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世界日報》報道,美國舊金山華協中心利用新合作模式,協助當地市政府改建公共房屋,使之變成全新的可負擔房屋。當地時間4月10日,裝修一新的首座房屋單位舉行了揭幕儀式。
此次改建完成的可負擔房屋,位於漁人碼頭旁的海灣街227號,共有50個公寓單位,住戶是老人及殘障人士。改建后的公寓單位,不僅能更加有效地運用室內空間,而且全部改用節能設備,使用的建筑材料也可以讓住戶更容易清潔。
此前,該建筑是公共房屋,設備殘破。近年在“租務援助展示計劃”下,市政府與非牟利的華協中心合作,將其改建成可負擔房屋。
揭幕儀式上,市長麥法恩表示,他在馬連納區長大,從小就經常經過海灣街,十分熟悉這裡的環境。他回想過去的公共房屋,與現在改建后的嶄新的公寓社區對比,差別巨大。
麥法恩說,感謝已故市長李孟賢在興建可負擔房屋上的努力,從而促成了這項合作計劃。此外,民眾要求的並非只是興建更多的可負擔房屋,還要改善環境與設施,讓人人住得開心且安全。
全力支持該項合作計劃的市議員佩斯金,當日因在市政大樓主持會議而無法出席。市議員金貞妍代表佩斯金主持剪彩儀式。金貞妍說,過去她也是華協中心職員,看見嶄新的房屋,深感欣慰。這也是舊金山市未來房屋政策的模式,由政府與私人企業合作,共同為中等及低收入家庭建造更多的可負擔房屋。
華協中心行政主任方先生表示,改建完成后,華協中心將繼續進行管理,使之擁有系統管理及營運。
(責編:宗哲、任雨諾(實習生))
本欄目所有內容,包括文字、圖片、視頻等系轉載,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和立場,並非用作商業用途,僅為傳遞更多信息,如果您認為轉載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及時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