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海外僑訊
海外僑團創新模式 欲借高校“使者”傳遞僑界好聲音
2017年12月06日11:47  來源:中國僑網

 

僑團

圖為海外僑團座談會現場。 楊韻儀 攝

 

中新網杭州12月5日電 (見習記者 楊韻儀)隨著中國國際影響力的提升和“一帶一路”建設的持續推進,海外僑企僑團對於如何“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有了更高的訴求。對此,10余位僑商、僑團代表以及高校負責人的討論齊聚杭州,在座談會上共同探討他們構想的僑團與高校之間的“協同文化創新聯盟”。

“一方面,中國文化走出去需要海外僑團的通力協助,另一方面,不少國家的僑團需要頻繁對接國內,因此,既了解中國國情又能為海外僑團服務的‘使者’尤為重要。”意大利華僑、浙江省僑界青年聯合會常務副會長林吳東如是道。

對於擔任“使者”的合適人選,海外僑商與僑團代表紛紛將目光投向高校,並一致認為,擁有良好外語水平和寫作能力的國內高校大學生是第一人選。

在西班牙僑商朱敏看來,讓優秀的大學生畢業后進入海外僑團實習,能進一步提升海外僑團的工作能力,在當下信息紛雜的互聯網時代,有技術、有情懷的大學生更加懂得如何利用新媒體傳播手段發出“僑界好聲音”。

為了“協同文化創新聯盟”盡早落地,朱敏還進行了前期的“市場調查”,他發現,在他調研的30余個海外僑團中,70%都表現了積極的支持態度,尤其是規模和影響力更大的僑團,需求更加強烈。

“大學生不僅是聯結祖國與海外僑團的使者,也能搭建國與國之間交流的橋梁。”絲綢之路國際經濟合作有限公司總裁俞海濤表示,中國大學生走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不僅能為當地經濟文化帶來綜合性服務,及時引導扭轉對於中國的偏見,還能把當地的民情文化反饋到中國國內。

由於各國國情不同,僑團工作各有所需,西班牙華僑華人工商總會會長項建福認為,要在中國形成面向海外僑企和僑團的資源平台,並因地制宜向當地提供特色服務,並打通“雙向通道”,使大學生積累海外工作經驗,也能得到充分鍛煉。

對於僑商、僑團代表們提出的這一創新型構想,麗水學院民族學院院長彭兵也表示積極支持。他介紹,作為麗水僑鄉的公辦院校,麗水學院民族學院的定位之一正是服務華僑和“一帶一路”倡議,選拔優秀大學生去海外僑團工作,是橋園、僑企和高校的多方共贏。

據了解,麗水學院民族學院與朱敏所在的哈兔中文網絡學院將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繼續了解海外僑團需求,拓展服務模式,促使“協同文化創新聯盟”盡快落地。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