幾年中,這種狀況已經開始發生轉變。尤其是隨著華人大型百元店的不斷發展,西班牙許多地方對於這一華人支柱性行業表現出接受,甚至歡迎的態度。
旅西華人“本土化”已經漸入佳境了。
(責編:宗哲、任雨諾(實習生))
本欄目所有內容,包括文字、圖片、視頻等系轉載,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和立場,並非用作商業用途,僅為傳遞更多信息,如果您認為轉載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及時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