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當地時間12月12日,在加拿大多倫多,人們在紀念南京大屠殺80周年公祭活動上獻花。
新華社記者 鄒崢攝
2017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80周年紀念日,也是第四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在全國各地為30萬遇難同胞舉行隆重悼念活動的同時,世界各國的華僑華人也紛紛用他們的方式,共同緬懷遇難同胞,推動國際社會正視歷史。
華僑華人 緬懷歷史
當地時間12月13日,在美國紐約,近十個華僑華人社團的代表在林則徐廣場舉行活動,緬懷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數十位代表敬獻花圈,靜默哀悼。
加拿大多倫多的80余個華人社團與中國第四個國家公祭日同步,於當地時間12月12日晚,在大多倫多中華文化中心舉行了南京大屠殺公祭儀式。中國駐多倫多總領事何煒、加拿大國會議員關慧貞、加拿大安大略省議員黃素梅在儀式上致辭。
在美國南加利福尼亞州,當地時間10日早晨,百余名華僑華人、當地政要、退伍軍人、中國駐美外交官以及社會各界代表等聚集在洛杉磯縣蒙特利公園市,參加南京大屠殺80周年及日本偷襲珍珠港事件76周年公祭儀式。
同一天,舊金山灣區也舉行了南京大屠殺80周年公祭活動,當地的“南京祭”發起於1996年,這是第21次“南京祭”紀念活動。
在澳大利亞,在荷蘭,在比利時,在意大利,在俄羅斯,在日本……各地的華僑華人以各種形式祭奠這場浩劫中的死難者,警醒世人,勿忘歷史,珍愛和平。
傳播真相 凝聚僑心
近年來,一系列國際交流活動的舉辦、中外媒體對日本歪曲歷史行徑的報道、相關人士揭示歷史真相的行為等,都讓南京大屠殺事件在世界范圍內廣泛傳播,凝聚起了越來越多的國際共識。而這其中,海外華僑華人舉辦的紀念活動,推動了南京大屠殺史實的國際傳播。
此次在多倫多舉行的南京大屠殺紀念活動,參與人群中不僅有華僑華人,還包括了多名加拿大聯邦、安大略省和多倫多市三級議會議員,以及當年同樣遭受日本侵略的菲律賓、韓國等族裔代表。多倫多市市長庄德利在留言簿上寫道:“來到這裡,追思這段重要的歷史非常重要。絕不能讓歷史重演。”他在追思會上表示,他代表多倫多所有市民參加追思會,緬懷南京大屠殺遇難者。
作為加拿大“銘記歷史,祈願和平”南京大屠殺80周年紀念活動籌備委員會的成員之一,加拿大加中友誼發展促進會會長王家明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加拿大華僑華人希望通過這些紀念活動,使主流社會了解南京大屠殺,了解日軍在二戰中犯下的罪行。希望不同民族、不同背景的人,在南京大屠殺這一問題上形成共識。
王家明還表示,此次在多倫多舉行的一系列南京大屠殺紀念活動,參加人數都在千人以上,創造了加拿大華人紀念活動的參與人數之最。且在此之前,安大略省黃素梅議員為推動該省設立南京大屠殺紀念日,搜集了十一萬張請願簽名,其中絕大多數簽名來自華人,這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可以說,這些對於南京大屠殺的紀念活動,使海外華人華僑之間更加團結”,王家明說。
暨南大學華僑華人研究院研究員張應龍在接受本報採訪時分析稱,這些紀念活動可以使世界其他民族、其他社會的民眾,了解日本在侵華戰爭期間所犯下的罪行,引起其他民族對中國在抗日戰爭中所受苦難的關注,反擊近年來日本右翼力量篡改歷史的行為。另一方面,此類活動會在凝聚僑心、加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上,起到積極的作用。
銘記苦難 祈願和平
多年來,海外僑胞一直銘記大屠殺歷史,努力喚醒人們的歷史記憶,以此來喚起全世界民眾對於和平的向往和堅守。
“不論日軍在南京的種種暴行多麼令人難以理解,它都不應該被遺忘,也不能被遺忘。我們要努力教育下一代銘記這段歷史,忘記過去往往會重蹈覆轍。”旅居西雅圖的華人崔依依在了解了美國華僑華人紀念南京大屠殺的一系列活動后說。
王家明稱,海外華僑華人要對日本在二戰中所犯下的罪行有比較深的了解和認識,並且不斷地提醒后人。他說:“我們不是為了宣揚仇恨,但是我們不能忘記這些歷史。”
張應龍表示,歷史不容忘記。西方世界常常舉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紀念活動,中國的抗日戰爭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可是過去在海外的一些地方,中國人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所做出的貢獻,卻很少被提起。
“海外華人在世界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浪潮中,加入了對中國的抗日戰爭(包括南京大屠殺)的紀念活動。我認為以后我們的紀念活動,會更大程度地放置在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整體視野下進行開展,這會更加有利於世界各國人民了解中國人民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所做出的貢獻。同時也會使中國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結合的更加緊密。”張應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