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旅日畫家的中國水墨情緣。傅益瑤是一名旅日畫家。一談起中國水墨畫,她會口吐蓮花、神採飛揚,因為水墨畫對於她來說是最為親密的友人,甚至可以說就是家人。
她都做過什麼呢?曾獲得日本最高美術評論獎“倫雅美術獎”﹔“日本祭文化普及功勞獎” 等多種榮譽﹔長期受聘於日本NHK教育電視台在水墨畫專題節目中教授中國水墨畫﹔先后在法國、美國、瑞士等多個國家舉辦畫展。
傅益瑤說:“我畫畫時用到的所有的墨、硯、筆全都自己背著,在廟裡一坐就是一整天,最長時間坐過72個小時,是因為在日本畫障壁畫(類似於我國的屏風畫/壁畫)必須要一氣呵成。”
不過,在安心創作之前,傅益瑤還遇到過一些問題。1979年,傅益瑤剛到日本時發現,由於當時中國和日本的藝術界交流的機會很少,日本藝術家對中國現代水墨畫幾乎沒有什麼了解,這讓她心裡不是滋味兒。
傅益瑤深知改變必須要經歷一個過程,從哪裡下手呢好呢?她把目光對准了畫幅巨大的障壁畫。果然,這些畫作很快在日本引起轟動。有了名氣,接下來的每一步,傅益瑤都沒有鬆懈。
傅益瑤對自己的作品有著高標准和高要求,她說:“最大的困難還是把水墨畫和現在的環境,和現在人文精神把它結合起來,而這一點我得到周圍很多人的支持和幫助,我把畫障壁畫當成了自己一個很重要的課題。”
對自己近乎苛刻的訓練之下,也涌現出許多精品,比如《佛教東漸圖》,這幅畫作長達40多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一幅現代佛教壁畫,傅益瑤用了4年的時間來完成它。
傅益瑤是中國著名繪畫大師傅抱石的女兒,傅抱石擅畫山水,其筆致放逸,氣勢豪放。傅益瑤從小就耳濡目染,父親對她在古典文學方面的教育也讓她受惠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