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其超和學" />
葉其超和學生合影留念。葉其超供圖。
中新網貴州台江11月19日電 “‘感恩的心,感謝有您,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每當聽到這首歌時,便會情不自禁地想起‘葉爺爺’,是這位慈祥的老人給了我對體現人身價值的重新認識,更堅定了我努力學習、奮發向上、走出大山的信念……”近日,來自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龍宮鎮炭窯完小學學生吳思璇的文章感動了很多人。
台江縣方召鄉李子小學。葉其超供圖。
吳思璇口中的“葉爺爺”是一位美籍華人,名為葉其超。從2007年來到貴州考察至今,近70歲的葉其超已經援建貴州10年,堅持每年來一次貴州,漂洋過海看望山區孩子。據統計,至今為貴州已捐款600萬元(人民幣,下同),援建希望小學5所,還有幾所學校的宿舍、食堂。
“葉爺爺來啦、葉爺爺來啦……”2017年11月8日,貴州省黔東南州台江縣方召鄉的李子苗寨十分熱鬧,“每一年聽到‘葉爺爺’要來,孩子們都會激動地早早在村口等待,一看到他,馬上飛奔過去開心地圍在他身邊,拉著他的手往學校跑。”李子小學校長王家勇說。
葉其超為受資助學生發放助學金。葉其超供圖。
2010年,王家勇剛調到李子小學,談起第一次見到葉其超,“看起來身體很硬朗,每次來都親自給孩子們發助學金、書包、文具、糖果……”7年過去,受到資助的學生有的考上了重點大學,有的已經工作,“他看起來還是十分精神,但是感覺走路的步子沒有那麼輕盈了。”王家勇不由地感慨道。
葉其超為學生發放書包。葉其超供圖。
葉其超回憶起2007年第一次來到李子小學的場景,還記憶猶新。“在苗寨的山梁上,一棟兩層木樓,校舍破爛不堪,搖搖欲墜。”聽老師介紹說,“沒有宿舍食堂,學校裡100多個學生都是走讀,有的來回要三四個小時。”葉其超深感揪心,當即決定捐款30萬,為李子村援建一所“希望小學”。
“希望你們有一天能走出大山,學成以后,回歸家鄉,幫助改善家鄉的環境和生活,在社會上做一個有價值的人。”每次來,葉其超都會走進教室,給孩子們講外面的世界,鼓勵他們走出大山。
葉其超告訴記者,自己年輕時就移民美國做生意。2001年,18歲的兒子葉浩霖因遭遇車禍去世,葉浩霖曾是美國一個青年慈善家組織的副主席,為了完成兒子“遺志”,葉其超在美國注冊了“葉浩霖基金會”,走上了兒子未能走完的慈善之路。
每年春節期間,葉其超都會在美國丹佛舉辦一次春節慈善宴會,“來參加宴會的朋友除了感受中國年文化,還有一個目的就是為葉浩霖基金會捐贈善款。”此前他還為孤兒、部分貧困學生做好登記,“便於好心人結對認捐。”葉其超說。
葉其超和學生合影留念。葉其超供圖。
近年來,在貴州、湖南、江西、廣東等地一所又一所以“葉浩霖”命名的希望小學建起。從中國偏遠山區到非洲貧瘠窮困鄉村,葉其超一直樂此不疲的走在這條慈善之路上。
“給孩子們帶來了背包文具和糖果,看來他們對糖果很興奮,因資金不足課堂裡用的還是破舊的書桌椅子,看來還要再給他們一點資助……”11月的貴州之行結束,葉其超在朋友圈裡感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