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海外僑訊
留尼旺華人:汪洋萬裡外的“中國心”
2018年04月17日14:02  來源:中國新聞網
留尼旺華人:汪洋萬裡外的“中國心”
留尼汪大區政府和察哈爾學會舉行研討會,王義桅在會上發言。 邢翀 攝

“雖然與祖(籍)國相隔萬裡,但我們的‘中國心’從未改變。”現年78歲的留尼旺頂磅市市長曾憲建告訴記者,留尼旺島的3萬多華人心系祖(籍)國,都為中國的發展感到自豪,也特別期待能夠融入“一帶一路”。

中國駐留尼旺首任總領事、察哈爾學會秘書長張國斌率領察哈爾學會前往留尼旺調研。圖為張國斌在研討會上發言。 邢翀 攝
中國駐留尼旺首任總領事、察哈爾學會秘書長張國斌率領察哈爾學會前往留尼旺調研。圖為張國斌在研討會上發言。 邢翀 攝

留尼旺島是西南印度洋中的一座火山島,雖然介於馬達加斯加島和毛裡求斯島之間,卻屬於法國的海外領土。記者近日隨中國智庫察哈爾學會調研中了解到,汪洋萬裡外,留尼旺華人的心始終向著中國。

曾憲建祖籍廣東梅州,1940年出生於留尼旺島,年少時跟隨父親經商,但老一代華人備受歧視的艱辛經歷讓他決心從政。1983年曾憲建首次當選留尼旺頂磅市市長,此后連續任職23年。從1986年起他連續五次當選法國國會議員,是法國歷史上首位華人國會議員。

任職期間,他每周都會抽出兩個上午接見來訪市民,積極推動華人融入法國社會。在法國政壇名聲大振后,希拉克總統曾邀請他前往本土任職,但他說如果身在外地,就會無暇顧及留尼旺島上華人事務。四年前曾憲建回歸政壇,以高票再度當選頂磅市市長。

曾憲建在接受記者採訪。左二為曾憲建。 邢翀 攝

曾憲建在接受記者採訪。左二為曾憲建。 邢翀 攝

“華人社會經濟地位的提升離不開中國的發展強大。”曾憲建說,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遭受戰爭創傷,海外華人也得不到應有的尊重,當時政府甚至不允許華人學習漢語。“這是我這一代華人心頭的遺憾,所以我在任上積極推動中華文化,希望能讓更多華人子女學習漢語。”

2009年,曾憲建率領當地華人,積極推動中國在留尼旺設立總領事館,成為他引以為豪的一件大事。時至今日,中國駐留尼旺首任總領事、察哈爾學會秘書長張國斌談及此事時仍難掩激動。“我能夠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他們的心是向著中國的。”

張國斌當時隻帶著一個小伙子前來建館,抵達留尼旺機場時,有200多人敲鑼打鼓、舞龍舞獅地自發前來迎接。“我一下子就流淚了,心想著一定要好好工作回報當地華人。”

抵任后,上至尋找館址、舉行開館儀式,下至車輛安排、甚至組裝辦公桌,張國斌說這都離不開華人的幫助。在他抵達半年后,中國駐留尼旺總領事館正式開館。

開館后張國斌也在不斷兌現“心中的諾言”。在他的建議下,留尼旺浙商成立協會,更有組織地與各地開展經貿合作﹔留尼旺大學2010年開辦了孔子學院,留尼旺也與中國太原市、天津市結成友好城市,藝術團多次前往留尼旺演出。“雖然已經離開留尼汪很久,但這裡仍是我最想念的地方。”

留尼旺聯通歐洲、非洲的區位優勢顯著。在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后,生活在此的華人覺得,心離祖(籍)國更近了。

“‘一帶一路’就是要互聯互通,這可以讓留尼旺充分發揮區位優勢,成為進入歐洲市場的通道。”曾憲建說,留尼旺社會穩定、經濟環境安全,能夠為中國企業投資打下堅定基礎,文化、教育等其他領域交流也勢必會越來越多。

在留尼汪大區政府和察哈爾學會舉行的研討會上,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察哈爾學會研究員王義桅說,歐洲有句口頭禪,小的是美的,而留尼旺正是大國(法國)小島的典范。

“作為法國海外行省,留尼旺實行歐盟標准、法國規則,與非洲的馬達加斯加、毛裡求斯隔海相望,可以成為中國企業進入歐盟、聯系非洲和印度洋的門戶,也可以為中法合作開發非洲市場提供跳板。”王義桅說,在天塹變通途的互聯互通世界裡,在當地華人的積極推動下,小島留尼旺必能發揮關鍵支、節點作用。

 

(責編:宗哲、任雨諾(實習生))

本欄目所有內容,包括文字、圖片、視頻等系轉載,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和立場,並非用作商業用途,僅為傳遞更多信息,如果您認為轉載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及時刪除相關內容。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