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海外僑訊
外媒看兩會:中國力爭打贏“治污”戰爭 環保再出發
2018年03月19日16:48  來源:中國新聞網

在2018全國兩會舉行期間,中國過去數年在環境保護、污染治理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引發全球媒體關注。而中國在新一輪國家機構改革中所設立的生態環境部,也成為了媒體焦點。外媒認為,生態環境部的設立,顯示了中國政府建設“美麗中國”、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願望的決心,也將是環境保護再出發的起點。

資料圖:3月1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第六次全體會議。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記者 盛佳鵬 攝
資料圖:3月1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第六次全體會議。 記者 盛佳鵬 攝

  【治理污染,中國成績斐然】

  包括阿拉伯半島電視台在內的多家外媒,近日都援引美國芝加哥大學能源政策研究所最新報告稱,中國的空氣質量有了明顯改善,“中國正在贏得治理空氣污染的戰爭,並且是以創紀錄的速度”。

  美國有線電視台(CNN)在報道中提到,污染防治是中國在2017年所確定的“三大攻堅戰”之一。新加坡《聯合早報》稱,近年來,中國出台眾多新政策措施,加大綠色發展的力度,建設生態文明,成就“美麗中國”成為新的發展目標。

  美國《紐約時報》稱,過去這四年裡,中國城市空氣中細顆粒物(PM2.5)濃度明顯下降。路透社報道顯示,截至2017年底,中國已經將未達標城市的PM2.5濃度降低了15.8%左右,與到2020年平均濃度比2015年降低18%的目標相距不遠。

  報告認為,中國治理空氣污染,在短短4年間取得的進步“不管從哪種標准說都相當卓越”。

  法新社援引芝加哥大學能源政策研究所所長格林斯通的話稱,在歷史上,我們還從未看到過任何一個國家,能將空氣污染程度如此迅速的降低。他表示,過去四年來中國所做出的努力,非常響亮地說明了,隻要政府下定決心,污染現狀可以改變,並且是可以迅速的改變。

  對此,美國“觀察家”網站的分析文章稱,中國正在成為環境領域的領導者。

3月19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七次全體會議。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在“部長通道”接受採訪。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記者 富田 攝
3月19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七次全體會議。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在“部長通道”接受採訪。記者 富田 攝

  【關注民生,追求高質量發展】

  彭博社在報道中提到,盡管出現了不少改善,但中國的污染防治仍然有長遠的路要走。通過本次國務院機構改革設立的生態環境部,也讓外媒看到了中國繼續提高生態環境質量的決心。日本共同社、新加坡《海峽時報》等媒體,都認為生態環境部整合了以往分散的環境保護職責,是保護環境、防止系統性生態破壞的重要步驟。

  《科學》雜志稱,生態環境部的設置是一個“積極的進展”,預計將為公共健康,環境保護和對抗氣候變化帶來有利影響。《外交官》雜志認為,生態環境部的成立,不僅預示著中國環境的未來,同時也顯示了中國環境政策的穩定性,對社會經濟的抱負,以及在應對環境挑戰中的全球性努力。

  分析稱,這顯示,環境保護已經成為中國的戰略措施,中國將通過更加清潔、更加平衡的經濟增長方式,來從更多方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不僅僅限於收入的提升。

  評論認為,中國政府已表明,未來的經濟發展不能單純追求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增長率,而是追求一個有更多“綠色GDP”的高質量發展。

  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評論稱,圍繞“高質量發展”這一“總要求”,中國加強了對民生領域的政策傾斜,追求以更優質的發展成果,滿足人民美好生活的更高需求。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