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張時偉介紹他的短片《櫻》。方藝曉攝
圖為張時偉介紹他的短片《櫻》。方藝曉攝
紐約時間8月13日,講述“網約”故事的短片《櫻》在美國紐約第5屆鏈紐約電影節上獲得了國際短片獎。短片的導演張時偉是本屆電影節唯一獲獎的中國籍導演。
1986年出生於上海,現旅居日本的張時偉從小就是個標准的電影發燒友。10歲那年,受《侏羅紀公園》影響,張時偉的電影夢一發不可收。他立下了志向——要當一名電影導演。
為了追逐夢想,19歲的張時偉遠赴美國學習導演影像專業,2011年又去日本東放學院繼續深造。畢業后的他信心滿滿,帶著3個同樣學習影視制作的朋友回到了上海,打算干一番大事業。
然而現實並不特別優待懷揣理想的青年。沒有拍攝經驗,沒有資歷,沒有人脈,張時偉和朋友們的小團體在上海四處碰壁。痛定思痛,他決定“還是要從零開始,一步一步做起”。他解散了四人小隊,隻身一人前往北京。在北京,他從廣告拍攝做起,憑借獨具創意和新銳清新的拍攝風格在北京漸漸積累了口碑和名氣。
2015年,張時偉再度回到從小成長的日本。這一回,他把目光投向了平凡人的故事。“在日本的華人勤勉奮斗,很多人在自己的領域做出了出色的成績,遺憾的是不為人所知。我希望通過鏡頭把他們的故事講給更多的人聽”。在這個念頭的驅使下,他和團隊開始了《華人世界》系列紀錄片的制作與拍攝。
談到今后的創作計劃,張時偉有些興奮。他告訴記者,最近他在拍攝一個《日本匠人》系列短片,每集5分鐘,介紹日本各傳統工藝領域的工匠們的傳奇故事。他說:“我們有那麼多精妙的傳統手工藝匠人,那些技藝、技巧和蘊含的精神都是非常好的題材。希望有機會,能把他們的故事拍給日本人看。”