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梧鳴老人(右)展示書法。(美國《僑報》/毛萇子 攝)
中國僑網11月7日電 據美國《僑報》報道,第32屆羅利國際節前不久啟幕,3天之后閉幕。開幕當天下午,記者在北卡華人聯合會的展台前看到有趣一幕:一位年逾8旬的老先生坐在案台前展示書藝,一位8歲的小女孩熱情接待小顧客教他們如何握筆寫字。
美食加書法華人攤位最熱鬧
一年一度匯集生活在羅利周邊地區少數族裔民俗藝術和美食的國際節,形式類似中國人慶祝新春佳節的廟會,今年有70個族裔參加。北卡華人聯合會組織十余個舞蹈節目參加表演,在“美食街”開設“中國店”出售餃子、月餅等中國美食,還在民俗藝術展示區照往年慣例擺下文化展示台,由志願者輪流值守,展示中國書法並提供毛筆、水寫布供小游客書寫體驗。
記者在羅利節開幕的當天下午來到展台前,看到以大紅底色為背景的華聯展位鮮艷明麗。會長楊名介紹,端坐長條桌中間的是業余書法家呂梧鳴先生,今年84歲高齡了,但是身板硬朗,精神頭足,上午11點左右到的,“是呂勇的爸爸”。坐在老人旁邊的高中生涂李桃,當天因為是老師開會的日子提前放學,也是11點多鐘來到這裡,專門負責為小朋友的“護照”蓋上刻有“中國”中英文的“通關印章”。楊名說:“上午有學校集體組織來參觀,蓋章的人川流不息,很忙乎了一陣,接待了估計四、五百學生。”
小朋友李博淼(左)教小客人握毛筆。(美國《僑報》/毛萇子 攝)
坐在老人的另一側的是會計師王嵚自帶的志願者團隊——她、她媽媽、還有8歲的女兒李博淼。因為隻有一個椅子,王嵚和她媽媽輪流坐,指導在水寫布前停下腳步的小朋友,如何用毛筆寫中文。客人大部分像李博淼一般大小。她游走在媽媽和外婆身邊,空的時候,自己在水寫布上練練,看到有客人上門,就把毛筆遞上去讓人家體驗,手把手教人家如何握筆。呂老尤善行書和草書,揮揮洒洒,筆走龍蛇。
語言不通不妨礙文化交流
年輕時摸爬滾打會開各種坦克的呂老,業余時間喜歡練字,尤善行書和草書,揮揮洒洒、筆走龍蛇,把“老外”看得雲裡霧裡。老先生有點小遺憾:“來了兩年多,英語不行,也去上過英語班,呵呵,就是記不住。”小博淼在美國出生,中英文都好,也大方、熱情,在那裡像勤勞的小蜜蜂糾正人家握筆的姿勢。看著華聯展位上傳播中華文化的這一老一少各展所長,真是別有意趣。
中國美食攤點前排隊的學生。(美國《僑報》/楊建平 攝)
國際節每年舉辦,華聯依靠熱心的志願者得以堅持,今年還由楊建平組織重新開設了美食攤,中午那一陣顧客排成長龍,把包括“李大姐”在內的志願者忙得像陀螺。
華聯選送的紅舞鞋舞蹈團節目獲滿分
在為期3天的國際節表演舞台上,華聯選送的舞蹈節目編排精巧,充分展現了中華民族藝術風格,其中紅舞鞋舞蹈團表演的節目,與哥倫比亞、巴勒斯坦社團選送的各一個節目都贏得了評選給出的滿分。
入圍決賽的紅舞鞋舞蹈團部分演員。(美國《僑報》/白鬆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