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海外僑訊
在俄華僑華人祭掃紅場華人墓碑
2018年04月04日10:26  來源:中國新聞網

80889210

當地時間4月3日,中國駐俄羅斯使館參贊、總領事蔣薇(左二)及使館工作人員、在俄華僑華人社團、中資機構和留學生代表前往莫斯科紅場墓園,在華人墓碑前默哀。紅場墓園位於克裡姆林宮牆下。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不少中國人在俄從事勞務工作。一戰末期,俄國內爆發“十月革命”,許多華工以不同方式加入了革命隊伍。此后,蘇俄政府在紅場墓園內,專門放置了一塊用俄語拼寫的“張”、“王”兩字發音的墓碑,以兩個中國人的常見姓來紀念華工和他們所做出的貢獻。 王修君 攝


中新網莫斯科4月3日電 (記者 王修君)隨著中國傳統節日“清明”的臨近,當地時間4月3日,中國駐俄羅斯使館工作人員、在俄華僑華人社團、中資機構和留學生代表等前往莫斯科紅場墓園,祭掃華人墓碑。

  紅場墓園位於克裡姆林宮外牆下。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不少中國人在俄從事勞務工作。一戰末期,俄國內爆發“十月革命”,許多華工以不同方式加入了革命隊伍。此后,蘇俄政府在紅場墓園內,專門放置了一塊用俄語拼寫的“張”、“王”兩字發音的墓碑,以兩個中國人的常見姓來紀念華工和他們所做出的貢獻。

當地時間4月3日,俄羅斯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秘書長吳昊向華人墓碑獻花。當天中國駐俄羅斯使館參贊、總領事蔣薇及使館工作人員、在俄華僑華人社團、中資機構和留學生代表前往莫斯科紅場墓園,在華人墓碑前默哀。紅場墓園位於克裡姆林宮牆下。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不少中國人在俄從事勞務工作。一戰末期,俄國內爆發“十月革命”,許多華工以不同方式加入了革命隊伍。此后,蘇俄政府在紅場墓園內,專門放置了一塊用俄語拼寫的“張”、“王”兩字發音的墓碑,以兩個中國人的常見姓來紀念華工和他們所做出的貢獻。 王修君 攝

當地時間4月3日,俄羅斯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秘書長吳昊向華人墓碑獻花。當天中國駐俄羅斯使館參贊、總領事蔣薇及使館工作人員、在俄華僑華人社團、中資機構和留學生代表前往莫斯科紅場墓園,在華人墓碑前默哀。紅場墓園位於克裡姆林宮牆下。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不少中國人在俄從事勞務工作。一戰末期,俄國內爆發“十月革命”,許多華工以不同方式加入了革命隊伍。此后,蘇俄政府在紅場墓園內,專門放置了一塊用俄語拼寫的“張”、“王”兩字發音的墓碑,以兩個中國人的常見姓來紀念華工和他們所做出的貢獻。 王修君 攝

  參加當天活動的有中國駐俄使館參贊、總領事蔣薇及使館工作人員、俄羅斯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等華社、中資機構和留學生代表等十余人。

  祭掃活動開始后,蔣薇首先致悼詞,緬懷逝者。隨后眾人脫帽默哀並依次向墓碑獻上鮮花。

隨著中國傳統節日“清明”的臨近,當地時間4月3日,中國駐俄羅斯使館參贊、總領事蔣薇(一排右一)及使館工作人員、在俄華僑華人社團、中資機構和留學生代表前往莫斯科紅場墓園,祭掃華人墓碑。 王修君 攝

隨著中國傳統節日“清明”的臨近,當地時間4月3日,中國駐俄羅斯使館參贊、總領事蔣薇(一排右一)及使館工作人員、在俄華僑華人社團、中資機構和留學生代表前往莫斯科紅場墓園,祭掃華人墓碑。 王修君 攝


  受限於場地和管理方的要求,當天祭掃活動時間不長,但過程井然有序、氣氛庄重嚴肅。蔣薇表示,活動意義在於勉勵在俄華僑華人繼往開來,為中俄兩國友好開創新局面。

  蔣薇說,希望參加活動的華社代表可以把活動內容和精神傳給其他在俄華僑華人,讓更多人知道這段歷史並參與到這一活動中來。


(責編:宗哲、任雨諾(實習生))

本欄目所有內容,包括文字、圖片、視頻等系轉載,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和立場,並非用作商業用途,僅為傳遞更多信息,如果您認為轉載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及時刪除相關內容。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