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屆冬" /> 華僑華人熱議“北京8分鐘” 為2022年冬奧獻計 - 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
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海外僑訊
華僑華人熱議“北京8分鐘” 為2022年冬奧獻計
2018年02月27日10:10  來源:中國僑網

第23屆冬奧會25日晚在韓國平昌落幕。閉幕式上,作為下屆冬奧會主辦國,中國帶來了《2022相約北京》8分鐘文藝表演。

  許多華僑華人第一時間收看了閉幕式,對“北京8分鐘”贊不絕口,同時也為北京冬奧會籌備積極建言獻策。

  全英華人社團聯合總會名譽會長邱百喜說,相比2004年雅典奧運會閉幕式上的“北京8分鐘”,此次的表演呈現出一種別樣的韻味。“少了迫不及待展示自己的急切,多了一份不疾不徐的從容。如一位老到的‘說書人’,將中國故事娓娓道來。”

  邱百喜認為,這種變化,體現了中國日益增長的文化自信,以及辦好2022年冬奧會更加強烈的信心。

1

當地時間2月25日,2018平昌冬奧會舉行閉幕式,“北京八分鐘”華美登場,美麗畫面震憾全場。

  高鐵、“天眼”、大飛機、中國未來空間站……“北京8分鐘”的濃濃科技風,給馬來西亞國際商務促進協會總會長張創迪留下深刻印象。“就像一場精彩的科幻微電影,濃縮了中國科技高速發展的精華。”他在電話中告訴記者,通過這短短的8分鐘,中國科技的大國風貌躍然世人眼前,讓世界為之動容,也讓海外華人深感自豪。

  旅居首爾的華僑王凱欣攜妻兒到現場觀看了閉幕式。他在微信中表示,“北京8分鐘”讓世界對北京冬奧抱以更多期待,相信祖國一定能再次驚艷世界。

  “北京8分鐘”的上演,標志著冬奧會進入“北京周期”。多位僑胞在連線採訪中為北京冬奧籌備出謀劃策,希望貢獻一己之力。

  平昌冬奧會上,挪威代表團稱霸獎牌榜,滑雪項目居功至偉。“除了氣候地理和經濟基礎,人文傳統不容忽視,挪威人稱自己是‘穿著滑雪板出生的’。”在挪威從事運動器械開發的劉仁科直言,中國冰雪運動的發展有目共睹,未來四年將迎來更多機遇,關鍵在於進一步鞏固民間基礎。

  公開資料顯示,2016年,中國滑雪場總數為646家,較2015年增長13.73%。國際滑雪聯合會秘書長薩拉不久前在平昌預測,到2022年,中國的滑雪人口將佔到世界比重的8%。

  “2000年出國時,身邊朋友幾乎沒人接觸過滑雪,如今卻經常被他們的‘雪上英姿’霸佔微信朋友圈。”劉仁科認為,讓更多民眾投身冰雪運動、形成浪潮,是除了精彩賽事和優異成績之外,北京冬奧會可以提交給世界的另一張漂亮答卷。

  “水立方”化身冬奧會冰壺比賽場館,首鋼老舊廠房用作北京冬奧組委辦公區……節儉理念在北京冬奧籌備中得到有效貫徹。王凱欣認為,此種做法值得稱贊。

  加拿大卡爾加裡華人文化社副會長李陽指出,加拿大曾舉辦兩屆冬奧會,經驗較為豐富,中國可從中汲取有益“營養”,並結合自身特點,打造既體現奧運精神、又富有中國特色的辦會模式。

  捷克華人青年聯合總會會長宗偉勇則建議繼續加強北京冬奧會在華人社會中的宣傳力度,如在海外舉行冬奧展覽等,讓海外僑胞更多了解冬奧,“借助‘僑力’,向住在國主流社會傳播,有助於北京冬奧會影響力的進一步擴大”。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