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海外僑訊
歐華報:旅西華人融入當地社會 本土化成法寶
2018年04月17日18:35  來源:中國新聞網

西班牙《歐華報》日前刊文稱,“本土化”曾經是旅西華人在異鄉發展中的“短板”,“他們隻雇自己人,賣中國貨”也一度成為一些西班牙人指責華商的主要原因。然而,近幾年來,隨著華人的發展,“本土化”不但不再是缺陷,反而成為華商立足和致勝的法寶。

  審視身邊,有的華人通過“本土化”進入了一些西班牙人一統天下的行業,為自己找到了新的立足點﹔還有的華人利用“本土化”,實現了自己更大的發展。對此,西班牙媒體近來都做了不少相關的報道。其中,不僅有華人進入清一色西班牙人所經營的報亭業,還揭示了華人“明星企業”的“本土化”戰略。

  華人挺近“純西班牙人的行當”謀生

  酒吧業,是西班牙最具當地文化和民俗特色的行業。近幾年來,華人通過“本土化”,已經在該行業中如魚得水。就在西班牙人不斷驚嘆越來越多的華人出現在酒吧業的同時,在另一個同樣具有純西班牙人特色的“報亭行業”中,又開始出現中國人的面孔了。

華人經營的報刊亭。來源:西班牙《歐華報》
華人經營的報刊亭。來源:西班牙《歐華報》

  日前,西班牙主流媒體《國家報》用長篇報道,介紹了巴塞羅那一位華人Zhongfa挺進當地報亭業的事。

  據介紹,Zhongfa是巴塞羅那當地最早進入街角報亭業的外國人之一。今年年初,他接手了Nàpols大街和Gran Via大街拐角處的一個報亭。除了銷售報刊雜志以外,在其報攤上還可以看到口香糖、各色糖果、二手書、薯片、涼帽……

  Zhongfa接手報亭,讓其起死回生后,附近的許多居民立刻把他當成朋友,經常下樓來他的報亭買報紙,尤其是周末,會有更多的顧客上門。一些人第一次過來買報時,看到店主是中國人,都會驚訝地問他:“你是中國人?”在巴塞羅那,經營報亭的幾乎都是本土西班牙人。Zhongfa的出現,絕對是一個新事物。

  現在,這位中國“亭主”也在適應當地人的作息時間。他早上六點就會早早開門,然后和妻子換班經營。周末雖然會早一點關門,但也要堅持到下午四點以后。如果有新報紙的話,他還要再晚關門一段時間。

  華人明星企業靠“本土化”尋求大發展

  就在一些華人通過“本土化”找到新的發展行業和立足點的同時,那些經過多年發展,已經具有一定規模的華人公司和企業,現在也在靠“本土化”尋求更大的發展。而且,這種趨勢已經引起西班牙媒體的關注。

  根據西班牙《OK日報》日前的報道,近些年來,一直備受西班牙媒體關注的華人服裝零售企業Mulaya已經實施了新的戰略,把華人雇員全部調到倉庫和管理部門去工作。現在,這家華人服裝連鎖的門店內,服務顧客的店員已全部都換成西班牙人和拉美裔了。與此同時,他們還加強了櫥窗的美化,細化了對顧客的服務,追求品牌“西化”,讓消費者不再將這家公司視為中國時尚連鎖。

  西班牙媒體報道說,該公司現在有200多名員工和30多家連鎖店。馬德裡集中了他們的大部分店面,同時在薩拉戈薩、瓦倫西亞、加泰羅尼亞都有“Mulaya”的分店。

  華人百元店“本土化”贏得當地人歡迎

  多年以來,西班牙的華人百元店一直因為“搶了當地商家的飯碗”而屢屢遭排斥和指責。然而,在近幾年中,這種狀況已經開始發生轉變。尤其是隨著華人大型百元店的不斷發展,西班牙許多地方對於華人這一支柱性行業表現出接受,甚至是歡迎的態度。

  究其原因,就是許多華商改變了以往的做法,在用人和所經營的商品上,不同程度地實施了“本土化”。在為當地創造就業機會,銷售了本地產商品,並且繁榮了經濟的同時,也為華人自身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發展環境。

  除了百貨類產品以外,不斷擴大經營范圍和品種的華人大型百元店,也為西班牙當地其它產品的銷售拓寬了渠道。

  旅西華人“本土化”已“漸入佳境”

  對於旅西華人來說,最早實施“本土化”,並且也取得巨大成果的,就是華人的酒吧業。如今,旅西華人已經在西班牙的傳統酒吧這一行中佔有相當的份額。對此,曾有西班牙媒體在日前對華人採訪時提出了“難道要讓中國人來教西班牙人如何開酒吧”這樣的問題。現在,不僅華人的酒吧業,其它行業如百元店,甚至是普通華人的謀生立足也都會走“本土化”的道路。由此可見,旅西華人的“本土化”漸入佳境了。


(責編:宗哲、任雨諾(實習生))

本欄目所有內容,包括文字、圖片、視頻等系轉載,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和立場,並非用作商業用途,僅為傳遞更多信息,如果您認為轉載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及時刪除相關內容。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