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戀故土、牽挂祖國,是每一個中華兒女血脈中抹不去的情懷。長期以來,古巴華人在努力學習和吸取所在國文化" />
眷戀故土、牽挂祖國,是每一個中華兒女血脈中抹不去的情懷。長期以來,古巴華人在努力學習和吸取所在國文化的同時,也在不斷傳承中華文化。他們以言傳身教,潛移默化的方式,讓中華文化在古巴發揚光大,對當地人生活習俗和文化藝術都產生了深刻影響。
弘揚中國武術
在哈瓦那老城區的聖尼古拉斯街附近,一陣熟悉的中國音樂從小巷子裡傳出。明黃色的院牆上,兩個大大的太極圖格外醒目。
一位身穿藍色練功服,大聲喊口令的古巴人,是一名華裔,中文名叫李榮富,他是古巴武術學校的校長,同時也是古巴武術聯合協會主席。
深得中國文化精髓的李榮富,有著1/4的中國血統,他的外公來自中國廣東,受外公的影響,他從小喜歡中國文化,尤其喜歡中國功夫。那時候,隻有在廣東人的會館裡會有一些華人練武術,李榮富跟著學一點皮毛。1994年,受益於古中文化交流合作項目,李榮富被政府派到北京體育大學學習武術和漢語,一年后他回到古巴便開起了武術學校。開始的時候學生不到20人,22年過去了,古巴武術學校不斷壯大,在全古巴有約1.5萬名學員,其中哈瓦那就有近2500人。
古巴武術學校華裔教練黃美蓮說,我從9歲開始練武術,就是在古巴武術學校跟李老師一起練,長大了以后在北京體育大學學了兩年武術。回古巴后選擇當一名武術教練,因為古巴人很喜歡中國武術。
融合中國文化
“我很喜歡中國文化。通過練武術,可以更加深刻理解中國文化。我還很喜歡中醫,我知道推拿針灸可以治病。我准備以后去古巴體育大學,學習這方面的專業。”古巴武術學校學員馬龍說。
李榮富說,武術學校還與設在哈瓦那大學的孔子學院進行教學合作,教練教學院學生武術,學院老師教武校學員中文。這種與孔子學院合作的模式,將是他今后工作的主要內容。相互借力,促進發展也正是中華武學的精神。
“我非常喜歡中國文化,一直都想把中國元素和加勒比風情融合在一起。現在這個願望達成了。別人說起我的作品,首先想到的便是這種風格。因為我的身體裡也流淌著中國人的血液,所以我想我的畫作中能體現出一些中國元素。”古巴著名華裔畫家鄺秋雲說。
鄺秋雲的父親是廣東台山人,母親則是西班牙裔古巴人,她對父輩的家鄉卻一直有著美好的憧憬。上世紀90年代回國省親后,中國文化激發了她新的創作靈感,將中國書法美學引入到畫面中,成為她近些年創作的特點。
現在,鄺秋雲這些有著中國元素加勒比風情的畫作,被古巴多個美術館收藏,並在世界各地巡回展出。
和鄺秋雲一樣,在古巴還有很多華人后裔,他們接受新鮮事物,不斷突破自我,在融合中實現了對祖輩文化的傳承與發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